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出版企业文化建设

2018-03-07陈鼎中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出版物全民文化

陈鼎中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710062)

1 推进全民阅读出版业责无旁贷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我们国家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举措。近多年来,为了营造社会阅读氛围,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国家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等公共阅读服务基础设施;一方面加强对全民阅读的宣传引导,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成效显著,有目共睹。不过,要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氛围,出版业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而且责任重大。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老百姓要有好书读。事实上,书业内外有识之士纷纷在各种报刊媒体发声,探讨现代出版与全民阅读的关系、新闻出版在全民阅读中的推动作用,或者呼吁出版业在构建全民阅读生活方式中的理性担当,等等。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聂震宁在《全民阅读与出版人的责任》一文中讲:“国民阅读率下降,责任既在社会,在读者与不读者,也在出版者,总之是责有攸归……如果读者一次次开卷无益,一次次被‘低俗化’‘拼凑化’以及‘伪书’搞坏胃口,一次次连呼上当,国民阅读率又如何提升起来……为读者出书,为读者服务,出版人做得还很不够。”[1]这段话简明扼要,也很能说明问题:出版业负有出好书培育读者引导阅读的责任;当前出版业的发展还无法满足人们多姿多彩的阅读需求;出版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出版业在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各个出版社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模式,靠政策吃饭,很少参与市场竞争。最近十来年,除少数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出版社以外,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先后转企改制,投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出版企业千方百计追求经济效益,“拾到篮子都是菜”,导致图书品种数量节节攀升,图书市场上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单就每年出书品种而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生产国;另一方面由于重复出版、跟风炒作,平庸书、注水书、拼凑书、垃圾书层出不穷,使得我们的出版业与图书市场饱受社会诟病。究其根源主要有:其一,我们的出版企业本来在市场竞争上就存在“先天不足”,市场化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势必广种薄收[2],以应对眼下生存发展的需要。其二,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浮躁与急功近利已经成为人们以至于各行各业的通病,出版人与出版企业也在所难免。其三,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本性,经过转企改制的出版企业,其角色定位的变化必然会带来价值观上的动摇,“义”“利”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社会责任意识的一时淡薄自在情理之中。

2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出版单位落实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正如珞珈在《现代出版与全民阅读》一文中所说:“全民阅读对现代出版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报纸、期刊和各种数字出版物,是出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3]这反映了出版人的心声,也是社会对出版业的期许。问题在于,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出版企业里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并与出版企业的商业化运营有机统一起来,既做大做强了产业,又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发展?或者说,出版企业如何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拿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爱的好书,服务于书香社会,而平庸书甚至垃圾书则日益减少呢?本文认为,重视和加强出版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

由经验管理进化为科学管理、由科学管理进化为文化管理,是现代世界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企业文化”的提出和成功实践是20世纪下半叶一次重大的企业管理革命,波及全球,影响深远。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人甚至说,当今企业的竞争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4]出版企业学习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管理理念、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属必要。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5]一般来讲,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也叫理念文化,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及其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体由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制度等构成,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建筑、办公环境、产品、服务等。总之,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它关乎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关乎企业的理想使命和社会责任,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可持续发展。

我国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十多年来,有的出版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与国际大型出版公司和国内优秀民营书业公司相比,国有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较低,企业文化建设或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与理解过于肤浅狭窄,这都使得我们的出版社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比如表层化,无法深入人心;口号化,好听而难以落实;政治化、行政化,缺少人文精神。[6]因此,无论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来看,还是基于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出版社都有必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重视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3 对全民阅读背景下出版企业文化建设的点滴思考

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背景下,出版企业应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壮大自身呢?

3.1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出版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它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商业活动。但是,出版企业又有别于其他企业,具有自身鲜明的行业特点,它的经营活动并不仅仅属于商业活动,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事业。因此,出版业与新闻传媒、广播电视、戏曲影视等等,我们通常称其为“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就其生产过程,尤其是编辑过程而言,无疑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就其产品图书来说,既是可以买卖的商品,又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一言以蔽之,出版企业不仅也不应该仅仅是埋头逐利的“生意人”,它还应该是“文化人”。如此看来,出版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自然有别于其他经济领域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我们不妨称其为“文化”特性。

“文化”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很早。《周易·贲卦·彖传》有段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文”“化”二字的最初复合使用[7]。其实讲的就是“人文化成”,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教化人、熏陶人,亦即“文化”。据说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最初是耕种、栽培、种植等意思,后来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7]。可见,出版企业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使其无法摆脱,也不可能摆脱教化育人的社会责任。而实际情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好书、精品书滋养人心、移风易俗,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出版企业的神圣职责。

按企业方式运作,照经济规律办事,并不意味着就得唯利是图,弱化甚至放弃出版企业的社会担当。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两座丰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不但经营有方,而且在文化建设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在商言商”与“文化本位”近乎完美地统一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当中。[8]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播科学、思想、文化,营造书香社会,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既是出版人和出版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出版产业培育读者、培育市场,长远发展、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只顾眼前利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罔顾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最终损害的是出版人和出版企业,甚至整个出版事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尊严和形象。这样,我们将会越来越失去读者,失去市场,还奢谈什么做大做强呢?因此,对于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出版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口号层面,应将其逐步内化到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企业精神里面,成为出版理念的重要内容,成为企业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指南;同时贯彻、渗透在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最终通过出版企业的产品——图书和服务展现出来。具体来说,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导向意识,其次是质量意识,第三是创新意识。所谓“导向意识”,一是指出版物的内容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指出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三是指出版物的内容要文明、健康、科学,传播社会正能量。这里所谓的“质量意识”,是指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意识,它是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最基本的体现。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无疑离不开制度的管理与监督,包括奖罚措施等等,都很重要。但单靠这些,未必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商务印书馆重印的《辞源》,有人对它的差错率进行了统计,发现仅为十六万分之一。[9]在如此令人叹服的编校质量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它所反映的恰恰是当年商务印书馆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大概就不是单纯的监督与奖罚所能达到的。因此,必须在企业的出版理念里面,明确、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并使之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从业人员内在的自觉追求。就出版物而言,它的创新主要是指内容的创新,当然也包括一些形式上的创新。编校质量是对出版物的基本要求,而创新,尤其是内容的创新,才是出版物的生命力所在,是出版物问世乃至走进社会生活的根本依据。一种出版物,究竟有没有存在和流传的价值,从本质上讲,是要看它传播了多少新思想、新知识,这也是读者最终买不买账的根本原因。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出版物因为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呈现方式等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比如电子书和儿童电子有声读物等,同样赢得了读者,也赢得了市场。不过内容创新毕竟是王道。比如经典作品,那是人类历史上永远无法超越的一座座文化高峰,蕴含着人类社会进程中方方面面的永恒价值,常读常新,历久不衰。但是,我们不能总是躺在经典上面睡大觉,总是吃经典。因此,出版物的内容必须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发展,唯有创新才能赢得未来。这种内容创新能力,具体到出版实践中,就是选题的研发能力和品牌的塑造能力,而这正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内容创新也是出版企业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理应成为出版企业最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3.2 注重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的本质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将企业价值观尽可能渗透到员工个人价值观当中,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融入进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员工的个体价值也得以实现。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需求由较低级向较高级依次递进,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情感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为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说明人之所以为人,具有他的复杂性,他并不仅仅满足于具备了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就管理来讲,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物质的激励同样必不可少。但是,再完善的制度也有管不到的地方,“经济杠杆”也并非万能,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也因而显得十分重要。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说:“怎样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怎样对知识工作者进行管理,是企业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知识工作的特点看不见、摸不着,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4]出版企业的价值取向、理想使命、社会责任、发展目标等,只有将它们传递给员工并且被员工接受,才能变成企业前进的动力源泉;也只有员工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自觉融入出版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才能激发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工作责任感和创造热情。因此,出版企业在制定考核激励机制、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而且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就精神需求来讲,首先是尊重,这种尊重要让大多数成员切实感受到,从而强化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而不只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比如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渠道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冷静分析然后择善而从,对一时难以满足或改进者及时进行引导疏导。其次,要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企业要关心每个职工的发展,以此来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而非某一部分。比如一味地强调并且在物质激励方面搞近乎绝对的“同工同酬”,而不考虑工龄、职称等其他因素,势必顾此失彼,影响企业整体团队精神,导致抵触与内耗。第三,要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再精确的考核与业绩评估,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激励就必不可少,诸如沟通、肯定、理解等。第四,在研发创新方面,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和“纠错机制”。所谓容错机制,是指在一定前提下,比如态度端正而由于经验不足甚或能力不足等,容许员工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所谓纠错机制,是指在出现失误后帮助员工分析总结,以便吸取经验教训。研发创新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失误在所难免,对失误者依据制度进行扣罚自然无可非议。如果因为员工在创新研发时出现失误,一面扣罚,一面宣讲,或者在各种场合给予失误者有形无形的精神压力,伤害的恐怕就不单是失误者本身,削弱的无疑是一个群体的创新研发热情。

3.3 营造企业自身文化氛围

出版企业属于“文化产业”。它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它是构成国民经济的一部分,要承担经济责任,要挣钱盈利。同时,它又具有“文化”的特性,这个文化的特性则要求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造成“文化缺失”。据说,针对近年出版物内容的浅化、俗化、泛化现象,有人戏称“文化产业缺少文化,内容产业内容匮乏”[10]。这一方面反映了出版物市场的一些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出版机构在改制转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流失”现象。这里所谓的“文化流失”,是指出版机构在企业化初期,过度强调甚至片面追求商业运营与经济效益,从而导致的弱化社会效益、淡化企业文化氛围的现象。平心而论,在出版机构企业化初期,因为生存发展之需,强化经营观念、商业理念实属必然之举,或者矫枉过正,也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转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化,当企业发展逐渐走入正轨,谋求更大发展时,出版企业的文化氛围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如何来营造这种文化氛围呢?首先要敬畏文化,把文化或者“人文化成”作为出版企业最根本的经营宗旨。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凝聚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内在实力。敬畏文化,才能避免浮夸浮躁,按照文化创新、发展的规律办事;敬畏文化,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住文化的底线,拿出好书、精品书影响人们的行为,润泽人们的心灵,最终营造一个书香文明的社会。无法想象,一个轻视文化、缺乏文化氛围的出版企业,会有志于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积极投身于建设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成长为图书阅读市场上引领风尚的弄潮儿。其次,要尊重知识,尤其要强化编辑队伍的文化特征。编辑的劳动是一种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活动,编辑与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关系重大。改制转企以后,势必强化对编辑的经济指标考评,这也符合企业的运营法则。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文化特征却丝毫不可弱化,反倒应该得到重视和强化。因为,弱化编辑的文化特征,最终会影响到出版物的内容品质;而强化编辑的文化特征,使他们成为相关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对于出版企业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内容创新,提高出版物质量,甚至塑造企业形象等,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倡导编辑的人文精神,陶冶编辑的文化性情,提升编辑的文化品位,锻造编辑的文化品格,是出版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长期性任务”[10]。

3.4 领导者应率先垂范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其言行举止、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企业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念。[11]出版企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出版社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向其成员的渗透和规章制度的严格公平的执行,还是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出版社的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者都应该率先垂范,如此才有可能培育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通过会议传达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但会风不同,其效率、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假如最高管理者正襟危坐,居高临下,下属“如临大敌”,噤若寒蝉,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不仅会议精神的传达效果很可能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还会抑制下属的活力与创造力。据说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平时喜欢穿休闲装,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也与众不同,该公司崇尚创新,员工的行为方式也表现得无拘无束。[12]

出版社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要渗透到员工中去,离不开宣传培训,离不开各种会议的上传下达,包括对员工的晋升奖励、对员工的生日祝贺等诸多物质上的激励与精神上的关怀,这些往往因为有制度和机制的保障与推动,相对更容易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他们与员工的上下沟通却容易被忽视,或者引不起足够的重视。不可否认,会议是上下沟通的有效途径,但却并非唯一途径。出版社领导除会议之外,不妨“深入群众”,到科室去,到员工中间去,和他们零距离接触。这种私下的沟通交流,使管理者能够了解各种会议上无法了解的情况,获取各种会议上无法获取的信息;同时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消除误会和对抗。总之,这种沟通交流既有益于出版社领导日常的决策,也更容易赢得员工的忠诚。据说索尼公司的高级主管、各厂厂长都没有单独的办公室,而是与员工在一起,以便尽快地认识、熟悉他们,索尼公司总是尽可能“鼓励所有的经理深入了解每一个人”[4]。索尼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走向和战略目标。出版企业立足市场,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领导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注重文化管理,营造内部文化氛围,坚持不懈地构建、传承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增强内聚力,激活创造热情,无论对于企业本身的做大做强,还是对于整个出版产业及图书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以至于建设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出版物全民文化
全民·爱·阅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2017年出版物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