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善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路径探析

2018-03-07

文化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德育传统大学生

解 炎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又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善”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具有正面道德价值行为的总括。善文化就是以“善”为核心组成的文化体系,我们可以将当今社会语境下人们对“善”的理解及与“善”相关的文化现象都可以统称为善文化。[3]善文化的学习对道德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传统的善文化同高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既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够为高校德育提供更多资源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具有正面价值的行为总和

“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对“善”的阐释与践行一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所谓“仁者爱人”“善即为仁”;佛家所谓“慈悲”“无私”“大爱”;道家所谓“重生”“普度众生”等,无不体现了对“善”这一价值观的重视。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总体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最广泛的时间范围内符合最大多数人的目的,即是“善”。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构建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就需要在高校中大力倡导、践行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以引领人们的思想与意志。

中国有着覆盖广泛而历史久远的农耕文明,长期的农耕生活把劳动人民圈定在固定的地域生活,使人们产生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土地将人和人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使人们形成了共通的思想和理念,尤其当人们身处异地时,这种地缘关系会显得尤为密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生动描述了人们在外地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4]地缘风俗作为文化的传承,使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地缘人际关系。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户籍制度更强化了这一特点。直至今日,地缘风俗仍在人们中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百善孝为先”成为中国人民公认的准则,复杂的称谓表现出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婚丧嫁娶等都有着固定的礼仪规定,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固化人们的行为。

中华民族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在劳动生产和休闲娱乐中创造出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善”文化。文学的兴盛为“真善美”的传递提供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从有文字记载到当代的各种文学作品中,不同时空的创作者们无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其作品中弘扬真善美,并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即便是在悲剧作品中展现人类的黑暗、争战,也总会在故事情节中掺入“真善美”的痕迹,使人们在人生的悲痛中感悟“真善美”的美好与珍贵。

在民间流传的大量谚语告诉了人们世间的道理及如何为人处事,其中不乏有关于“善”的观点。比如,“善人者,人亦善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等,对劝人如何为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5]

善文化不仅蕴含在人际交往、文学形式、民俗民风之中,其还蕴含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不断地被人们挖掘、学习和传承,指导人们摒弃思想的糟粕,塑造人们更完善的人格。

二、中国传统善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借鉴祖国“善”文化,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自古以来,爱国便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优良品质,成为民族的向心力。长期的农耕文明让土地把人固定在一定区域,人与人联系密切,感情深厚。人们对祖先崇拜,修宗祠,填族谱,重视姓氏,有着非常浓厚的“家园情节”。“父母在,不远游”,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多样的民俗民风,将自己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深刻思念家乡的写照。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们深切体会到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可以激发他们各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奋发图强。性格成于习惯,道德寓于风俗,民族精神是流淌在民风民俗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大学生很难体验到祖辈们如何奋发图强,但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可为此提供很好的帮助。

古人常说“读书明理”,这里所说的明理并不同于读书求知。求知是在读书中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而“明理”的含义稍有不同,“明理”是明“做人之理”,读书明理就是从读书中学会怎样做人。当我们决定做不做某一件事情,或者我们评论周围的人所做的事情正确还是错误,都必须提出其他人能够明白的道理。我们在讨论和争辩时也都应当是说“理”,而不是任“情”或斗“气”。司马迁《史记》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能够激励学生在受到挫折时越挫越勇,拼搏进取;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讲到:“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可使学生学到与人相处的原则。

(二)借鉴传统“善”文化的传承方式,融入高校大学生德育过程

传统的德育方式,即教师一厢情愿、急功近利地“灌输”,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建设传统善文化宣传的网站,或以微信公众号、贴吧的形式让大学生参与阅读和讨论;可以利用休闲时间在学校播放弘扬传统文化的电影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悟出道理;还可以通过参观古迹文物,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体验其精神。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将传统的善文化内容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可以丰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专业的教师承担,具有场所固定、目的性明确、组织形式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等特点,是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行动。将传统善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系统全面地了解到中国传统善文化,还能够让学生们逐渐形成传统善文化思维的行为习惯。比如,在课堂中穿插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和典型事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本身的理解。

三、结语

传统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对大学生德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今大学生德育需要从传统善文化中汲取智慧,不仅可以借鉴善文化的内容用以丰富大学生德育的内容,还可以借鉴善文化的传承方式用以优化大学生德育的过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目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中国传统善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弘扬传统善文化,发挥好传统善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86.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5.

[3]崔灏镔.“善文化”传播效果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1.

[4]常怀林.中国善良:慢品善文化[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6.

[5]张刚忍.善文化宝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6.

猜你喜欢

德育传统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