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ile模式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方向
2018-03-07吴丹
吴 丹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 618000)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提升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所以急需大量能从事一般外事活动的实用型人才。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代,大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口译课程,但是对于口译课的目标定位还不太明确,由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口译课程到底该怎么上,以什么为重点,成为任课老师的一大难题,笔者从几年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Gile模式,对口译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希望能对以后的口译教学有所帮助。
1 Gile模式
Daniel Gile 是巴黎高翻学校的口译界知名教授,是世界公认的最顶尖的口译研究学者之一,他结合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对口译进行研究。在他的著作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一书中提出了口译理解模式以及口译中精力分配模式。Gile强调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提出了口译理解模式:C=Kl+ELK+A,即理解(comprehension)= 语言知识(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语言外知识(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分析(analysis)Gile强调要实现口译中的完全理解,除了依靠译员本身的语言知识,还必须有语言外知识即跨文化知识,并且在口译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分析,才能保证译语产出的准确性。
此外,Gile在这本书中还提出了口译中著名的精力分配模型(Effort Model of Interpreting),即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精力分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Listening and Analysis Effort (听力分析) 、Production(翻译)、Memory(记忆),在口译中,译员必须合理分配三种精力的时间,其中Listening and Analysis Effort 包含了理解过程,而记忆又是语言理解和话语产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Gile两种模式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译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笔者认为口译的理解模式强调了译员的知识结构,而精为分配模式侧重译员口译过程中的处理技巧。这两种模式为对于译员的训练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也为口译教学提供了方向。
2 口译教学现状
2.1 学生基础知识太过薄弱。笔者所任课的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成绩整体上要比其它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好,但是由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是以建筑方向为主,所以在前面两年的学习中,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语音、听力和表达能力尤为欠缺,而这三个环节又是口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听力能力不过关,积累的语言外知识又少,最后的语言的输出肯定大打折扣。由于在口译基本的环节上能力不过关,就会对整个口译教学和训练产生了很大阻力。
2.2 口译教学的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译课程上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很多学校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口译课程的安排全凭任课教师自己把握,这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学生的水平和译界的标准对课程的定位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口译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如果按照译界的标准安排教学内容,学生英语水平的有限性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3 缺乏专业的教材。课程开设需要有合适的教材,而现在大部分学校用的口译教材都是本科英语专业的教材,教材内容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而市面上一些专为高职学生设计的口译教材虽然涉及范围很广,但有些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基本口译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也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想要将口译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相关的教学资源也很难找到,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口译教学方向
3.1 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为主
Gile的口译理解模型提出译员的知识结构是由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构成的,所以即要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又要让学生的了解百科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英语语言能力主要以听、说为主,听力是高职学生最大的障碍,突破听力障碍,需要每天给学生一定的听力任务,以精听和泛听为主要手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母语能力,这主要以锻炼学生的中文表达能力为主。其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通安排不同领域口译任务,让学生在译前准备的过程中知识面,增加百科知识的储备。最后,学生应该掌握相应的口译技巧。主要以口译分析能力、口译记忆、口译笔记和口译过程中的应对技巧为主,教授学生如何对听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双语转换。
3.2 将口译与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相结合,明确目标定位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口译教学的目标。大多数高职院校口译课开设在高年级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所以口译课程开设应该在大二下和大三上两个学期,笔者认为口译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口译基本技巧和专题口译为主,第一学期学生应了解口译工作模式,掌握相关口译技巧,第二学期结合学生的专业及职业意向进行专题口译的训练,当然这也需要各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从职业发展角度出发,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可能涉及的职业领域大概有商务方向、旅游业、外贸等,接触的口译任务是联络和陪同口译,口译练习应该多选用双语对话的交替口译,专题口译主题可以安排商务口译、导游口译、外贸口译等。
3.3 选用合适后教材,培养师资
口译课的教材除了应具备一般教材的特点之外,还应该体现口译的特点。教材要有对口译基础知识的理论讲解,也要选用合适的题材,题材内容应广泛,情景真实,与内容衔接,语言经典,并配有相应的音频资料。现在市面上的口译教材基本上能满足这些要求,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一些经典的口译教材一般是本科英语专业用书,这些内容对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利用率不高,不能达到课程要求。因此,口译课的素材除了课本上的,还需要教师结合上课内容补充一些口译素材,设置不同的口译练习。在教学手段上,以语音、文字和网络资源为辅助,摸拟各种场景,创设口译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师资允许,是否可以考虑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自己编写口译教材。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该课程师资的培养,为教师创造口笔译培训机会,建立一支翻译师资队伍。
4 结语
口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高职院校对口译人才的培养也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在口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高职教师,我们只有在实践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并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口译教学的新模式,才能提升口译教学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就高职学校本身而言,要加大对口译师资的培养,为英语老师创造机会。对整个翻译界而言,目前对高职院校口译教学的研究较少,所以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能投身口译研究,为高职院校英语口译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1]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2]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的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 杨柳燕,苏伟.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