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国际交流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联系分析
2018-03-07李芊芊
李芊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
前言
我国本科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得到充分的建设后,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并且还可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展开交流,进而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得到加强,实现人才培养的发展。所以,各大高校一定要积极向着世界一流大学方向前进,要加强本科生国际交流,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1 本科生国际交流与国际视野培养
自从21世纪以后,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并且也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各大高校也开始为自身能够迈进世界一流大学的门槛作出努力,通过积极建立与国际相连接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进而使得高校为能够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展开相应的培养。要想让建设工作变得更加完善,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国际化视野,可以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模式来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创新与优化,进而才使得高校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弊端。
国际化视野的建立并不是指学习资料方面的学习,其更像是一个“走出去,引进来”这样的动态过程[1]。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也是一个有效的渠道,高校可以聘请一些外教来组件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队伍,这样可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当然,在开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建立过程中,单单依靠对教师国际视野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视野的树立,因为学生才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所在,所以开展学生之间的短期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都知道大学精神包含着民族文化,而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则可以传播各国的民族文化,随着文化的交流就会形成一个新人文主义文化,从而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
2 在国际交流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策
2.1 学习国际化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
有专家提出,大学精神、大楼、大师等三方面的形成是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备的条件,因为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的成功,对于国家的教育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而大学精神则是建设中的核心部分。大学的办学任务是实现精神与知识的传承以及优化,因此,大学也可作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因为形成世界一流大学势必是需要以具备积累了几十年的大学精神作为基础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每所大学都具有自身独有的大学精神,这些精神体现的是该所大学的内在以及本质。在进行本科生国际交流时,我国学生不但能学习到他国的学习方法与处事态度,从他国学生身上所呈现出的校园精神气质也是我国学生需要借鉴的地方,当然也可以参考国外教育模式来完善我国的校园建设,从而提升高校的大学精神。
如果有条件,高校可以在人才计划中开展中美学生社团比拼,因为这样可以看到各国之间的差异,从而完善本国社团的建设与创新,从而提升社团活力。有案例显示,某高校学生在结束国家交流之后,他们在高校内建立小型社团,并且通过借鉴美式社团组织的管理方式展开相应的运营,所取得的效果也相对较好。存在大部分参与国际交流的学生普遍都是如此认为的,主要是因教育资源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这便导致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在国内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在美国地区中,存在较多的大学图书馆的营业都是二十四小时全天开放的,主要是为了能够为学生提高更多的学习时间,这一行为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正是基于存在较多的国际一流大学所采取的学习措施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便给参与国际交流的同学留下来非常深刻的印象,而这也将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方向。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其一定要激发出学生内心的精神力量,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2]。
2.2 推广国家思想与民族文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普及,大部分学者都会担心国际化发展会让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进行入侵,因为文化和价值对发展中国家的参透性是非常强的,因此,这便导致中文化的发展以及教育领域受到严重的影响。存在一些相关专家提出,通过实行本科生国际交流活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即各国之间的交流不仅不会出现文化入侵,而且还能传播各国的教育思想与民族文化,其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有实践表明,在国际交流时,中国学生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同时也使中国文化得到国际的肯定与认同。所以,各大高校在向国际一流大学前进时,其一定要重视本国民族文化的建设工作,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思想。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是在国际竞争和中国急需提升竞争力的背景下提出的,所以要想完成建设工作,其必须要得到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当然各大高校也应积极将国家的战略要求尽可能的引起重视,并形成战略性大学,从而使得高校的发展得到推动。[3]。所以,不管是参与本科生国际交流活动还是其它相关活动,中国的学生在进行其他国家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对我国的文化精神进行传播,从而中国文化能够在国际上得以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2.3 建立中西结合的创新型大学
存在一些相关专家提出,“一个民族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新是基本也是前提,同时这也是一个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各高校在展开本科生国际交流过程中,其一定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工作,保证整个体系的合理与稳定。在进行国际交流时虽然也总结了非常多的经验,但其中也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同时因为在本科生在进行国际交流过程中,主要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因此大部分的高校逐渐开始注重英语教学。但是,中国举办的汉语交流项目相比之下是非常少的,并且也很难形成一个标志性的东西,这与英语的通用性也存在莫大的关联,但这是属于西方中心注意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我过社会经济随着不断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整体的经济实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强,而汉语的关注度也因此得到了提升,然而,如何才能使汉语能够国际上得以发展并成为通用语言,成为了我国今后需要分析的问题。由于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灵魂,因此听过汉语的方式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再好不过的选择。由于国家交流属于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各大高校在向国际一流大学前进时,其一定要把多种社会文化国际人才当成培养目标,因为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同时也是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3 结论
综上所述,各国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能扩宽学生自身的视野,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质带下基础,当然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交流,其还能提升我国高校的知名度。其次,成为实际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一部分,其还能让我国高校与国际接轨,从而了解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