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吃主食死得快?别被“问题解读”误导

2018-03-07范志红

大众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不饱和碳水化合物体力

范志红

前不久,网络上疯传一则消息:“多吃主食死得快!源于国外权威杂志《柳叶刀》的最新研究。”一些原来就提倡“低碳饮食”“生酮饮食”的人以此为契机,向人们宣传“吃主食有害、吃脂肪有益”的理念,令大众惶惶不安。多吃饭、少吃油,真的死得快吗?

这项来自《柳叶刀》杂志的研究名为“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是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共纳入五大洲、18个国家、共计135335名35~70岁受访者的膳食调查数据,平均随访时间为7.4年,研究生活方式行为与心血管风险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一经发表,网络上就流传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多吃主食、少吃脂肪死得快,令很多人刚刚建立起来的健康饮食观再次被颠覆。实际上,这项大型研究并没有问题,只是网上流传的解读并不准确,误导了大众。仔细解读这项研究,其实可以给我国居民的膳食带来不少启示和思考。

启示一:体力活动不同,对膳食营养结构的需求不同

该研究中,南亚和东南亚共有4万多名受访者,中国有4万多名受访者。其中,81%的受访者是小学和中学文化水平,82%是中等体力和重体力劳动者。显然,该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体力劳动者。体力活动较大的人,自然需要从膳食中获取较多的脂肪,而这样的膳食营养结构并不适合脑力劳动者,如办公室白领。所以,这项研究的结果更适合体力劳动者参考。

启示二:主食吃得“多”有程度之分

在讨论这一问题前,该研究中的一组数据可能存在问题。在这项研究中,中国受访者的平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是67.0%、17.7%和15.3%。然而,根据2015年版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居民2012年平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是55.0%、32.9%和12.1%,和这项研究的调查数据相去甚远。因此,该研究的调查结果并不能代表目前我国居民的实际膳食情况。

该研究将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从低到高分成5组,最高组的总死亡率、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脑卒中发生风险最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多”吃碳水化合物不好。因为该研究中,碳水化合物摄入最高组的供能比高达77.2%,而我国绝大多数居民都在60%以下,平均为55%。按照这一标准,在这项研究中,心脑血管总死亡率、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脑卒中发生风险均处于低水平。

此外,该研究结果显示,将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长期降低到40%以下,并未观察到任何健康益处,也就是说,降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并没有益处,所以没有给“低碳饮食”“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提供任何支持证据。

启示三: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很重要

该研究并没有说明“碳水化合物”具体来源于哪类食物,是精白米面、添加糖,还是全谷类、薯类、杂豆类,也没有考虑这些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和血糖负荷。我们都知道,燕麦、荞麦、全小麦、大麦等粮食具有较低的血糖生成指数,而红小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杂豆类食物的血糖指数生成更低。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同,健康效应会有很大差异。

启示四:脂肪吃得少或多都不好

该研究发现,脂肪供能比最低组,总死亡率、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脑卒中发生风险最高。脂肪供能比在24%~35%之间时,风险相对较低。

然而,脂肪供能比最低组的中位数是10.6%,这意味着日常饮食不仅要告别炒菜油,连鱼、肉、蛋、奶、坚果都不能经常吃,食物多样化水平低,缺乏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死亡率自然是最高的。

目前我国居民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为32.9%,其中城市居民高达36.1%,正好在这项研究的脂肪供能比最高组中。没有证据表明,脂肪供能比再往上升高可以带来额外益处。看看我国历年的营养调查数据就能发现,中国人发胖和“三高”发病率增高的历程,正是脂肪供能比不断上升、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断下降的过程。此外,吃高脂肪的食物,很难控制总能量不变。因为很小体积的高脂肪食物就含有很高的能量,很容易因摄入过多导致发胖,就像吃一把花生很容易,可实际上你已经摄入很多高脂肪食物了。

启示五:脂肪酸摄入过少不利于健康长寿

该研究将各类脂肪酸按供能比高低分为5组,结果发现,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最低的一组,总死亡率、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脑卒中风险均是最高的。所以,无论是饱和脂肪酸,还是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少都不利于健康長寿。

该研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供能比为4%(明显低于我国居民目前的摄入量)时,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最低。这一研究结果打破了人们想象中“多吃植物油可以预防心脏病”的迷思,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限制烹调油”的倡议不谋而合。虽然我国居民主要以植物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烹调油,通常摄入膳食饱和脂肪酸比例不过高,但对体力活动较少的人来说,也不能天天用猪油炒菜,或者吃大量红肉。

启示六:脂肪也分“好坏”

脂肪来源不同,健康效应也不同,例如,吃杏仁和吃油条、直接吃花生和吃花生油、直接吃瘦肉和用猪油炒菜,所获得的健康效应不可相提并论。来源是新鲜、天然、高纤维的食物,才能被称为“好脂肪”,也只有来源于高纤维的脂肪才比较容易控制摄入量。用摄入坚果油籽所带来的健康效果来证明多吃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处,并不代表吃煎炸食品、用大量炒菜油也能得到同样多的益处。该研究的“讨论部分”也提到,摄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油籽类食物,按照地中海膳食模式来摄入橄榄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已被证明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启示七:不应被忽视的蛋白质食物

该研究将膳食中的蛋白质供能比从低到高分成5组,结果发现,蛋白质供能比最低组(中位数10.8%)的总死亡率、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蛋白质供能比在15%~20%之间时,风险相对较低。这说明,吃够蛋白质食物很重要。至少对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来说,每天只吃白粥、米饭、馒头、面条加小菜,而较少摄入鱼、肉、蛋、奶、豆制品,并不利于健康长寿。所以,那些拼命运动、经常一天走几万步、经常参加马拉松,却只吃粮食加蔬菜、不愿多吃蛋白质的人,应该反思。老年人自以为的“饮食清淡”,即很少摄入鱼、肉、蛋、奶、豆制品,只吃白粥小菜、面条加少量咸卤,或馒头、稀饭加少量蔬菜的吃法,也只会造成体能差、体脂高及血糖、血压、血脂均居高不下的后果。

供国人参考的膳食建议

总结以上研究启示,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还可以做以下改善及调整。

1. 仍需控制炒菜油的摄入量,精制糖、甜食、饼干、点心类最好浅尝辄止。

2. 对鱼、肉、蛋、奶等含脂肪的动物性食品不必恐惧。没必要摄入脱脂产品,只要总量不过多、炒菜时别放太多油即可。

3. 日常饮食应多样化,用全谷杂豆类食物替代部分精白主食,经常吃坚果、油籽类食物,丰富食物营养来源。

4. 不要以为顿顿吃大碗米饭、馒头、面条就是“清淡”,就可以获得健康,这样做只会导致多种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摄入不足,让疾病和死亡风险日益逼近。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饱和碳水化合物体力
说说碳水化合物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促进合成新型吡咯α,β-不饱和酮
两个alpha,beta-不饱和酮药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腺癌细胞系AGS的作用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腺癌细胞系AGS的作用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土壤紧实胁迫对黄瓜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