APP下载

多动症儿童冲动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2018-03-07周叶群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多动症个案儿童

周叶群

摘 要: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会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外显行为过度、情绪冲动等一组症候群。冲动行为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打断别人说话、适应能力差、缺乏自我克制能力、行为无目的等。通过个案来矫正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的有效方法,运用家庭治疗、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治疗以及转移注意法等心理学方法来矫正其冲动行为颇有成效。在研究中也体会反思到了对于多动症儿童的矫正要注意方法。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个案;冲动行为

一、案例分析

小杰是一名外县插班生,曾在普通小学读到三年级,现就读于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入学后不久,他的一些言行引起了我的重视:

一次活动课上,老师组织游戏,要求学生耐心等待轮换。但小杰大吵大闹一定要排在第一个,老师不同意后,小杰一节课中一直在骂老师和干扰其他同学游戏。

小杰在课上经常开小差,坐立不安,却很“积极”地回答问题,在老师提问还没完就跳起来回答,经常打断老师的上课。

……

此外,在他身上也集中了其他行为:上学迟到、爱告状、遗失作业、擅自离开座位、撒谎、攻击性行为等。

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孩子,对他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1.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小杰生于2005年4月,家住外县,家里有一个弟弟。小杰一个学期才回一次家,平常寄托在托管机构,从未见过他的父亲,母亲也只会在期末时来接小杰,在与他母亲交谈中知道小杰是难产儿,在普通学校就读时父母才发现他的特殊性:上课坐不住,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总是倒数第一。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小杰血液中微量元素铅超标,被诊断为多动症。父亲对小杰的“特殊”觉得很羞耻,常常辱骂他;母亲平时对小杰的关心也很少,来接小杰时与他也没有太多的交流。

2.向老师和托管了解情况

小杰在普通小学就读时是个问题学生:成绩倒数、目无尊长、严重破坏课堂纪律等。小杰在普通小学里可以不参加课堂活动,由于在活动中不能耐心等轮换,最后连活动课也不让参加。

通过和现任老师间交流,了解到小杰语文朗读比较流利,数学已经能背九九乘法表,喜欢画画,但认知和理解能力较差。运动方面较好,喜欢跑步、跳远。

小杰在托管机构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能帮忙但无耐心;喜欢看动画片,但常影响其他孩子;常与其他儿童争吵。

(二)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观察和与家长老师间的访谈结果结合医学,认为小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这些不良行为:

1.生理原因

难产导致多动症。多动症儿童指儿童会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外显行为过度、情绪冲动等一组症候群。小杰属于多动—冲动型,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打断别人说话、缺乏自我克制能力等冲动行为。

2.心理原因

心理因素是小杰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小杰在一个不被重视的环境下成长,父亲辱骂他、母亲不关心他,长期被冷落的他觉得自己是个不被喜爱的孩子,开始觉得自己没用,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平、愤怒。常常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和冲动行为也是为了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

(三)计划制订

通过分析小杰存在的心理问题后,我开始研究对策,决定运用家庭治疗、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治疗以及转移注意法等心理学方法来减少小杰的小动作,增加其自控能力,减少冲动行为,改善人际关系等目标。

(四)计划实施

在制订计划后,我开始对小杰实施康复计划。

1.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家长多端正态度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了解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要引导孩子正确判断是非,从而使孩子一点一滴地向着好的方向转化,给孩子多点关爱。

(2)老师多提供资料

老师多提供特殊教育方面和多动症方面的书籍资料,让家长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掌握这些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

(3)提高孩子在家的地位

比如有人来作客,家长要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认识,并当众赞美他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家庭的温暖,同时给孩子照顾弟弟的机会。

2.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矫正小杰的冲动行为除了要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外,还需要学校老师的心理干预与辅导,结合小杰与其他多动症冲动特点,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角色扮演法

针对小杰乱回答问题,特别制定了小杰当“老师”讲一个小故事,老师当“学生”并提问。当小杰手舞足蹈地说起来时,教师找机会不断打断他的故事:“小杰老师,你讲得故事我听过,后面肯定是……”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让他明白被打断话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从而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集体游戏矫正

针对小杰游戏中不能耐心等待轮换,在开展集体游戏中,制定了一些重要角色给小杰扮演。让他当裁判,看看哪个同学拍球次数多或跳得远;让他当组长看看哪个同学做的动作不规范,哪个同学沒有遵守游戏规则。通过这一系列的游戏让小杰逐渐学会约束自己,学会内隐的游戏规则。

(3)消退法

消退法是指儿童出现某种不良行为后,采取漠视、不理睬的方式,直到儿童的不良行为停止。

针对小杰在活动室的兴奋过度、乱跑乱丢的情况,老师先带着幼儿做游戏,有意不去理睬他,让其他幼儿也躲开他,让他一个人在活动室中跑,丢鞋子。他躺了一会,看大家都在做游戏,就知趣地自己起来了。由于老师不去注意,小杰的多动行为因得不到强化而消退。

这种方法和榜样示范法相结合,让小杰和比较守纪律、自制力较强的同学坐在一起,当小杰有不良行为时,不去理睬他,而有意表扬他旁边坐得好的同学,让他受到感染和教育,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

(4)转移注意法

针对小杰的情绪不稳定,采用很多有趣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說当他情绪紧张很愤怒时,带他去跑步、玩空竹、跳远等让他多余的体力消耗,情绪得到缓解。

(五)干预效果

经过两个多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辅导,小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都有了改善。小杰的攻击性行为大大降低,对同学开始友善,对老师也尊重了不少,和家人也开始相处融洽。下表是小杰辅导前后家长和老师问卷结果对比:

二、反思与体会

(一)重视家庭教育

在这两个多月下来,小杰回过一次家,回来后他很高兴地说道:“老师,妈妈回家时抱我了,还买了新玩具给我呢,爸爸这次都没有打我,还表扬我,我好开心啊。”现在家长也会打电话来问问小杰在校的情况。

(二)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

由于小杰认知水平较低、心理年龄小,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并不能理解家长、老师说的“打人不对”“骂人是不乖的孩子”等诸多道理,这时要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小杰的问题行为。在学校的一些干预方法就是有针对小杰冲动行为、多动行为等特点而选择的,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三)尊重学生

一味地惩罚强制,学生可能会逆反,会造成教育的失败;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受到感动。如果一开始只是在处理小杰打同学的行为,而没有找出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那永远不可能消除他的不良行为。

(四)发现优点

对于多动症儿童的优点要加以教育,而不是找到缺点加以限制。对这类儿童要多表扬少批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能行。

总之,再过一段时间,小杰该进入青春期阶段了,多动症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比同龄人会有更多的学习问题、反社会行为、不成熟等问题,所以对小杰的矫正还远远没有结束,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干预。但我相信我会用专业创造生命的奇迹,用爱心静候花开的时节。

参考文献:

[1]张永红,王青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及社会适应行为特点[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

[2]汤世明.多动症影响孩子一生[N].中国医药报,2002.

[3]蒋小娟,陆国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

[4]杜亚松,刘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适应行为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5]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6]张福娟,江琴娣.特殊儿童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黄柏青,洪峻峰,许晴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个性和家庭环境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3.

[8]苏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

[9]冷方南,彭国忱.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多动症个案儿童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留守儿童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房子犯了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