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MPV风口前,小家伙怎么飞?
2018-03-07
不知不觉,SUV已风火数年。市场饱和度也渐趋顶点。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思考国人对于乘坐空间的需求,目前市场威认MPV将是下个发力点。也因此不少车厂大力进军MPV入门的10-15万元级别小型MPV市场。
但在MPV新时代来临之际。这种小型MPV寡能成为时代排头兵吗?
1
七座,是SUV与MPV都争相迎合的话题,例如杰德、GL6、途安等纷纷提供六座以至于七座车型。在这个车身尺寸上的第三排设置与空间大家有何意见?它们是否能成为你心目中的正统MPV?
涂
这是车厂为满足中国三代同堂家庭努力付出的成果,也是消费者能以更亲民花费享有一家老小全家出游之幸福感的福音!但如果要我就专业定义上来说,我认为MPV该是一辆车高至少要比我身高(170-180cm)高,后门要用后推滑动式,第三排座位乘客进入时不是用“塞肉粽”姿势而是比较从容的,并且第三排座位乘客就座时头顶与膝部空间还有一定余裕,后厢也还保有充足载运行李功能。
这三款车欠缺以上我认为传统MPV该有的要素,因此个人认为它们不能称为“正统”,车厂给予一些家用、七座同行……等形容词更是感觉穿凿附会,希望未来市场能给这类车一个专业的专有名词,包括中、英文最好。但金钱当道的时代谁也说不准,搞不好未来全球1/5人口都被洗脑成认定这类车也是MPV,那它们也就是MPV了,原则……who care?
山
杰德、GL6、途安等车型均是以轿车为基础去开发的,并非一开始就是以MPV的形态去设计打造,无论实际驾驶还是空间等都是接近轿车。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小型MPV应该是丰田Wish、Noah,日产的Serena还有本田的STEPWGN等。
杰
2+2+a的座椅设定是完全没有用的,6座设定颇为鸡肋,如果需要坐6个人,就无论如何要使用第三排,但如果同时需要一定的载物空间呢?所以在我看来2+3+2是在保证实用性基础上满足载客需求的设定,可惜,不知道被什么风带坏,厂家们近年来都喜欢2+2+a的座椅设定。
严
高装载能力始终是国内市场消费者选购汽车一大重要关注点,虽然中大型MPV搞7座天经地义,但售价其实并不算亲民,于是一些中小型化售价相对较便宜的家用型MPV出现以填补这个市场。但碍于车身尺寸,始终在第三排空间上无法做到很宽松与完善,只是相对比一些7座SUV要强一些。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买家青睐,相对三排空间可以营造得较好的中大型MPV,中小型MPV不需要更多的金钱而又有差不太多的装载能力。
焕
车的本质是工具,两厢车、三厢车、SUV、CUV、MPV甚至是皮卡,都是工具的细分种类,但是,传统的MPV对车内乘客的照顾是杰德、途安、GL6这些车型所无法给与的,只能说,以上车型用折衷的方式,将满足多人乘坐的需求提到了最優先的位置,而传统MPV车型的其他特性也只能因此牺牲了大部分,比如车厢高度(正统MPV不用担心头部空间的问题)、侧滑门(上下车的宽度最优),当然,价格和成本在那里,自然是有得有失。
L
开门见山,我认为它们并不算我心目中的正统MPV,它们基本上都是基于A级车平台而来,自然空间并不算十分充裕,硬生与七座扯上关系实属用力过猛,小型MPV存在的意义我认为是相比较轿车在市区日常使用的同时还兼顾了周末去郊游的场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灵活空间而不是单单为了载人,哪怕它们的第三排可以让我正常坐下,而我的行李又该往哪放呢?
2
随着自主品牌竞相进入市场,自主小型MPV如何才能像SUV市场那样让消费者放弃同价位合资产品,选择自主品牌车型呢?厂家能从哪些方面入手展现自主品牌优势?
涂
细数一下发现,目前自主品牌相似于杰德、GL6这类车型的产品,价位多介于7-11万元这个区间,因此我可以回答:高配置、低价格啦!但……我并不太愿意这么回答!其实,目前自主品牌车普遍在产品做工、驾驶感受上到一个台阶,并且也非常懂得中国消费者需求,给出了丰富配置与宽敞空间,但始终欠缺一点自信,消费者也欠缺一些对自主品牌的信任感。但我相信,随着年轻一代,这些在思维逻辑上比较没有老派牵绊的消费者崛起,他们会比较懂得理性判断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车,自主品牌小型MPV针对这些人群是有机会的,重点还是要把品牌正面形象建立好、产品品质做好、售后服务与顾客关系维系好才能成功,因为别忘了这些年轻人多是在手机上成长的,一个做不好负面口碑马上翻天覆地,想要冲击合资品牌产品可就困难重重了!
山
绕不开的话题肯定是性价比。其次一点是,需要更加彻底去迎合MPV的需求,空间大小、座位布局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杰
比亚迪宋MAX是一个极佳的例子,设计到位了,空间也拿捏得准,价格定位比合资品牌产品低一点,就已经有不错的销量。虽然我觉得宝骏730也是不错的例子,但它那2+2+3的座椅设定还是颇为商务,少了家用感。至于自主品牌的优势,不是一直都是“抵食夹大件”吗,在此基础上提升一下机械质感和耐用性就已经足够了。
严
合资大厂的优势是技术成熟,注重规范的标准与合理的安全表现,造车工艺高,机械与行驶质感更为和谐。自主品牌的优势是性价比高,较极端地迎合消费者喜好而车子本身的机能逊于合资品牌,但自主品牌的灵活度很高,自由度也很大,可以在造型、内装、配备上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对于空间表现也相当敏感与重视。endprint
焕
颜值第一,至少看起来不要有任何面包车的痕迹!然后是座位布局!合理的座位布局会抵消一部分空间缺失的不足!然后是安静!一辆车内乘客不能小声对话的车不配称为MPV!
自主品牌对第一点的理解已经非常透彻,聘请国际设计师、提升产品组装工艺都是常见套路,第二、第三点就各有得失了。
L
当下中国MPV市场存在自主品牌占稳面包车市场、合资车则是把控中高端MPV的现象。对于中间的小型MPV市场,双方可谓都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在市场反应、了解国人口味,降低价格门槛、高性价比高配置方面等等都相比合资车型来的更有本土优势,因此,同价位自主车拥有合资车更高一级别才能享受到的配置、空间表现,是我觉得消费者放弃同价位合资产品、选择自主品牌车型的重要原因。未来,我希望厂家能从打造好的品牌DNA、机械素质、NVH这三个角度入手,在我看来这三点是目前自主品牌最需大力发展的。
3
不管是什么级别车型,性价比总是国人最在乎的要点,你认为小型MPV车型国人会最在乎哪些方面?前瞻哪些配置会受国人极度推崇以至于形成一种潮流。
涂
短期来看答案肯定还是空间与座位数,科技功能当然也是未来潮流,但个人觉得对于这种肩负载着一家大小出门功能,又有一定制造成本限制的车来说,建议厂商就别再把那些包山包海娱乐功能做在中控台大屏幕里,还不如装头枕或吸顶屏幕留给后座乘客快乐使用,然后还前座驾驶员简单的音响、空调功能,把导航等附加项目做在抬头显示器上才实际。因为,一般的车要是发生意外,可能只是驾驶人或多加一个副驾驶伤亡;这种车要是因为驾驶分心导致交通事故,可是一家老小啊……!
因此,我也期待这种车型在主动安全配置上越来越齐备与周全,但……当然还是看成本怎么说了!
严
以较少的售价获得最大化的空间与配备,即使实不起中大型MPV,在中小型上的需求也一样都不愿少。首当其冲的仍是空间与配备,因为既然买的是MPV,本身就是为了多功能与高装载性而来。
焕
空间!买了MPV的第—诉求当然是空间!先天上尺寸无法和GL8、奥德赛、艾力绅这些比较的话,请在座椅布局和细节上入手!然后,后排空调!即使只是出风口,也请让后排乘客可以方便操作!
山
作为一辆MPV,我再次重申一点就是空间的利用率非常重要。配置这种东西已经并非一家专利,只看高低配如何选择了。一辆优秀的MPV的空间利用率和座位布局其实可以参考本田Fit的魔术座椅设计理念。一个人甚至一个女生都可以轻松变换车内各个座椅变化。
杰
空间还是最看重的,毕竟车是拿来用,不是拿来看的。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花哨的配置就会越来越没有市场,反而转变为更贴合自身的需求,所以,没有什么配置会成为日后买家极度推崇的潮流,反而是考虑一下如何成为一台更好用的车更为实际吧!
L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从市面上火爆的车型来看,国人更在乎看得见的地方是怎样,比如全景天窗、打孔座椅、LED大灯……小型MPV对于消费人群更多是家用,除了上述高逼格配置外,空間是他们最为看重的,甚至能不能翘起二郎腿亦成为评判标准的一项……未来我认为改造第二排为舒适度更高的独立座椅会成为这个级别的改装潮流,这感觉像是一步从陆地经济舱升级头等舱。
4
众所周知,国人目前对于MPV仍有宜商不宜家的误解,小型MPV会解开国人这个心结吗?你认为小型MPV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着重重视哪些方面以突出家庭化满足消费者口味?
涂
个人还是认为小型MPV≠MPV,因此MPV是宜商还是宜家那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事,举国外市场为例,车厂的解决方法是在同一车型推出商用版、豪华版,前者配置、售价低,车内只有简单的折叠座椅甚至连内饰板都省了,尽可能把空间留给载货用;后者配置、价格高,车内按摩座椅、小茶几、灯光、饰件、影音一应俱全,载客豪华气派,大众的T系车就是最佳范例。
但中国大陆市场截然不同,尤其小型MPV如果沿用国外那套还推出低配载货版车型无异于找死,因为这里有全世界种类、数量最多,价格最便宜的面包车可选,没有人会花十几万买辆简配途安来载货的。因此个人认为,既然小型MPV的价格就是这样上不去又下不来,不如就安分守己在目前这个市场范畴中,产品方面把小改外观、加点配置的策略留给未来延长生命周期,然后宣传工作做好点,打打家庭温情牌,差不多就能满足消费者口味了!
L
我认为会的,而且会朝更加个性化去发展。随着二胎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为给全家人更舒适的体验会考虑该车型,他们既想车门打开之际让车尽到其奶爸车的责任,外观则要求运动化,满足他们的视觉要求与驾驶欲望,但仅止步于外观……外观上推出不同版本我认为能更好满足他们内心矛盾的需要。
严
那是因为之前导入的产品很少有针对家用的设计,市场上适合的产品屈指可数,其实看看香港的7人车市场,日系的大大小小家用型MPV选择相当丰富,国内这类车型预测在今后会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山
成熟的市场早就迈入MPV为主流的格局了。且看日本、我国香港还有东南亚市场,大型小型各式各样的MPV已经穿梭大街小巷。只不过中国内地早已经被GL8这种商务MPV先入为主洗脑罢了。
杰
中国市场不缺大型MPV,也不缺小型MPV,却恰恰缺少家用MPV,其实家用MPV有几个极好的例子,丰田的Wish、本田的STEPWGN还有日产的Serena,可惜除了Wish有少量平行进口以极为高昂的价格进入过中国市场,以及早期型号的Serena被东风复刻重生之外,中国消费者和这类型的家用MPV是几乎无缘的,其实看看这几台车几乎就知道,大空间、低油耗都是家用MPV所追求的,至于“突出”,买菜车从来就不需要什么个性。
焕
别克GL8、本田艾力绅当然不宜家咯,本田杰德、大众途安就显得宜家多了,在造型和营销上多下力气,自然就能让消费者理解保姆车的概念,现在已经很少人把SUV当越野车了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