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文化传承教育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2018-03-07陈帅
陈 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从广义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看,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用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高校教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高校教育不仅是优化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我国近代史的发展中,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作为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基本职能,不断开拓新的有效路径与方法,从而发挥高校的社会价值。[1]
一、高校与文化传承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高校的基本作用来分析,首先,高校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具有文化传承的基本属性;其次,高校的主体是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够很好地从事文化传承教育活动;最后,高校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鉴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主要是对文化产品进行选择和加工,高校教育的核心是文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育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通过文化传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强化自身科研能力,向世界推出影响力强、代表国家标准、实践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秀文化成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2]
二、高校进行文化传承教育的优势
(一)有助于文化的积累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方面,每所高校都有图书馆,图书馆承载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在文学方面,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二十四史,经过编辑整理,《诗经》《易经》《庄子》《论语》《老子》《韩非子》等世界名篇得以流传下来,记录了我国古代的诸侯礼仪、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在历史方面,西汉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宋朝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明朝解缙主编的《永乐大典》以及历朝历代编撰的史书,无不记载着各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教育、政治、战争等,为后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在医学方面,从神农氏的《黄帝内经》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从孙思邈的《千金方》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我国古代人民提供了大量的治病依据。另一方面,图书馆还有古今中外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图书馆中可以自由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推动文化传承。[3]
(二)有助于文化的选择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知识,但这些文化知识并不能全部传承下去,“留取精华,去除糟粕”成为文化传承重要的依据。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的文化信息,在进行文化传承教育时要选择人文精神强、符合当代发展的文化进行传播,真正实现文化“为民所用”。高校在进行文化传承教育的同时,也是对优秀文化进行选择的过程,筛选出的文化通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如此,通过文化传承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提升高校科研能力和文化涵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4]
(三)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高校学生在文化知识上有一定的积累,同时自身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且教师大多由讲师、教授等组成,具有较强的文化水平,因此,高校在文化传承能力、教学水平和意识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基础。可以说,高校是社会中精英人才的聚集地,具备文化传承教育的天然优势,且高校自身具有培养人才的完整体系,有利于开展文化传承教育,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基本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四)有利于文化的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今时代,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接纳、吸取并利用国外优秀的文化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对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影响下,视野比较开阔,思想活跃,且富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能对优秀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和创新,同时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说,高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软实力的提升。[5]
三、高校实施文化传承教育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一)广泛交流,强化高校文化传承教育的自觉意识
从大学出现以来,高校一直作为文化传承、交流和发展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需要不断地交流、融合与创新,博采众长,从而形成新的文化。高校学生和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在风俗习惯、家庭背景、文化素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特点让高校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加大了不同文化交流的频率、速度和广度。从高校文化本身来看,具有一定的地域、学科特点,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与此同时,在现代高校发展过程中,很多高校集中在同一个区域,这为高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同高校的学生可以走出校门,吸取其他高校的文化优势,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高校的文化传承教育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要注重对这些文化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防止文化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思想的入侵。
(二)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展高校文化传承教育途径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文化传承教育中,互联网成为发展阵地,基于此,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意识发生了重大改变。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进行文化传承教育的同时也含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因此,高校在进行文化传承教育时,要积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积极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的方针,对于互联网中出现的各种新思想给予高度重视,避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糟粕文化的传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党和政府的新政策、新思想和新路线,提高互联网文化传承教育的影响力。[6]
(三)注重高校文化传承教育队伍建设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实施文化传承教育不应拘泥于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方法,要积极创新文化传承教育方法,培养一批既具备新媒体文化素养,又能开展高校文化传承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对高校实施文化传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理论上,同时也体现在技术方面。在这种形势下,应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使教师在文化传承教育过程中密切关注互联网最新文化动态,把握新时期媒体文化传播的方向,掌握文化传承教育的主动权,进而不断提升高校文化传承教育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还要注重学生文化思想、人格魅力的培养,同时要把握好自身育人的基本功能,不断提炼育人的理念,优化育人的内容和载体,并将高校文化传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在认同校园文化传承教育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