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矛盾及其自我超越

2018-03-07蒋家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神性现代人共同体

蒋家军

(南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孤独”已经成为现代人文精神境况的代言词。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世界不断“去魅”,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却逐渐荒芜,孤独感广泛存在于个体的心灵深处,孤独意识日趋凸显。孤独意识的凸显意味着现代人失去了归属:人所居住的房屋越来越大,却感到无家可归;现代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却感到无人可诉;物质占有越来越多,却感到一无所有。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归属是人的全部生命意义之所在,如何寻求矛盾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主体性矛盾的内涵

(一)自我归属的没落

自我归属的没落是现代人孤独境况的生动体现。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已经告别了以传统的“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农业群居模式,以“职缘和信息缘”为基础的宽泛式交往模式已经成为其主要的生存方式。被图灵时代所包裹的每个人都变得格外忙碌,每个人都变得高度的社会化。每个人走出去都有一大群所谓的“朋友”“亲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的即时聊天功能同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交流。然而,一旦将手机从人的现实生活中抽离,一种自我归属的没落便如期而至。人们一刻不能没有手机,无论是在工作、学习,抑或是散步,现代人的眼睛几乎不能离开那一小块“丰富的世界”。在眼花缭乱的“0和1”二进制数据包裹下,流俗的、最广意义上技术性的表象吞噬了一切[1]。

(二)自我意识的消解

理性时代确立的主体自我意识逐渐成为一种自我矛盾:一方面,人们的自我意识格外强烈;另一方面,人们在时代大潮中失去了高贵的自我。“我”这个词在现代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每个人都崇尚自由,每个人都倡导多元价值观。然而,这个“我”却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真义。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这个“我”趋之若鹜,而在承担义务的时候,这个“我”却敬而远之,“我”的存在则意味着别人的奉献。这种两极价值充斥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理性时代确立起的崇高自我逐渐演变成庸俗自我,自我意识逐渐演变成自私意识。这自私的自我总是寻找一种群体性的归属,把自我消解在群体中来逃避属于我的责任。

(三)人生意义的迷失

孤独的另一个体现是现代人人生意义的迷失。现代人获得了自身的主体性,但是这种主体性又逐渐沦为物的主体性,仿佛人的价值只有通过对物质实体的占有才能真正地实现。主体在这种环境中无法确定人生的目标,也不能对生活的价值做出适当的确认。这种人生意义的迷失在生活中体现为:第一,对有价值的实践活动采取无所谓的人生态度。现代人作为物质消费的享受主体不再享受崇高的价值感,而是选择在遗忘中提升自己的世俗趣味,其表现也日趋放纵。第二,对有意义的人生追求以幻想的方式来满足。现代人在巨大的物质诱惑中沦为孤独的主体,无力为自己开辟现实的新道路,在巨大的世俗世界中现代人选择以幻想来达成自我满足。

二、主体性矛盾的时代反思

(一)物质世界的欲求

在这里有必要区分一对词:“物质需求”与“物质欲求”。需求是指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而欲求则是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单纯去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推崇古希腊斯多葛派的“禁欲主义”,也不是主张老庄哲学里的“无为”,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对物质世界的过度欲求是导致孤独意识凸显的一个主要原因。

马克思说“占有”是理解私有制的真正途径,同样“占有”也是理解孤独意识的途径。在生活中,现代人渴望去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占有大量的财富后,其安全感空前缺失,觉得身边没有人值得信任,生怕别人侵夺自己辛苦劳作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于是,现代人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却越来越觉得孤独。

(二)精神世界的荒芜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2]面对这枷锁,正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给人以逃脱的可能性,使得人从外在束缚中走出来,重新获得属于主体的自由。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兼容性是人的内在本性。然而,今天的人们却忽视了主体的精神性存在,人的主体性变得不再完整。精神世界的荒芜是人类最大的损失。作为主体的人,如果仅仅以物质性的存在来衡量,而拒绝精神性的检验是恐怖的。人所认识的全部世界,最终只是因为自身所把握到的才具有意义。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主体能够根据需要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进行适当的协调,两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而今天,现代人无疑都变成了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

(三)人际关系的病态

今天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病态”这个词来形容。病态的人际关系导致现代人的交流永远只是停留在单一的需求层次上,而需要依靠深层次交流的人,在这种单一需求的作用下,越来越显得孤独。在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精神交流共同体”的丰富本质已经难以发掘,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原先密切联系的共同体消失殆尽。这种变革促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提升,使人从共同体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主体。但是,现代社会中,个人除了享受自由之外,同时也忍受着自由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在这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中,不确定性萦绕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无法躲避它给人类带来的孤独与失落。

三、主体性自我超越的理论凭借

(一)主体性哲学作为理论引领的批判本性

克服主体性的时代矛盾有赖于主体性哲学自身的批判性。现代主体缺乏审视的习惯,生活提供什么便盲目接受,大众认同什么便自然附和,以前如何的以后便习惯延续,很少运用理性审视,也很少根据变化调整。笛卡尔说:“由于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前当过儿童,对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的事物做出过各种各样的判断,而那时我们还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所以有很多先入为主的偏见阻碍我们认识真理,因此我们要摆脱这些偏见的束缚,就必须在一生中有一次,对一切稍有可疑之处的事情统统加以怀疑。”[3]

在日常生活中,现代人要对孤独意识背后所透露出的缘由进行审视、批判,不断地诘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否实现了主体的丰富内涵,这样的生活是否有利于主体性价值的实现。主体性哲学自身携带的批判本性恰恰在于帮助人发现自己作为存在者的意义。作为主体性的哲学与作为主体性的人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此在寻找主体性理论的同时也是在寻找关于人自身的价值理论。

(二)主体性哲学作为自我超越的现实本性

思想之所以有意义,完全是由于它具有召唤现实的魔力[4]。克服孤独意识需要正确认识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本性。每时每刻、自觉不自觉地,人都在通过自己的行动阐释主体性的丰富价值内涵,这是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本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如果人们没有法定义务或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我们就不用去扶起一名与自己陌不相识的老人。但是,作为主体的个人,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每个人都有着内在的良知,绝大多数人都会去扶起摔倒的老人。法律给予人更多的是外在性的约束,而道德就是主体性哲学的价值观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主体性哲学有着深厚的实践根基,主体性哲学的抽象与具体是同一的。

主体矛盾的克服有赖于主体性哲学自身,这源于主体性哲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主体性哲学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主体性的内涵就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展现。现代生活,正是由于缺乏了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性,哲学完全局限在哲学家的书房中、学校的课堂上,主体性哲学没有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同主体性哲学相分离,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性不断被忽视,主体性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也不断地被忽视,于是人们的主体矛盾便不断凸显。

四、主体性自我超越的现实路径

(一)重新把握人的内涵

正像一些哲学家所说,现代社会是一个耻言理想、拒斥崇高的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双眼不断被物欲所遮蔽。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仿佛所有的意义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被抽象化为“纯粹的功利关系”[5]。长期以来,现代人并没有将人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体来对待,只是孤立地将人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单一主体,不断地以客体的认识方式来把握世界、把握他者。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是拥有精神性的存在,人能够发现自己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反思人的内涵过程中,应该看到人的精神性是人区别于一切生物的首要前提。人有着“三个双重”:第一,人具有双重的生命,人既有动物性的自然生命,也具有人性的社会生命;第二,人具有双重的世界,人既有物质性的单一世界,也具有精神性的多元世界;第三,人具有双重的期待,人既有物质性的基础期待,也具有精神性的创造期待。只有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人、理解人,才能够把握住人的主体性内涵。只有以真正的实践意识、行动意识来把握人的存在,人才得以真正的存在。

(二)树立普遍信仰

信仰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人类渴望打破现实世界的束缚,实现自我超越的中介。正是信仰这一问题困扰了历史上很多的思想家,人们曾经不懈寻求信仰的归宿,却始终对其栖所一无所知。当下,人类的目光过多地局限于物质世界,很难超出物质世界去思考精神性的问题,这种单一的欲求模式正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现实反映。就拿当代大学生来说,很少去思考应该寻求怎样的人生意义,而大多数人的关注点放在成绩排名、奖学金上。

然而,最大的问题是: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生活不需要物质?当然不是。强调精神并没有否定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只是这种物质基础和精神要处于协调的状态。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协调呢?知行合一是解开所有秘密的钥匙。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潜能世界升华为理想世界,另一方面理想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6]。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行”是一方面,但不能忽略“知”的重要性,这里的“知”不仅仅包括知识,还包括信仰以及一切有益的精神力量。要用人自身的信仰去引导社会生活,用“知”去引导“行”,同时通过“行”来深化“知”,这是解决当前信仰缺失的关键。而所有的关键,就在于加强对人的主体性信仰教育,促使人认识到反求诸己的意义,以此形成普遍的主体性信仰,并在实践中亲证。人活着总要有所信仰,有信仰才有思考与生活的动力。

(三)建立新共同体

传统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和宗教共同体逐渐被现代化与科学化所取缔,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再需要共同体。在现代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是以功利为目的、为了不时之需所建立起来的,而是一种属于人的自觉状态的共同体。

新的共同体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阐释:第一层,“我”。这个共同体是以“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个“我”却又不仅仅是现在的“我”,而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的历史集合,这样的“我”才是完整的。这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建立起来的“我”的共同体,这个“我”不再局限于当下的世界,而是以一种开放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第二层,“我们”。这个共同体是由“我们”所建立的,这里的“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在“我们”这个共同体中,“我”具有社会感,它是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意识到其行为不仅会对人与人之间即刻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及其秩序产生长远的作用,因此对所有人的福祉充满责任感的那种意识[7]。

这种新的共同体的建立需要人们善于比较,而不能以单纯的自我为中心,局限于一己的经验和背景[8]。这个由“我们”建立起来的共同体需要以兼容并蓄的胸怀推动现代人的沟通与发展。

五、结语

身处孤独精神境况中的主体要正视现代性造就的一切问题,勇敢地面对现代性对主体带来的挑战。自觉的孤独意识期许着千千万万个个体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狭隘关系的超越,期许着一种真正的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世界图景的建立[9]。以尊重和平等建立起的新共同体是一个“过去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将来的我们”的集合。只有在那一刻,行动着的主体性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展示在现实世界中。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

[2]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4.

[3]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ix.

[4]雅斯贝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93.

[5]孙正聿.哲学的目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63.

[6]高清海.哲学的创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37.

[7]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M].米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3.

[8]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71.

[9]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1.

猜你喜欢

精神性现代人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爱的共同体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