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心即理”思想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2018-03-07张薇蒋立平谢剑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王阳明圣人理想信念

张薇,蒋立平,谢剑和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1 “心”与“理”关系探讨

宋明时期,心性之学已日益成熟,但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阳明心学,心与理的关系问题均为核心议题。“理”是外在于人的天道与人道,是先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朱熹认为理内在于心且主宰人心,它不仅规范着个体行为,同时制约着主体意识,要求人们破除感性因素的困扰,在内心确立道德的绝对权威,坚定天理对人的主宰地位[1]。王阳明不反对将外在的道德律令引入人心,但在心与理的关系上却主张“心”即是“理”。王阳明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认为理在心内,无须外求。他认为心与自然一体,是众善之源,也是知觉与道德的根,拥有使人成圣的能力。他将心比作太阳:太阳自然发光,只在受到遮蔽时才变暗,人心也是如此,只有在受到私情所障时才失亮,所以主张人们“发明本心”[2]。在阳明心学中,心不仅不再从属于理,而是居于主宰地位。

相对于程朱倡导格物致知,王阳明强调“诚自家之意”。在王阳明看来,“心”包含了个体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实现心与理的体认,并非是将外在的超验之理强加于个体之上,而应关注个体对于理的主体感知和情感认同。他认为普遍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只有经过理性的认知并为个体所接纳,才能够与个体的信念、情感等相融合成为个体自身的一部分,进而指导或是转化为个体的实际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阳明心学更加接近道德内化理论的本质。

2 “心即理”中有关理想信念的议题

既然“心明便是天理”且“无心则无身”,那么与个体认识以及主观能动性密切关联的理想信念话题也将自然成为阳明心学的讨论范畴。对此,我们从王阳明对“立志”以及“成圣”的论述可见一斑。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2]”王阳明认为人的一举一动都来自心的意向,所以有道德价值,而且不仅立志重要,立什么样的志向也很重要。王阳明以建造房屋进行比拟来对“志于道”、“据德”、“依仁”、“游艺”进行排序说明:“志于道”就是考虑选取地方收集材料把房子建成;“据德”就是把房子建好使有地方居住;“依仁”就是长期居住在这房子里不再离去;“游艺”就是给房子加些装饰来美化它。如不先“志于道”便“游于艺”,就像没头没脑的愣小子不知先要建好房屋就盘算着去买画装点门面,却又不知将画挂在哪里。王阳明强调,人首先要弄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明确目标后再开始行事,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的。针对有的人志于道德,有的人志于功名,王阳明则进一步指出:“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圣贤非无功业气节。但其循着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由此可见,王阳明不反对功业,但反对为名利而求功名[2]。

王阳明年少时便立志成圣,但对于何为“圣人”他有自己的见解:“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相对于以往众人对圣人单方面的顶礼膜拜,王阳明指出圣人并非“生而有知”、全知全能的超人,圣人原本跟凡人一样,且圣人也并非无过,只是他们勤于求“存天理、去人欲”的工夫,这就为“人人皆可成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方面体现了王阳明对人性的尊重和人人平等的肯定,同时也为个体主体作用及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此外,王阳明把“圣人之道”转化成了“百姓日用”,他说:“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圣人之道应当使人感到亲切、明白,他也讲求“四民同德”:“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四民’但凡各尽其业,就都是圣人,这就叫‘同德’”[3]。

王阳明 “心即理”思想不仅强调了立志的导向作用,对于“圣人”的重新定义实际上是对不同阶层人群不同理想的接纳以及对人人平等的宣扬,含有浓厚的思想解放意味。它为我们重新看待理想信念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3 “心即理”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我校高职学生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内容对理想与信念做出了如下阐述:“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4]。如果说理想指向目标层面,那信念更加接近行为层面,理想信念不仅折射出 “心”与“理”的体认程度,也反映出知与行的统一程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有理想无行动,或是理想信念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现象愈发凸出,这些现象在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难题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应在客观评价以往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基础上,要真真切切地将注意力放在“实效性”这一层面上来。对此,我们从“心即理”中或许可以有所获益。

3.1 关注主体感知

《哲学与人生》一书以层次为维度将理想划分为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又根据指向的不同将理想划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5]。通常主流思政教材在表述上会注重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平衡,但在实际操作和感知层面,关于构建崇高理想的宣扬大大淹没了对个人需求的关注。脱离个人需求与感知来对“崇高”大谈特谈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缺乏亲和力的教育还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据之前对“心”和“理”的关系探讨可发现,阳明心学超越程朱理学的一个层面就在于其对个体感知的关注。对应当下,任何口头的说教和外在的标准只有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真实感知和内在需要,才更加有助于增加其实现的可能性,其间的“善”也才可能从伪善、功利的“善”转变为真正的“善”。

除此之外,王阳明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意思是说人人都有成就自我的可能,但却常常由于人们不当的行为与观念而被掩埋、遮蔽,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能重新认识自我、重塑志向与自信,高职生们很可能达到不一样的人生高度。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该做些什么呢?诺丁斯提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佐藤学也认为教育本有两面,一面是“education”,一面是“edu-care”,也就是说通过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同时借助这一关心来引导学生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等[6]。其实,以上国外学者的观点正是与王阳明倡导的关注个体知觉、思维、情感等的隔空呼应,只有如此,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从“外在的”转变为“自我的”,个体的理想信念才有可能真正突破自我,上升到国家和社会层面。

3.2 引导事上磨炼

王阳明十分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育上提倡点化而反对注入式教育,更多地强调学生自求自得以及自我解化。如何才能实现自求自得?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2]。“事上磨炼”是结合具体事物的“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在王阳明看来,经历世事才能练就内心的强大,个体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而且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提升个体的认知水平。

当今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层面的诸种缺憾与部分学生视野局促、缺乏人生砥砺不无关联。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让高职生们认识到大学校园并非消极避世、享受安逸的场所,而是加足马力、奋力拼搏的阵地,这样才能为理想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蓄积养分。在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层面加强主流价值观引领的同时,学校理应着力创设“体究践履,实地用功”的机会,通过实习实践、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途径,来不断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进一步认识社会,调整自身期待与实际行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也更加贴合高职学生乐于动手的学习特质。

3.3 注重心性陶冶

市场经济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膨胀以及各种感官文化冲击等元素的交织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理想信念的形成,令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娱乐化的生存旋涡之中,高职学生也难能幸免。实际上,愈是错综盘杂的生存环境,做到“去蔽明心”、保持内心的平静愈显重要,对此,王阳明提倡“静处涵养”。他说:“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2],真正的平静并非是将所有的干扰拒之门外,而是个体处于干扰之中还能保持内心的平和,这是大学生活应当传递给学生们的人生信条。

王阳明认为写字、习射、歌诗、习礼等对心性陶冶很有价值,当其青年习字时,王阳明效仿程颢解释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7]。”关于习射,王阳明说:“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懆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7]。”而歌诗可以“精神宣畅”“心气平和”,习礼可以“礼貌习熟”“德性坚定”[7]。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教育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调理人的性情,培养意志,化其粗鄙,进入中和,从而使人的诸多方面得到发展。现今时代夹杂些许浮躁,适时在大学校园中恢复古典教育内容,无论是传诵经典书籍还是学习传统技艺,不仅能够让高职学生在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的同时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对于他们澄心涤虑、提升境界、立志高远也将大有裨益。

[1]胡林英.王阳明道德内化思想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3(1):39-41.

[2]秦家懿.王阳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58-73.

[3]程念祺.“心即理”与人的主体性——明代心学家对主体人格的追求[J].学术界,1989(4):57-64.

[4]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19.

[5]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委员会.哲学与人生[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10.

[6]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6.

[7]王炳照,郭齐家.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91-192.

猜你喜欢

王阳明圣人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官场圣人范仲淹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官场圣人范仲淹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