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手语文,探究小学美术课堂生活素材积累新路

2018-03-07陈晓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积累

陈晓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美术和语文课堂的观摩,撷取情景案例反思小学美术课堂生活素材缺乏,学生生活事物、生活经验缺乏问题。强调美术课题中生活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探究小学美术课堂生活素材积累的新途径,语、美携手,广开渠道,学科结合,使学生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留心对生活的观察,在实际中领悟美术的独特艺术价值。

关键词:生活素材 语美结合 积累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课程是对艺术美进行提炼、挖掘和创造的综合课题,只有认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才能真正地发现美、认识美,才能获得好的生活素材。小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少,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这些都是导致美术课堂难以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的重要原因。然而每班一周仅有两堂课的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呢?美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拥有积累素材的能力呢?如何让学生更多的留心生活,积淀美术课堂生活素材呢?

案例一:美术课堂上的思维艰涩,教师的担忧与无助

《朝霞与月夜》一课,课堂伊始,笔者询问学生:“暖色带来温暖与喜庆的感受,哪些颜色是属于暖色?”学生说到了红色、橙色、明黄等等。提到宁静的冷色时,学生想到了蓝色、灰色等。“那你看到暖色时,你会想到些什么事物?”当我问到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便狭隘了,能联想到的真是寥若晨星,归根结底莫过于是生活素材的缺乏,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积淀的也便自然少了。

案例二:语文课堂中的不速之客,教师的无奈与叹息

周老师上习作指导课《我看家乡新变化》,希望学生能善于思考,聚焦切入一点来感受家乡之变。“谁能来说一说自己的写作思路?谁构思好了自己想写哪些变化?”周老师亲切地提问。台下一片茫然,思考十五分钟后,班内大半学生扔眉头紧锁,难以寻觅思绪,周老师的习作课不得不换以另外许许多多的方式来拓展思维,但是在没有生活积累的前提下,学生所写的只是参差不齐,勉强过关……

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构思创作内容的过程,美术创作的最大素材宝库便是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就是必须的。但回忆的前提必须是学生有生活的积淀,在大脑中应当有一个思维原型的概念。在绘画创作中,构思是绘画的前提,而有些学生绘画时就像写作文一样看到一个命题无从写起,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没有具体的事情可写可画。

课中帮助学生回忆生活,学生们所说的每一个点滴都是很好的绘画素材,但具有创意的点滴却少之又之。本来该是碰撞火花的教学环节便在一片沉默和干涩的回应中沉没了。面对着学生难以挥洒的画笔,笔者认为,学生必须走入生活这个大课堂。

美术教学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中有图,图中有文,图文并茂,可以说是学科之间最为密切的关系。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术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

二、我们的实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育效果的最好方法。如何牵手语文,在美术课堂中渗透这一理念,我们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生活,语文之美进课堂

诗人柯勒律治说,“大自然对儿童的熏陶远远高于学校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

1、语文日记插图,绘画再现生活。

孩子们从二年级就开始写日记了。日记是孩子们每天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记录和呈现。它集结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在日记里的零零总总,人、事、物都可以是很好的绘画素材。

我让孩子们互相帮助,在同学的日记本里画上与日记内容相符合的插图,这些插图可以自己去画,也可以聘请同学给画。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他们的日记本让你眼花缭乱,那些精美的图片里显示出的不光是日记内容,不光是孩子们在美术方面创作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生美术绘画素材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淀。透过语文日记对生活的关注,一举两得的再现于图画,对学生而言是很大的收获。

2、游记范式作文,写生素材积淀。

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这一点很重要。语文作文总会有一些游记、写景等等,而美术课堂也总不乏亭台楼阁的欣赏、门窗围栏的设计等等。学生到校园中走走,语美结合,要求他们自己分析、评述校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

在教学中,笔者还将这些地方的建筑拍成图片,然后做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笔者还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发到教堂、东方文化园、河坊街等地实地考察、寫生,品味家乡古建筑基石纹样上线条的美感。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学会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又使学生领略了家乡的美景,语文地写作素材也更具体、更细腻。这样丰富的课余生活和活动历程无疑会成为学生的习作源泉。

(二)结合环境,文化资源融课堂

1、字体设计,语美同行。

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食品的包装袋上有非常精美的图案、文字设计,在教学中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补充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自创课时《字的联想》一课时,我动员学生收集日常生活的废弃用品,把小食品袋、报纸上的艺术字作为欣赏素材。同时携手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一单元中,带领学生领略汉字的神奇,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甲骨文、金文的字体结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极大的参与性,教育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了学生对废弃物的利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endprint

2、诗文绘画,表情达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学校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与美术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古诗文配画比赛,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古诗的理解,创作出与古诗意相匹配的想象画。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大量的美术元素,展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一首首动人的诗歌经过配画,变成了一幅幅激情洋溢、浓墨重彩的山水诗意画。

(三)寻觅交点,语美同步集课堂

1、语文素材,生成使用。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我校五年级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正好赶上我国“神舟”七号成功上天,全國上下一片欢腾。而临近期末的美术课堂也需要教师选择优秀的资源课程,这无疑是个良机。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一大事,在教授《看新闻,画新闻》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神舟”六号的新闻资料、图片及英雄费俊龙、聂海胜的相关个人资料与报道。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探讨,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新闻,为今后绘画创作铺就素材。

2、民间艺术,同步教学。

美术课《喜气洋洋》与六年级语文的民俗单元再一次重合。语文《北京的春节》一课介绍了北京的各类春节风俗:看花灯、吃元宵、走马灯、舞龙、剪窗花等等,一系列的详细介绍和知识积累,让我的美术课堂畅通无阻。学生对于喜气的素材信手拈来,各类的风俗展现都非常准确生动。

三、成效与反思

积累素材的过程是完善个人教学风格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积累教学智慧的过程。一次又一次的渗透积淀,学生有了多方面的积累,扩充了素材宝库,学生在创作时有了更多的内容题材,不再觉得无材可用;接触了到了更多的实用美术技巧和表现形式。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绘画的创意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携手语文,以语文课堂为基点打开了孩子的又一重要生活素材库。可见,美术和语文教学时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如果使用得当,美术和语文教学相辅相成,既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愉快的学习气氛,又能从语文这一生活大课堂中获取丰富的生活相关素材,拓宽孩子的素材视野,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当然,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合,要成功地让语文课程资源为美术所用,美术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涉猎各方面、各学科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用到相关学科内容时才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美术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多层次的创造活动,而且这一创造活动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刻,现在我们所做的还是只能是一个良好的起步。在美术课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牵手大语文学科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可以成为美术生活素材积淀的新尝试。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2年

[3]《美术教育的改革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2001年

[4]《小学生作文素材如何积累》 www.51edu.com 2012年

(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 浙江杭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积累
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积累活动经验 促进概念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