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中“有”与“无”三重境界之辨析

2018-03-07陈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桓公道德经圣人

陈杰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快节奏的社会步伐下,人们又意识到新的问题:物欲横流,信仰匮乏,于是又有了新的困惑:人到底是为何而生,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人在彷徨中都会寻找自我认知、自我约束、自我解放的力量。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阐释了“用有”“用无”与“有无兼用”等思想,为我们展示出一种独特的“有无观”,而这种“有无观”恰是《道德经》在当今时代价值的体现,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知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本相,更加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救赎、自我解脱,找到“有”与“无”之间的平衡点,从而让我们的人生更清晰更有价值。

1 切莫重“有”轻“无”

人类生存在“有”与“无”的世界里,人类由于自己的器官属性限制,很轻易就会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世界,这部分为“有”,而空气等我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存在为“无”。《道德经》对于我们感知不到的部分称为“无状之状”,“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而恰恰是我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无”的存在,才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依赖和依靠。

《道德经》是这样论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可得利,“无”可为用。我们在生活中只有意识到“无”的存在和作用,才有可能客观地认知这个世界,在工作和生活中才会有正确取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轻“无”重“有’”,把追求“有”当成人生的目标。由于过分地追求“有”,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为获取“有”或疲惫或困惑或迷茫,更有甚者,太多痴迷“有”的人不但自己丧失了生命,也毁灭了自己的亲人和家族。

对于“有”与“无”,要有清醒的认知,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父母不要把无限制地满足子女的物欲视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的尺度很难把握。孩子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就会沉浸在手机和电脑的各种游戏当中。《道德经》有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人们生活在“有”和“无”世界中,把追求“有”当作人生目标无可厚非,但绝不能过度,绝不能重“有”轻“无”,只有充分认知“无”对人类生存的妙处,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有”“无”观,才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

2 “有”与“无”的有利转换

人类不可能生活在虚无的世界中。大部分人的一生是创造物资财富的一生,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自己需要的物资生活是现实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自己用辛勤的汗水创造的物质财富,自己理所当然就要成为永恒的拥有者,因此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守财奴”。那么又怎么样看待“有”与“无”的转换呢?《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论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远古的舜,从来不吝惜自己的财物,他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拱手相送给更需之人,自己去耕种贫瘠的土地,备受爱戴。知“有”“无”须知“进退”,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张良看到了有名有利的危险,封王不受,封地不要,称病退隐,只求一养身之所而已。《道德经》有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懂得“有”和“无”合理转换的人才可能合理地掌握占有的尺度,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08年,微软(Microsoft)创办人盖茨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11&Miranda Gates Foundation),不留给自己儿女。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看到无限“有”的危险,克服自己的贪欲,心中多些清静无为的念头,才可能不沉沦在无休无止的物欲中,才有可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被物所牵绊,才能真正做到荣辱皆忘,冷暖自知。

3 辩清“有”“无”,淡看“有”“无”

“有”与“无”的存在只是不同状态下的表象,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人们认清“有”与“无”都需要一个非常艰辛曲折的过程。

3.1 以变看 “有”“无”

《庄子·天道》篇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桓公堂上读书,做轮的匠人经过,放下椎凿走上前。问桓公:“请问,桓公您所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之言。”匠人:“圣人在吗?”桓公:“已经死了。”匠人:“那么您所读的,是古人的糟粕了。”桓公:“寡人读书,轮匠怎敢议论!匠人:“我就用我所从事的事来观察。雕凿车轮,慢了就会松滑而不坚固,快了就会滞涩而难入。不慢不快,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有奥妙的技术存在其间。我不能晓喻告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继承父业,所以七十了也还在凿轮,古人和他所不能传授的,都已经消失了,那么您所读的,就是古人的糟粕了。”

3.2 以静看“有”“无”

《道德经》开篇有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徼。识别“有”“无”,保持清静的生命状态尤为关键,人只有静下来才有可能认清“有”“无”之真相。人只有清静了才能心安,心安后才可以对自然和自我有所认知,认清这个世界和自我后,人的行为才有方向,才能辨析“有”“无”的客观本相,才能和自然融入一体。漫长的人类历史,认清世界和自我的人寥寥无几,而那些找到自己的人几乎都经历了知止后定,定后能静,静后能思,思后能得的过程。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时,在痛苦的思索中,他终于可以放下虚名,为自己为大义而活,以后的曾国藩取舍自如,视“有”为“无”,视“无”为“有”,人生如鱼得水。

3.3 以诚看“有”“无”

辩清“有”“无”,不等于真知“有”“无”。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虽然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但是人性中存在虚荣、伪装、贪婪等属性,大多数人即使认清了真相,但是却很难做到去接受和承认真实的“有”“无”。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爱好旅游的人几乎都去过黄山,大家在谈论的时候,没去过的也随声附和,觉得让大家知道自己没去过很是没面子,再比如,坐公交汽车,很多人有能力也有境界给别人让座,但就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去用实际行动做好事。

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人们总是离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自然很远,在认知“有”“无”世界的时候,大家都存在着知易行难的毛病。唐朝的白居易当年去拜会得道的鸟巢高僧,问其佛法大要,高僧云:“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白居易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高僧认为八十的老翁未必做的到,白居易立刻施礼而去。《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因此,若要心正,必先意诚。修身养性必以诚其意为根基。可以说,人们不以脚踏实地的态度看“有”“无”观,人们很难接近真“有”真“无”。

3.4 以淡看“有”“无”

《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自然界中没有高低贵贱,万物平等,重与轻、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都是人类自我的局限,只有平等的客观的看待“有”“无”,我们才可能接近真相,才能心如止水,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能很冷静地面对生命。西晋名士谢安,淝水之战时,他正与人下棋,得到侄子胜的战报,谢安看了一眼后,就专心致志地继续下棋。对弈者下完棋看到喜报后感叹其淡定,假如谢安没有把下棋与战争相等同的心态,就不可能有如此淡定的心态。

既然天地间是没有情绪的“有”“无”,我们不但要用“众生平等”视角认知这个世界,更要用宁静平淡的心境去面对这个世界。这样才有可能 “只观其妙,只体其要”。

4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经》“有”“无”的辩证哲学思想,在三个层面上体现出巨大的生命教育意义。释迦摩尼说过:“人的生命就是在一呼一吸之间。”人生对于宇宙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充实快乐,因此人只有树立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不迷失在“有”“无”的虚像和幻想中,不为物所牵所累,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但也要像颜回那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正如《道德经》所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只有这样人才有可能不困不惑,才能战胜这个世界中最大的对手——自己,从而找到自己。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吕锡琛.论《道德经》的生命教育思想[J].大学教育科学,2008(4):5-8.

[3]黄正元.教育功能异化及危害——“订单式教育”提法周延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8):8-10.

猜你喜欢

桓公道德经圣人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齐桓公知人善任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齐桓公现象
不以己善示人
齐桓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