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的丰富与匮乏

2018-03-07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玄幻网文网络小说

刘 奎

如果从上世纪末台湾作家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算起,网络文学一晃也是三十年了,如果说早期读者对网络文学还充满质疑的话,现在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北大邵燕君甚至认为“研究网络文学就是研究当代文学”。

除了庞大的写作群和读者群之外,网络文学值得关注之处,还在于它给人的隐隐期待。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曾说,听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人相约为伴,而小说的读者则是孤独的个人,这与卢卡契《小说理论》中相关说法一致,与史诗时代人与世界的统一不同,小说的时代是一个散文的时代,是一个整体性不再、人与世界的关系分崩离析的时代。而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我们,更是亲身经历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和都市化的催动下,乡土式的情谊逐渐让位于市场化的关系,人从旧有的关系中走出来,逐渐成为理性而单质的个体。网络的兴起带来了新的改变,虚拟空间为社会的再聚合似乎提供了可能。

网络时代与印刷时代不同,网络带来了文化生产的新空间。无论是网络所提供的平民化的参与机制、即时的发布平台,还是频繁的线上、线下互动、掌上阅读等,都让人恍惚以为回到了令人怀念的讲故事与听故事的年代。目前网络小说生产方式与阅读形式,也在逐渐完善作者与读者、作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间的互动模式。作者可自由安排写作的进度与发布时间,读者可即时阅读、评论、投票与“打赏”。打赏是以可兑换现金的积分为形式,评论则以追帖的方式公开发布。而收到打赏或评论的作者,也往往在文末附言致谢。有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也会向读者公开征集文中人物的名字,甚至是情节设置等,让读者充分参与其中。而知名写手更是会新建并维护一些虚拟的社群,在群内与读者互动,如给订阅者赠送礼品等。这种新的写作与传播模式,实际上已经突破既有的文学概念。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小说的写作与阅读只是整个环节中的一个小部分,其衍生产品包括书籍出版、游戏开发和影视制作等,只要参与,大家似乎总有一个环节可能相遇,不在网文平台,便可能在电影院或游戏厅。

网络提供了新的文学生产方式和传播平台,但有一点依旧与纸媒写作一样,作品水准的最终决定因素在于作者素质和作品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学虽然体量庞大,但在带给人初始的惊奇之后,也让人不免有些隐忧。就笔者有限的阅读量来说,网络文学确实提供了一个异乎传统文学的新世界,不少作品如玄幻小说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空间容量和时间结构;穿越文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塑造历史和世界;部分都市类小说更是写出了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刻画得入木三分,等等。但这种惊奇总是可遇而不而可求,在震惊于网文的体量之余,也往往遭遇情节模式化、语言粗暴化等现象,部分甚至让人不忍卒读。本文将从文学形式与伦理两方面,对网络小说存在的一些问题略作讨论。

从形式的层面来看,部分网络小说存在内容类型化、情节模式化和文字粗糙化的弊端。

先说内容类型化。点开几个比较知名的网络小说平台,如起点中文、纵横、17K、晋江文学城等,便可发现各大平台各有侧重,内部的分门别类也都非常清晰。首先是男性读者与女性读者的区别,男性读者区则多是玄幻奇幻、武侠仙侠、军事历史、都市娱乐等,而女性读者区则多为都市言情、浪漫纯爱、耽美幻想、时尚豪门一类。这些部类不仅仅是为编辑的方便,也代表程式化的风格与内容,如玄幻多为修炼玄功,以武证道;仙侠便多为修仙,追求长生。不过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目前的网络小说往往是集多种元素于一身,如玄幻小说,一开始也可能是穿越的桥段,虽然穿越对情节发展来说并不必须,往往还是保留这个模式化的元素。决定内容类型化的主要形式因素是情节的模式化,如玄幻、奇幻、武侠与仙侠类,因存在武力争斗,因而便多为伪成长小说:主角往往是小人物出身,因偶然的机缘获得某种超能力或具有超能力的器物,也就是所谓的金手指,最终一路逆袭成为超级英雄,这类小说较早的成名作是萧鼎的《诛仙》,后有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乃至辰东的《完美世界》等。之所以说是伪成长小说,是因为主角除了不断习得各类功法和斗技以外,心智从一开始就有着超乎常人的成熟,以至于到结尾也无大多的改变,也就是说,人物的性格较为单一,从一开始便有定型的趋势,成长的只有他的外在能力。而提升技能的方式也极为模式化,或是不断有奇遇,如体内寄居高手魂魄,《斗破苍穹》中的药老、《通天之路》中的绿袍老头、《异世邪君》中鸿钧塔等等,均是如此。或是不断打怪升级,很多小说一开始便清晰地列出各个等级,以便逐级上升,而在主角光环的照耀下,主角除了升级快以外,又往往具备越级战斗的能力,以至于主角往往所向无敌,如唐家三少和天蚕土豆的所有小说几乎都是这个路数,小说中人物的升级模式与网络游戏的升级模式是相互支撑的。男频的都市小说也往往沾染武侠、仙侠的习气,主角要么因为奇遇而具备超能力,如透视能力、高超医术或算命能力等,如都市超人一般,游走于富豪和无数美女之间;或是超级富豪家族庶出的子弟,从被漠视到逆袭成为家主;或是曾经是特战队成员,或曾接受特种训练,然后回到都市的平凡生活中,进而凭超级战技和人脉资源,成为被各大势力倚重、各大美女青睐的超级人物。其他部类也类似,各有趋于定型的情节模式和套路。

网络小说的更新频率要求写作者及时更新,不然就会导致读者的不满以致流失点击量,因而大部分写作者都是每天更新,如唐家三少便已创下多年不间断的纪录,而除了部分有存稿者外,大多是即写即发,这就不免出现文字欠打磨、语言粗糙化的现象。一般来说,错别字、情节前后矛盾这类低级错误是极为常见的,但更为致命的,或许是部分写手为了吸引读者,一味追求情节的进度,从而无暇也无力顾及作品的细节,以至文字的粗糙化乃至粗鄙化现象俯拾即是,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小说较之以往的通俗小说要逊色一些,当然也有例外,如贼道三痴、猫腻、烽火戏诸侯等就较为重视文字功夫。对语言艺术的忽略,对情节的单方面重视,使得网络文学越来越长,以至于读网文已不再是一个脑力活,而成了体力活。

较之形式层面的隐忧,网络小说的伦理观更让人忧虑。笔者并非卫道士,对于那些敢于挑战传统道德习俗、敢于超越惯常思维的小说向来较为推崇,像近来较受关注的《牧神记》,就在变法这一框架内展开,架构颇为独特。网络小说的伦理危机在于,它对暴力的宣扬、性描写的泛滥、男权中心意识及对权势和金钱的迷恋等,对社会流俗不仅不作反抗,反而主动迎合市场和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

侠义类小说不免暴力,在江湖世界,无论是除暴安良还是匡扶正义,大多需要非常手段。传统的武侠小说虽然尚力,背后实际上有着追求与维护正义的伦理价值观;网络小说则不尽然,虽然部分小说也是为追求公平与正义,但更多的是以强权即公理为座右铭,纯粹以上位、变强为目的。部分小说的情节极少有讲理的环节,角色之间往往是一言不合就开战,开战便是歼灭模式。更有甚者是为了变强而变强,往往采取以战养战、进入大山斩杀兽类,或无端嗜杀等方式提升等级。对于很多写手来说,杀多少人实际上只是一个数字问题,数字越大便越刺激,越证明主角的能力之高,而不存在什么伦理承担。这类无目的的暴力,在不少男频网文中存在。

网络小说除了多描写争斗、杀戮等暴力场面外,性暴力也不可忽视。这与男权中心观密切相连。就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小说与后宫类小说而言,大都是一个男主对应多位女主,较为知名的如《神墓》也有七绝天女,《青帝》中则有分别对应五行的五位女子,《斗破苍穹》《武动乾坤》中男主最终也都得享齐人之福。这类小说中,女性大多被男主的外表和战力所吸引,或者是阴差阳错被男主占有了身体,如天蚕土豆的小说中,基本上都有一个女主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与男主结合的桥段。而且无论女性出场时多么优秀多么清新脱俗,一旦爱上男主,便变成傻白甜,从此丧失思考能力。这真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幽灵——如一夫多妻、男女纲常等,在借网络这个现代媒体还魂,以满足宅男的意淫式白日梦。这类情节更是都市题材类小说的重要素材。都市小说中的男主要么是帅得一塌糊涂,要么超级有钱,要么具备超能力,更多的情况是这些条件都具备,如此,男主一出场,女性主动投怀送抱便似乎成了必然的选择,如柳下挥《天才医生》便不仅有五位女主,还有多位关系暧昧的红颜。实际上这还算比较节制,还有不少作品是见到异性便要列入后宫,这就更等而下之。更甚者连强奸也似乎无罪,如烽火戏诸侯《极品公子》中的女主夏诗筠在被迫与男主叶无道发生关系之后还爱上了他,之后不仅对男主极为忠诚,甚至还捧手送上了自己创立的网络公司。该小说以挑战世俗道德为名,甚至号称当代的《金瓶梅》,但他忽略的是,《金瓶梅》虽然诲淫,但背后却有警戒世人的伦理意义,如其性爱场面往往伴随着死亡等警示,而非如部分网络小说以暴力征服或性描写本身为目的。不过也有例外,如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就写男主唐三对女主小舞的恋情,后虽得知小舞是魂兽也未放弃,该小说也是少见的对猎杀兽类有异议的小说。此外也有《从前有座剑灵山》这类的谐趣而执着的两世恋情。当然,女频言情类小说中痴情男女就更多,不过宫斗剧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是几个女子为得到一个男人的宠爱而相互争斗,女性的独立和主体意识往往淹没在后宫庞大的权利游戏中。

一般来说,网络小说中的主角命运大多走向的大团圆结局,仙侠、玄幻的主角最终大都成为其所在世界的主宰或最强者,而他们一路打拼所攫取的资源,更是远远超出他们的需要限度,而使他们可以经常进入商行或拍卖行的贵宾楼,以天价买下无数奇珍。尤其是拍卖行,这是无数奇幻仙侠小说中的必备场景,主角往往在参与拍卖时争齐斗富,以打败无数竞价者、独占资源为追求。而主角之所以能维持高消费,除了他们具有异能,如炼丹、制卡、制符等能力外,更多的是在挑战各大门派时,顺便攫取其储藏的庞大资源,如有的小说主角几乎每到一个空间就会与部分势力结仇,而在毁灭了这些势力后,便能得到惊人的财富。至于炫富摆阔的场景在都市小说更为常见,如有的主角开豪车甚至直升机回到出生地,只是为了让朴素的村民感叹一番。就更不必提都市小说常见的争夺巨额家产、企业间的竞争等常见情节。这些以炫耀主角财富和地位的书写,无不显示写手对权力和金钱的崇拜,这种近似拜物教的幻想,与前文所提及的对女性的幻想如出一辙。

当网络小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时,它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相应的,它的不足之处也将逐渐暴露出来。除了已经提到的模式化、男权中心与权力崇拜等因素外,有些网络小说还至少涉及抄袭与重复、种族歧视等职业伦理或政治伦理问题。

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写手自身的素质问题,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有些写手不善于描写男女之情便会遭到批评。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小说的这些不足实际上也是时代风气或社会问题的投射,这是消费社会对欲望的追求,以及欲望逐渐成为一个自我生产的利维坦,而网络小说则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这一时代症候。

因此,网络看起来提供了共享平台,形成了读者与写作者的共同体,让我们得以重温听人讲故事、随时喝彩的社会场景,但如果我们细究,又发现这到底还是后工业时代的文明,写作、阅读、评论与反馈实际上都在批量生产,类型化与模式化表明其原创性的缺乏,或者说,写作者的经验不是源于具体的现实体验,而是源自封闭式的想象,源自对既有模式的追随与模仿,这意味着网络小说在初步形成独立的文化生产场域之后,开始了自我复制和再生产,既有的模式日渐成为创新的限制。可以为证的是,去年有部较受关注的网文《在中原行镖的日子》,该文第一人称的写法颇有新意,据作者说也是以他北漂的经历写成,但最终也不免要增加玄幻奇幻的元素,可见奇幻玄幻这类热门类型对现实的鲜活经验所起到的归化和规训作用。而网络这个平台,也并未生成真正有效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只是一个个孤独个体想象的虚拟世界,反过来又成为无数宅男宅女的逋逃之薮。网文的类型化与模式化,将导致它不断重复式地自我再生产,虽然体量的确是在日渐庞大,但它的丰富也可能只是虚胖。

这种重复再生产的根源就在于它对社会经验的隔绝,这既来自写手社会经验的匮乏,也来自新历史视野的阙如,想象再奇诡的网文,最终不仅未能提供新的理想社会图景,大多数反而退回到传统社会,乃至史前文明阶段。当部分作家已进入后现代、后人类时代的时候,也有大量回到了前人类时代,在纯粹的自然法则中,或完全以优胜劣汰的生物法则,或将血缘论、出身论等观念作为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和动力。即便有部分作品带有乌托邦属性或新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往往被网文的整体传播与阅读机制回收,当读者为了“爽”一把而不断从一个作品转到另一个作品,在不断寻求刺激的过程中,在连续更新的碎片化阅读中,个别作品的批判意识和意识形态诉求也只是让读者爽了一刻钟而已。

当然,网络小说如此巨大的体量,即便只有万分之一能成为经典,那也是很可观的数量了。而且小说在想象力方面,确实为当代文学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像“我吃西红柿”的宇宙之宏阔几乎少有人及,此外,穿越小说所提供的历史改造动力、无限流的时间和世界模式等,都对既有的时空架构形成挑战。如果披沙拣金,网络小说也确有不少经典之作,除坊间较为人称道的老牌作家血红、树下野狐、方想等人的作品外,不少网文写手也在写作中不断自我完善,如烽火戏诸侯的近作《雪中悍刀行》,在写人情物理方面颇有江南人的细腻,文中徐凤年父女间的对话便让人动容,而在处理人情关系时,虽还未摆脱庞大后宫的想象模式,但具体细节上却处理得颇有艺术感,有传统留白的风格;无罪的《剑王朝》颇得东方玄幻意蕴;而猫腻新作《择天记》,文笔细腻,更有政教冲突、庙堂与江湖的矛盾、人族兽族与魔族间的三国故事等大开大阖的情节背景;爱潜水的乌贼每一部小说都在挑战自我,不断试验新的形式;而一些不太知名的作品如《大道争锋》《仙路争锋》等,则将权谋机变融入仙侠之中,突破了小白文的限制;另外还有《儒道至尊》这类将孔孟经典、诗词歌赋作为杀伐利器的别开生面之作,等等。类似有经典化潜质的作品的出现,为网络小说的自我救赎提供了可能。

猜你喜欢

玄幻网文网络小说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网文撷英
浅析玄幻小说的继承与背叛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网络小说变身影视剧身价猛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