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检视与现实思考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视角

2018-03-07陈运贵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文化

陈运贵

(皖西学院 党委宣传部,安徽 六安 2370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愿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发展的新要求,回应农民的新期待,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也有利于解决当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富裕的综合课题,它涵盖了我国乡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诸多方面。如何振兴乡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乡风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诸如经济振兴、生态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振兴乡村文化,将为实现乡村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不竭动力。

(一)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

实现乡村振兴,维护和保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前提。乡村文化里饱含传统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灵魂。乡村文化是熟人社会的文化,崇尚邻里互助、关系和谐、诚实守信,它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仅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村社会的睦邻关系、祭祀活动、节庆活动、乡风民俗和复杂错综的宗族姻亲关系等,这些关系、仪式和活动将乡村生活的居民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乡村社会。这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还潜藏着深沉的精神文化资源,它们在稳定农村社会、凝聚百姓民心、维系乡村和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城市文化的不断冲击,农村原本传承已久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农民群体的集体记忆正在逐步被侵蚀乃至消解,特别是乡村文化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生存的空间日益萎缩;乡村社会的道德,也在市场经济的功利意识和传统的小农意识的双重挤压下出现失范和滑坡现象。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正视乡村文化中所出现的有可能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苗头或现象,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引导、价值引领等手段,着力化解或消除乡村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启发农民的文化自觉,重塑乡村社会关系,发挥好乡村文化“稳定器”的作用,从而协调各方为共同致力于乡村的振兴之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乡村文化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就物质层面而言,乡村的青山绿水,山环水绕,鸟语花香,古老建筑,阡陌农田,既是农民生活的安居之所,也是一种自然生活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古人笔下所描绘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淡情调、朴实无华的乡村,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开展观光游、农家乐等文化产业开发的主要资源,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主要助推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在保护好乡村的原始生态、山水风光,保持好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观和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情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人们寻求“诗意栖居”理想之地、健康养生的归宿之所,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柱。

就精神层面而言,乡村承载着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道德力量,乡村文化通过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社交礼仪、传统服饰等展现出农民的精神信仰、社会生活、交往方式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念,是农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具有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谋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对乡村文化的尊重、理解和扶持,保存乡土味道与民俗风情,守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留住“乡愁”,有利于开发民智、提振农民精神、提高农民自信、增强农民自豪感、激发生机与活力、汇聚乡村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推动农民参与现代化农村建设。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乡村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从战略层面去谋划和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通过对乡村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让文化因子融入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之中,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三)乡村文化是农民精神的伊甸园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振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于“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且更需要有一批热爱家乡、扎根农村的现代农民。如何留住农民,如何吸引农民工返乡、投身家乡建设,是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

留住农民、吸引农民,不仅需要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让乡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还需要让农民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真正能够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有品质的生活。乡村文化赋予农村生活以价值与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乡村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他们在各种节庆或祭祀活动的过程中,保持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沟通,使得生活富有意义。乡村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物质落后、精神贫困的农村,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只有当农民对自己的故乡无比眷恋、对生长于斯的乡村文化心有所系、魂有所牵,他们才能对乡村从内心里生发一份热爱、对乡村的振兴发展有一份担当。正是有了这份热爱和担当,无论他们是扎根农村,还是身处城市,他们都会各自不同的方式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乡村文化振兴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农政策规划频出,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诸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取得新成效,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伴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乡村文化内生动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乡村合并、农村人口减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有数据表明: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递减,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房、空心村,乡村文化的土壤正在萎缩,乡村文化呈现出凋敝或衰落的趋向。二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纷纷涌向城市,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和跨区域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要素不断流失和农村的“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乡村文化的根基,从而严重影响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除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和农村外,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大多数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力和文化能人等农村精英群体,往往都已迁入城市,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的削弱乃至流失,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三是现在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严重的主体老龄化已经难以支撑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和振兴乡村文化的重任。四是现在农村的青年一代往往感受不到乡村文化所潜藏的丰富内涵,他们更向往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对农村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也在逐渐减弱。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农民文化参与的热情不断衰退,乡村文化中原本延续下来的唢呐、秧歌、皮影、戏剧、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日渐式微,乡村集体文化生活方式不断瓦解,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也随之消解。

(二)乡村文化外部供血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投资主体导致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现有乡镇4万多个,行政村总数达69万个,自然村就更多。作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体的政府,面对如此巨量的乡镇、行政村,政府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党委和政府持续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但限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资金投入的总量和投入结构存在极大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在中央财政层面,国家文化建设资金主要流向城市而不是农村,农民人均投入不足市民的十分之一;在地方政府层面,限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上也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二是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与引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加大资金投入,而且要出台有关政策加以引导。而现实的情况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普遍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以致乡村文化的管理比较粗放,公共文化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乡村文化缺乏生机与活力,政府投入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的有序良性发展。

(三)乡村文化运行机制不畅

从供给与需求关系来看,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进展明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文化惠民项目深入实施,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逐渐丰富,但我们应该看到,乡村文化建设在有效供给与满足需求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实施的一系列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送文化下乡”搞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往往是运动式的,在短暂热闹之后又归于平静,不能满足农民经常性需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在物质生活改善之余,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出现了多样化的需求。因而,一些文化下乡活动对农民文化喜好关注不够,没有将文化下乡的形式与农村本土文化内核结合起来,创新性和贴近性不强,因而难以满足农民的“口味”。

这种供需脱节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往往是政府买单唱独角戏,农民还不领情,也难以有效激发广大农民的文化热情,也没有点燃农村的文化火种,更不能增强乡村文化的造血功能。乡村文化的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喂食”型的文化给养,早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在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建立运行有序、沟通顺畅的体制机制。

(四)乡村文化管理效率不高

在考察新农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乡村文化的管理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近些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乡镇文化站、老年活动室、文化室、图书室等都建立起来了,但往往缺少软件设施,缺少必要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这些有限的文化阵地难以很好发挥作用,更有甚者,政府投入经费所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二是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不容忽视。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满足于完成上级的要求和布置的任务,形式比较单一,即使是送文化下乡活动,往往也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真正给农民真正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甚至是一阵风、走过场,应付了事,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策略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乡村而言,这种矛盾可能更为明显。进入新时代,我国将步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将更加旺盛。如何振兴乡村文化,让农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全力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新机遇

新时代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必须从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出发。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其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不断提高,但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却并没有达到与自身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这里既有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问题,也有城乡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导致的乡村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我们不仅必须致力于消除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制度和政策,也必须对农村和农民给予特别支持并不是救济、慈善之心和道德良知,也并非利他主义的善良和同情心,而是对历史的一种补偿,是制度公正的要求,也是全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受损者应有的权利。”[1]为此,我们要站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基点上,全力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新机遇,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与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民富裕等问题同步谋划,同步推进,而不是将乡村文化作为软任务将其游离于乡村振兴战略之外。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既要着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又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把乡村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升乡村文化供给能力,不断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区域文化差距,努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文化的繁荣兴盛来推动乡村振兴。在谋划乡村文化振兴计划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认真审视乡村文化的作用和价值,针对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诸如乡村传统文化的凋敝问题、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与消解问题等,着力重建乡村的文化自信,坚定农民的文化自觉,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乡村文化建设硬件标准的达标上。二是要紧密结合国家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城乡文化一体化等政策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重视当前乡村重建中的文化战略管理,在战略层面上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整体规划,创新乡村文化建设模式,而不能重起炉灶另搞一套。

(二)坚定打赢文化扶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12日在江苏徐州乡村调研时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2]。这为我们思考乡村文化振兴问题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应该看到,长期以来,由于各个方面对乡村文化的地位、作用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缺乏应有的认识,把全面小康问题等同于单纯的物质问题,突出强调物质生活上解决农民温饱的脱贫问题,满足于农民吃得饱、穿的暖、有房住的问题解决,而农民的精神需要和文化权利往往被忽视了,以致出现了突出的文化贫困现象。比如,在农村贫困地区,有的地方出现了不愿脱贫的假贫困现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非贫困地区,有的地方也出现封建迷信、盲目信教、铺张浪费、小富即安等现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应该认识到,农村的文化扶贫,不仅仅是需要脱贫的农村地区,也包括非贫困地区的农村地区,是全视域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文化扶贫的任务要比想象的艰巨得多,要比经济扶贫困难得多,需要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新时代新风尚,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致力于改善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扎实开展文化扶贫和精神扶贫,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把扶贫与革除农村的陈规陋习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与新时代农村振兴相适应,真正实现广大农民从经济上的脱贫到文化上、思想上的真正脱贫。

(三)理顺关系,全面实施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这是对过去所提出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政策的新发展,恰恰体现了我国在农村发展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侧重于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而城乡融合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来谋划乡村振兴问题,不仅有利于实施乡村经济振兴,而且更有利于破解乡村文化发展的诸多难题。

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要“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在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政策上一致、文化资源上互补、文化发展上互动,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不再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简单“反哺”,不再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单向“浇灌”,而是城乡文化之间的优势互补、双向交流和城乡文化资源的集成,不断增强乡村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张力,让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文化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城乡之间有序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整体优化;有助于克服乡村文化投资主体单一化而导致的资金不足问题,实现乡村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助于激活城市与乡村文化市场,建立顺畅的乡村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盘活资源,提高乡村文化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实现城乡文化的和谐、均衡发展。

(四)完善举措,大力培育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实现乡村振兴,主体在农民。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也在农民。因为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即“人化”,其实质是一个“化人”的过程。“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文化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4](P9)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人乡村产业才会兴旺,有人乡村文化才会振兴。因此,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支有理想、有文化、爱农村、爱农民的留得住的乡村本土的文化队伍,这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

培育和打造好乡村文化人才队伍,首先,要稳住现有的乡村文化人才。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重点扶持、关心农村现有的文化能人、非遗文化传承人等农村文化精英,做到生活上关心、业务上帮助、政策上引导,切实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仅留住他们的人,更要留住他们的心。其次,要吸引乡土文化精英的回归。通过制定出台符合乡村实际和需求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想方设法营造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培育良好的乡村文化发展土壤,为流入城市的乡村文化人才的回归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再次,要教育培养乡村文化新人。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如灯会、歌会、地方戏、广场剧等,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发现、发掘、培养和锻炼乡村文化新人,建设乡村文化、文艺工作专兼职队伍,从而为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激发乡村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保持乡村文化的长久生命力。最后,要鼓励城市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国家文化管理部门,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更好反映贴近农村生活实际,展现农业发展、农村变化、农民富足而为农民群众所接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助推农村文化人才和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的成长,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9(1):54-60.

[2]习近平.农村要发展需要好的带头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12/c_1122100825.htm,2017-12-12.

[3]蒋建国.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J].求是,2011(23):17-20.

[4]黄正泉.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谁远谁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