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07彭世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考古学考古遗址

彭世蕾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8)

前言:公众考古学经过几十年的规划发展之后,涉及内部理论结构和相关实践经验变得愈来愈丰富,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作用,如今已经被视为一类科学化的保护理念。至于公众考古学的概念,以及其在现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妥善性应用策略等内容,将会在后续予以持续深入性延展。

1 公众考古学的概念

公众考古学主张将考古学、公众群体、政府公共部门等予以有机整合,在维持考古学公益性、协调专业考古工作和非专业公众之间的关系基础上,令考古学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职责落实、各类珍贵考古资源共享、考古知识推广学习等问题,一一得以妥善性解决。

首先,透过公共性质角度观察,公众考古学主张以博物馆、考古所等政府创建的部门作为基础媒介,进一步引导基层社会民众参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此期间,涉及以上部门须全面保障公众利益和维持自身专业性基础上,针对一切考古资源承担职业责任。虽然说它们拥有更加高端化地技术来完成各类珍贵文化遗产监管、保护、传承等任务,但是一旦说平常沟通工作处理不到位,就经常会引发不被民众理解甚至严重脱离这类群体意愿的行为。

其次,经由多元化的公众层面解读,涉及考古资源与文化遗产在内,针对其予以创作并有资格拥有的始终是公众群体。除此之外,作为新时期的公众群体,理当竭尽全力规避任何文化遗产出现受破坏的现象基础上,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考古活动,令彼此的保护经验与成果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共享。

2 现阶段我国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困境

2.1 建设性破坏现象过多

尽管说我国在开展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等重大施工项目时,能够自觉针对不同区域遗留的文物和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但是毕竟这部分工程占地范围广阔、建设路线较长,致使考古部门无法成功挽救所有的文化遗产。即便是已经发现有待保存的文化遗址,想要及时说服建设机构进行建设路线和方案调整,更需要额外耗费过多的时间精力。还有就是在进行旧城改造过程中,包括一些传统的古街区、民居等都会被强行拆除,亦或是选择违反规定来进行历史街区和古建筑维修,导致这些建筑一一丧失本身的风格特色。

2.2 开发性破坏隐患深入

纵观目前我国各地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遗址博物馆等,可以保证发挥出经济增长带动,餐饮、住宿、贸易等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民众的文化休闲与娱乐需求,并令这类群体树立起更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但是难免会有部分人员为了赢得更高数量的经济效益,而选择过度亦或是错位开发,不免令各类文化遗产本体和有关历史环境承受过度的损害。

再有就是关于文物艺术品的盗掘与走私现象猖獗。纵观如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作为考古和遗产保护部门须深刻领悟到,单纯进行考古挖掘与研究是不够的,还需配合更加完善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素养来激发公众群体内涵的文化遗产保护思想,这样才能为后世留下丰富的不可再生历史记忆。

3 公众考古学在现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理性应用策略

3.1 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公众考古学的宣传推广力度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公众都习惯于借助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进行不同信息获取,基于此,想要令公众考古学得到深入性地认可和应用,相关工作人员须尽快调整考古学和媒体、公众彼此之间的关系,开拓出愈加高效率的考古学媒体传播路径。目前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主要包含广播电视、平面视觉、电子网络媒体三类,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包含广泛和公众亲和等不同优势特征,可以引导考古学和公众群体进行深层次地互动交流,而在沿用这些媒体进行公众考古学宣传时,则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首先,确保学术语言与公众语言的灵活性转换。须知想要令公众群体及时明白考古学家描述的学术问题,就必须要尽量使用受众群体最多的媒体平台,并确保在此基础上灵活利用通俗语言加以解释,进一步令公众积极地介入到考古资源保护活动当中。

其次,全面性收集和传播和考古学相关的影视资料。实际调查发现,以往我国在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期间,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遗址面貌、器物出土位置等,随后拍摄完整的纪录片来供学术研究,但是有关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动态过程却都是比较欠缺的,一旦说无法真正还原历史,将不免令公众受到误导。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有关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借助公众热衷的动漫与网络传播模式进行考古发掘流程生动和精准化演绎,所以说选择尽快与网络和动漫传媒建立可靠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大考古学科普力度,是今后公众考古学发展的一类重要方向。

3.2 利用讲座活动传授公众更多的考古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讲座活动同样是现代我国公众考古学实践应用的有效方法,在此期间,考古学家须努力扮演好指导教师的角色,尽量规避鸭架式灌输的弊端行为出现,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对考古学的研究欲望。具体处理技巧则表现为:

第一,不必严格规定听讲座的对象,尽量令公众群体的参与层次变得愈来愈多元化。如借助生活类报纸进行讲座活动举办时间、涉猎内容、听讲公众征集等重要信息刊登传播,进而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加自由平等的考古学研究学习机会。

第二,讲座活动形式要做到生动有趣,促成现场交流氛围的和谐愉悦效果。如借助多人访谈、网络直播等模式进行考古学知识传播之余,要求讲解专家使用更加诙谐幽默的语言加以论述,令公众愿意深层次地接触与学习考古。

第三,督促考古部门利用调查问卷发放、收录、反馈等方式和公众彼此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如此一来,不仅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公众的心理动态,为后续考古科普水平改善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更能够方便公众阐述对考古、历史文化等独特性的认知结果。

还有就是精细化组织博物馆展览活动。即在博物馆中客观阐述考古学的概念、考古挖掘和文物研究的合理方式,之后引导他们依照时代、项目、器物类型等角度逐步深入性认证各类文物,保证考古类展览中信息的完整性。

结语:综上所述,想要令公众考古学更加自然和深入性地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除了落实以上策略之外,还须关注诸多细节,希望日后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不同阶段实践中予以总结完善。长此以往,激发各类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态度,为日后我国各类传统文化可持续性保留、传承、发展,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

[1]张颖.城市大遗址保护利用中公众参与问题研——以唐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为例[J].人文杂志,2015,19(01):147-152.

[2]高萌.论公众考古对国内遗址类博物馆发展的启示[D].湖南大学,2016.

[3]李琳君.从考古学视角出发的古遗址保护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王辉.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考古学考古遗址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INDUSTRIAL EVOLUTION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考古”测一测
“比较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