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对越南阮朝早期皇帝道德规范的影响
2018-03-07NGUYENKHOAHUY
NGUYEN KHOA HUY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孔子思想影响了越南阮朝的很多方面,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越南阮朝早期的皇帝影响较大,其中最明显的影响体现在政治道德方面。从1802年到1858年,孔子思想对越南阮朝皇帝的执政有极大影响,使皇帝更加尊重臣民、以德服人、以仁治国。
一、尊天重道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孔子认为国君与上天有紧密联系。国君是上天的代表,替上天管理与教化人民,国君要努力治国,让百姓心服口服。国君拥有很高的权力,他的治国态度会影响天气的变化,因此皇帝必须尊重上天,如果国君不尊重上天,上天就会降下灾难惩罚国君。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孔子思想对越南早期的明命皇帝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命皇帝很尊重天公,他每年都祭祀天地,下令修筑用于祭祀的神坛,如“南郊坛”“社稷坛”。越南阮朝早期还把伏旱和洪水归因于朝廷对上天的失礼,所以上天降下了惩罚。此外,孔子认为国君不仅要尊重上天,还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2]孔子思想对明命皇帝的影响表现在:第一是提倡节俭精神;第二是认真处理政事。在节俭方面,从嘉隆皇帝到嗣德皇帝都重视节约财政,不许皇家奢侈浪费,也规劝官员生活节俭,关注民生。比如,明命皇帝对皇子说:“你们的功名利禄是人民给予的,钱财都是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因此你们绝对不能挥霍钱财。”[3]阮朝早期皇帝还认真治理国家、处理政务,其每天废寝忘食地批阅奏章、和臣子谈论国事。
二、以民为本
孔子早已发现人民的无坚不摧,具体表现在子贡询问关于处理政事的道理中。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4]孔子这一回答既清楚、具体,又含义深刻。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百姓对当局信任,这是治理国家的三个必备条件。其中,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军备、百姓对当局的信任这三者中一定要去掉一项,一定要先去掉军备这一项;如果迫不得已,要在粮食和百姓对当局的信任这两项中去掉一项,一定要先去掉粮食这一项。因为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一死,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立不住了。通过孔子跟子贡的对话,可以肯定人民的伟大地位与重要作用,在越南阮朝早期,人民的地位与作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明命皇帝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如果人民讨厌统治者,那么统治者就不可能永远富贵了。”[5]明命皇帝从越南朝代历史中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家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要靠人民。阮朝早期,皇帝对人民的重视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关心农业的发展;注意防治疫病;严格处罚贪官。嘉隆皇帝和明命皇帝都重视农业的发展,都注重堤坝的作用,重视防治疫病。例如,在南方各省遭遇疫病,为全部病人免费提供治疗与药品,同时对贪官严厉处罚。从嘉隆皇帝到绍治皇帝时期,不管官大官小,只要被发现贪污,都会被严肃处理。
三、视臣如手足
定公问孔子说:“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6]当孔子被问到国君役使臣子、臣子侍奉国君应该怎么去做的时候,孔子回答道:国君应该按照礼节对待臣子,臣子应该尽心竭力侍奉国君。阮朝早期皇帝不仅深谙孔子思想的精髓要义,而且很善于把孔子思想应用到国家的具体管理之中,他们重视建设友好的君臣关系,如从嘉隆皇帝到嗣德皇帝都认为皇帝的任务首先是要关心官员的生活,因为官员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人,只有当他们有了稳定的生活,才会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一心一意辅佐皇帝处理国事,不然这种压力可能让他们收受贿赂,沦为贪官。因此,阮朝早期皇帝每月都给官员加薪饷。例如,皇帝每月都给书使(管理书籍的官员)加一贯钱与一箱大米,一方面体现了皇帝高尚的道德,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诫所有的官员都要努力工作,不许贪赃枉法。另外,嘉隆皇帝与明命皇帝还重视选择官员,认为优秀官员是国家的支柱,但优秀的官员要从系统的教育中来,所以越南阮朝对官员教育非常严格,要求严于律己、勤奋耐心。阮朝早期皇帝还认识到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严格规定了对教育官员的选拔。
四、结语
总的来说,孔子思想对越南阮朝早期皇帝道德规范的影响较为深刻,且对当时的贡献是巨大的,重点体现在尊天重道、以民为本、视臣为手足这三个方面,它既带给越南阮朝皇帝政治道德规范,又帮助他们修身养性、认识本身的地位与责任,并通过以民为本和视臣如手足加强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稳定。
[1][2][4][6]孔子.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44.111.101.22.
[3][5]阮朝国史馆.明命政要[M].顺化:国务府专职文化出版社,1972.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