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的染整工艺研究
2018-03-07周立群
周立群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00)
1 引言
蛹蛋白粘胶长丝是一种新型再生蛋白质纤维,简称PPV,又称波特丝或蚕蛹蛋白丝,是由粘胶和蚕蛹蛋白共混纺丝而成,具体流程为采用化学法从蚕蛹中提取纺丝用蛋白质,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与粘胶纺丝原液共混进行纺丝,使其蛋白质组分聚集于纤维表面,成为具有皮芯结构的长丝[1]。该长丝的特点是集蚕丝和粘胶长丝的优点于一身,有着真丝般柔和光泽和滑爽的手感,良好的吸湿性能,能有效地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衰老,并具止痒、防晒的功效。它在透气性、染色性、悬垂性、抗折皱性和回弹性等方面均优于蚕丝,是—种新型的制作高档内衣及春夏服装的理想纺织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验选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蛹蛋白粘胶长丝进行染色。活性染料的浓度、促染剂用量、碱剂用量、固色剂用量等都会对最终染色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工艺优化很重要,为了能在纤维损伤最少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条件。
2 实验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材料:蛹蛋白粘胶长丝(粘胶70%和蛹蛋白30%)纯纺罗纹半空气层组织漂白织物,活性艳红M-8B染料。
仪器:Q113常温绳状染色机,YG571型摩擦牢度试验,SW12B耐水洗牢度试验仪,Y(B)902G型耐汗渍色牢度仪,YG(B)026D-500型电子织物强力机。
2.2 实验方法
2.2.1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的染色方法
由于本实验采用的织物组分包括粘胶和蛹蛋白,因此选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
2.2.2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的染色工艺
染色配方:活性艳红M-8B染料1%(o.w.f),硫酸钠15 g/L~40 g/L,碳酸钠5 g/L~30 g/L。
染色工艺:使用活性艳红M-8B和硫酸钠共同配制染液,在40℃入染,浴比为1∶20,10 min后放布和匀染剂,以1℃/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0℃,染色30 min后加入碱剂进行固色反应一段时间后降温水洗,然后进行后整理。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染色工艺曲线图
3 测试指标
3.1 染色工艺效果测试
本实验采用上染百分率和染色深度(K/S值)两个指标衡量染色效果,制定较优染色工艺。
上染百分率的测定:采用残液比色法测定上染百分率(E),仪器为UV-300B紫外分光光度计。
式中,A0和A1分别为染色前后最大吸收波长处染液的吸光度。
K/S值的测定:染色深度K/S值在Datacolor 650电脑测色配色仪上测定。将织物折叠4层,测定三个不同的点,取平均值。
3.2 染色牢度测试
按照GB/T 3920—2008对处理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1—2008对处理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GB/T 3922—2013对处理织物的耐汗渍色牢度进行测试。
3.3 织物顶破强力测试
按照GB/T 3923.1—1997,使用电子织物强力机对处理织物样品进行顶破强力的测试。
4 染色工艺条件分析
4.1 碳酸钠用量的确定
对碳酸钠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活性艳红M-8B染料1%(o.w.f),硫酸钠为25 g/L,浴比为1∶20,染色温度为60℃,上染时间为30 min,固色时间40 min,固色温度为60℃。其上染率、K/S值与碳酸钠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碳酸钠用量与上染率及K/S值的关系
蛹蛋白粘胶长丝所含纤维素和蛋白质与染料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最低pH值是不同的,纤维素在pH值为10~11时固色率最高;而蛋白质则随参加反应的亲核基不同,其最适合反应的pH值不同,-SH在近中性就可发生亲核反应,-NH2在中性和弱碱性也可以发生亲核反应,而-OH则需在较强的碱性下才发生亲核反应。由于蛹蛋白丝中-OH参加反应是主要的,所以在碱性条件下固色。由图2可知,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加,织物的上染率增加,K/S值增大,但当碳酸钠用量超过15 g/L时,织物的上染率下降,K/S值也开始减小,并且碳酸钠用量的增加会导致碱性太强,对纤维损伤大,失重增加,因此综合考虑选取碳酸钠用量为5 g/L、10 g/L、15 g/L。
4.2 硫酸钠用量的确定
对硫酸钠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活性艳红M-8B染料1%(o.w.f),碳酸钠为15 g/L,硫酸钠为15 g/L~40 g/L,浴比为1∶20,染色时间为30 min,固色时间为40 min,固色温度为60℃。其上染率、K/S值与硫酸钠用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硫酸钠用量与上染率及K/S值的关系
染浴中通常加入中性电解质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如食盐、元明粉等。但电解质的加入会使上染加速而导致染色不匀,因此电解质的加入量应由染料的直接性和染色色泽深浅决定。染色是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进行的,纤维表面始终带负电荷,它对阴离子性的活性染料产生电性斥力,阻止其靠近纤维,降低上染率和固色率。增加硫酸钠浓度,可降低这种斥力,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同时可降低纤维表面和染料离子的水化作用,促进染料上染纤维。由图3可知,前期上染率和K/S值都随硫酸钠浓度增加而迅速增加,硫酸钠用量大于25 g/L时,上染率和K/S值开始下降。此时,电解质浓度过高,使染料发生聚集,甚至沉淀,反而会降低上染率和固色率,使染色不匀,所以选硫酸钠用量为20 g/L、25 g/L、30 g/L。
4.3 固色时间的确定
对染色的固色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活性艳红M-8B染料1%(o.w.f),硫酸钠为25 g/L,碳酸钠为15 g/L,上染时间为30 min,固色时间10 min~60 min,固色温度为60℃,浴比为1∶20。其上染率、K/S值与碳酸钠用量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固色时间与上染率及K/S值的关系
染色后加入碱剂固色,碱剂的加入促进了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与纤维反应而固着,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平衡被打破,上染吸附率又进一步提升。一定时间后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与纤维反应固着已趋向平衡,此时继续延长时间,染料又会解吸附,同时解吸附的染料有一部分发生水解而无法上染,所以会对上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2-3]。由图4可知,随着固色时间的增加,织物的上染率和K/S值都增大,固色50 min时,织物的上染率和K/S值最大。超过50 min时,纤维损失严重,所以固色时间选为30 min、40 min、50 min。
4.4 固色温度的确定
对固色温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活性艳红M-8B染料1%(o.w.f),碳酸钠为15 g/L,硫酸钠为25 g/L,浴比为1∶20,染色时间为30 min,固色时间为40 min,固色温度为40℃~80℃。其上染率、K/S值与固色温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固色温度与上染率、K/S值的关系
由图5可知,固色温度为40℃~60℃时,织物的上染率和K/S值随着固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固色温度为70℃时,上染率提高而织物的K/S值开始下降。继续提高温度,织物的失重率和强力损失都会增大,光泽性变差。综合考虑,选取固色温度为50℃、60℃、70℃。
5 染色正交试验
5.1 染色正交试验的设计
根据初步分析,选取碳酸钠用量(A)、硫酸钠用量(B)、固色时间(C)和固色温度(D)作为正交实验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所示。
表1染色工艺因子水平表
因素水平碳酸钠(g/L)硫酸钠(g/L)固色时间(min)固色温度(℃)15203050210254060315305070
5.2 染色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以上对蛹蛋白粘胶长丝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各因素的分析,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以上染率和K/S值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蛹蛋白丝织物的最优染色工艺,实验结果见表2。
表2染色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实验号ABCD碳酸钠(g/L)硫酸钠(g/L)固色时间(min)固色温度(℃)上染率(%)K/S值1520305079.6717.6582525406084.2518.6783530507081.3718.18241020407080.6418.07451025505081.3218.20361030306080.5418.06171520506082.1718.32781525307085.6118.84291530405082.1618.330K1j81.76380.82781.94081.050K2j80.83383.72782.35082.320K3j83.31381.35781.61082.540Rj2.482.900.741.49因素主→次B>A>D>C最优A3B2C2D3
6 染色效果分析
6.1 染色工艺效果
按照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优工艺:染色温度60℃,硫酸钠为25 g/L,碳酸钠为15 g/L,染色时间30 min,固色时间40 min,固色温度70℃,浴比1∶20。对蛹蛋白粘胶长丝织物染色后,分别对染色前后织物的顶破强力进行对比,观察染色工艺对织物强力的影响。
表3染色对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
织物上染率(%)顶破强力(N)染色前/388染色后85.98361
由表3可知,蛹蛋白粘胶长丝织物经过最优工艺染色后,织物的顶破强力有所下降,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不大。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的上染率可达85.98%,这与最优工艺的理论值相差不大。说明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优工艺是合理的,所得的染色效果也较为理想。
6.2 染色牢度
按上述优选工艺参数对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进行染色后,测得的织物染色牢度如表4所示。
表4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的染色牢度
测试项目分类色牢度(级)耐皂洗色牢度变色4-5沾色4-5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5湿摩4-5耐汗渍色牢度变色4-5沾色4-5
注:色牢度共分五级,5级最好,1级最差。
由表4可知,通过对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色牢度的测试,得出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都较好。
7 结论
本文对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产品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织物的染色工艺及各项参数进行了实验。具体实验结论如下:
使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活性艳红M-8B染蛹蛋白粘胶长丝的最优工艺为活性艳红M-8B染料1%(o.w.f),染色温度60℃,硫酸钠为25 g/L,碳酸钠为15 g/L,染色时间30 min,固色时间40 min,固色温度70℃,浴比为1∶20。
对染色后的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测试发现,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磨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均较好,符合染色质量要求。
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经过染色后,织物的顶破强力有所下降,但对织物质量影响不大。
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在水中易分解,因此配好的染液不宜搁置时间太长。
[1] 施艳秀,陈国强.蚕蛹蛋白粘胶长丝/棉针织物的练漂[J].印染,2008,34(14):21—23.
[2] 范立红,沈兰萍.纺织品检测实验教程[M].西安: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2.
[3] 徐蕴燕.织物性能与检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