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2018-03-07刘静江
刘静江
(南昌工程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9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内容涉及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手工技艺、医药、民俗等十余种类别,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1]。然而,它们中的大多数随着时代更替与社会变革逐渐消亡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古老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于我们的视野,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庞大而深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既依赖于其自身的生命力,也依赖于当代人积极主动的呵护。中央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批准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72项。为了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 年我国启动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促使非遗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
我国的大数据起始于2012年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根据文件精神,政府提出了五大资源库(人口、法人、空间、宏观经济和文化)的建设工程,而“大数据”一词也于2014年两会期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2],2015年——2016年国务院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出台了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文件,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由此可见,大数据已上升为为国家发展战略。
一、大数据的相关概述
(一)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3]。
1.“大数据”特点
(1)海量性(Volume) ,即“大数据”是采集互联网的庞大数据汇集而成,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数据量成几何式增长,数据覆盖更有宽度和深度。
(2)多样性( Variety) ,即“大数据”的存在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它突破了传统结构化数据的形态,朝着非结构化数据的方向发展,比如视频、音频、文本、照片、消费信息等等。在某种程度上看,网民在网络中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都能成为某种数据,并最终纳入到大数据库中。
(3) 时效性 (Timeliness) ,即“大数据”更新周期特别快。通常数据越新,越有价值,数据的滞后性将远远影响其价值。客户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不断涌现的海量信息,并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数据,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为客户决策提供服务。
(4) 准确性 (Accuracy) ,“大数据”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屡创新高,但是大数据可以根据客户需要,针对性地瞄准某个领域和时间段进行收集,做到有的放矢,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这避免了客户在大海捞针的尴尬。
二、大数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
(一)大数据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200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将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促进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传播,从而推动全杜会的经济发展。”此外,马费成将信息化定义为:“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巧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4]总体而言,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各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将非遗的创新保护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并建立数字资源库是大势所趋。
大数据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它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大数据储存功能强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方式多以传承人为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文字资料,更多的是以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存在。政府可以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跟踪,并采集宝贵数据,形成大数据库,并可以长期的保存。
(2)大数据更新速度快。网络数据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因此,每天都能产生海量数据和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需要大数据做支撑,以此来了解市场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情况,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问津的尴尬。
(3)大数据的兼容性强。大数据拓宽了以往数据采集的深度和广度。大数据可以采集宏观层面数据,把握时代的脉搏,同时它也可以进行微观层面的数据收集,例如,单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具体的某项活动的数据收集。
(二)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让珍贵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时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创新型保护途径,文化传承的路径更多样化,文化传播也更深远,这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精神粮食,当地社会也可根据此来树立地域品牌文化,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分析
大数据具有数据共享和迅速传播等功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大数据技术功能,可以为偏远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大数据,搭上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快车道,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升级,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升级效益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对非遗的创新保护,是将虚拟数字化技术与非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融合。这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产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升级,带动非物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一)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
数据标准是对定义和相关性内容进行的规范性规定。它经权威机构统一协商,由政府主管机构核准,以特定渠道公布,以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前提,并以此作为行业共同遵守的依据和准则。
大数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已经对其保护、传承、展示等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法规标准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大数据领域相关的标准缺失,导致大数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全面推广和建设没有标准,使得数据信息成为散落的孤岛,削弱数据的互融互通性,妨碍了产业化进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降低其价值的原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即非遗在特定地域环境内才能存活或发展。当地的地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所以非遗的保护首先要保护其生存和发展的原始环境。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保护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拓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转换成冷冰冰的数字信息,这样使其脱离了其所在的原生态环境和地域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或虚拟化后将缺少地域文化的滋养,也将逐渐失去其应有的文化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也很难完整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文化,并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演变。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网络虚拟的手段来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被固定化或数字化,数字技术把非遗进行虚拟化,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呈现出真实的文化精髓和精神面貌。数字化展示出的非遗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很难逼真演示动态操作和表演过程,这样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缩水。数字化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种辅助性工具,应用的前提应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表征存在本真性[5]。
(三)新型传承人的匮乏
传承人的认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只有明确了传承人,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有效地承传下去,而传承人的认定是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依据法规对其进行详细了解调查,通过对符合传承人标准的代表人进行审核评定,最终纳入《传承人名录》。
2018年1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传承人中绝大多数为年长者,缺乏大数据的思维,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保护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边缘化。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系统都是由相关专家和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与管理,而传承人逐渐丧失了对数字化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话语权,从而使非遗传承的原真性存在风险。
(四)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数据分析应用方式层出不穷,数据分析运用的领域更广泛,网络和现实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从而使大数据随着外部环境资源的波动而实时变化。传统网络安全因缺乏弹性,无法满足实时变化的大数据网络或系统的安全需要。
此外,大数据集中存储海量信息,这为信息存储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发展的需求。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数据与客户消费数据信息存储边界模糊,存储空间的缺乏,信息安全管理欠缺,必将增加数据库内部安全隐患,导致企业经营风险问题。
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分析
(一)构建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官方标准
2017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自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国家标准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数据驱动创新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学术同行可以像引用学术论文一样标准化引用科学数据。这有利于数据开发者转化其数据优势为资源优势,开放共享其数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开展必须以建立国家级的官方标准为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官方标准涉及数据准备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平台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同时还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引用元素描述方法、引用元素详细说明、引用格式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科学数据传播机构、数据使用者等。
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标准化的建立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从国家层面开发和建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系统。由国家层面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和数据共享细则和标准,由此,加强我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资源管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监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权限、网络平台、数据共享等进行标准化管理。
(二)完善非遗数据整理制度体系
大数据最重要的来源是基础数据,只有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更新,才能使大数据发挥作用。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信息要科学地建立分级目录,将每一条信息的来源出处做好标记,同时注明数据信息待审核和审核的时间。建立规范和逐级审核的审批制度,将审核通过的数据信息及时地录入进非遗大数据平台里。为了保证数据的使用价值,除了要做到信息数据的及时更新,还必须定期检测数据的有效性。管理好数据信息的分类使用,将数据划分为公共数据和内部数据,同时设定好每一类数据的使用权限。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各项数据信息在来源、审核、更新、使用等方面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加强保障和维护配套的系统软件、设备硬件、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立数据的应急管理方案,充分利用网络中的专业技术力量,维持大数据平台平稳安全地运行。必须系统地建立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维护的规章制度,来推动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化。
(三) 整合优化数据,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价值是直接受到数据容量的影响,数据的容量越大,它所包含的价值也就越高。要想提取这些数据中的价值,通常需要大数据下的各项技术支撑。在国家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中,储存着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庞大数据,要想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应构建开放的数据共享平台,将这些繁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整合、重组,以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完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扩展性强、高速畅通网络,应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对接。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共享平台,能够有效地对各类数据进行转换处理,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通过数据共享的手段,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升级,促进数据结构的不断优化,最大化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价值。
(四)建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
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所陈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对非遗的艺术性、文化性、历史演变和实物展示等。游客在博物馆参观时一般只能欣赏静态的非遗的遗址和遗物,缺乏亲身体验的项目,使得非遗的魅力无法得以展现,游客也觉得游览过程单调乏味。
我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相比于全国2300多座博物馆、1600多万件馆藏文物以及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博物馆的建立应该根据非遗的独有特性,突出非遗知识的形象化,其传播模式是双向或多向,展示内容也该是寓教于乐型的。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在建设中,将运用虚拟模拟技术、VR技术以及视频语音传媒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更生动,让观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才培养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大数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需要既懂网络技术又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多是处于农村或基层的年长者,他们对于大数据是陌生的。而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员多为思维现代的年青人,他们多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内涵、价值等了解不深。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虚拟的大数据相结合,实现古今融合,人才是关键。
加快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责。政府机构不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全面的保护和培养,同时更需挖掘和培养具备大数据技术和思维的非物质文化继承者。目前,各级政府在此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博物馆的专业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开设的相关选修课等。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和延续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建立完整的专项人才培养体系。
(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完善保护措施的制度化
大数据时代,数据海量信息的汇聚也意味着数据网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网络黑客或病毒将更容易寻找到攻击对象,特别是数据互通的平台与渠道和资源共享,因为访问权限低,成为了攻击的重要目标。大数据是拥有海量用户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的,数据的被窃取、篡改、遗失将会对用户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损失。大数据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对象,因此强化其网络安全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配备网络安全的技术。建全网络安全的操作规范制度,对大数据平台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定时检测内存数据、交互数据、传输数据的运行情况。根据大数据平台的性质和功能,分别配置安全措施。大数据时代,每个个体的信息都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秘密”,通过网络上的数据信息可以分析出每个人隐藏的未知讯息。针对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控制访问网络权限、强化数据加密和智能终端加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
[1] 杨子奇.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5(4) .
[2] 朱灿.大数据思维下贵州傩戏面具的保护研究[J].当代艺术观察,2017(8).
[3] 龚琴丹.浅谈大数据在药品GMP监管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
[4] 马费成.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
[5] 韩云肖.大数据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表征研究[J].电子世界, 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