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下竞技健美操编排研究
2018-03-07李体浩李雪梅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 李体浩 李雪梅(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017-2020周期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新周期竞技健美操的变化使竞技健美操朝着艺术性更高,专业化和系统化更强的方向发展。新周期的评分规则严格的指出了完成部分的减分标准、重新调整了艺术分的各部分分值以及部分难度动作的组别与分值。在FIG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中,难、美、创新、准确等特点不断得到加强,评判上的合理性、规范 性、客观性逐步得到完善,竞技健美操的技术价值、艺术价值逐步得到突显,竞技健美操的竞技性和专项特点进行进一步增强。新规则强调对成套的艺术性要求 不断提高,在成套动作编排上越来越强调操化动作、过度与连接、托举、难度等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创新性;在完成方面更注重完美完成,要求运动员有扎 实的基本功。新规则提出要重视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能力、注重难度组合和操化组合的多样性、重视音乐选择和运用等对策。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竞技健美操专项运动员,以及竞技健美操编排教师。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查阅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相关文献,从而了解新规则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具体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
(2)访谈法。
与云南师范大学李雪梅教授和竞技健美操专项教师探讨,了解新规则视角下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成果。与竞技健美操专项运动员讨论,对新规则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了解和掌握。
(3)逻辑分析法。
对访谈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总结归纳新规则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方式方法。
2、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概述
2.1、竞技健美操的概念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
2.2、竞技健美操的原则
竞技性健美操比赛项目有 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和五人。竞技性健美操在参赛人数、比赛场地、成套动作的时间等方面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进行,规则对成套的编排、动作的完成、难度动作的数量等也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竞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取胜,因此在动作的设计上更加多样化,并严格避免重复动作和对称动作。近年来,运动员为争取好成绩,均在比赛的成套中加入了大量的难度动作,如各种大跳成俯撑、空中转体成俯撑等,这样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水平和表现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成套动作的构成
3.1、成套内容
音乐伴奏下的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由操化动作、难度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托举动作(混双/三人/五人)、动力性配合/团队协作(混双/三人/五人)。
成套动作中各要素的使用必须要均衡。所有动作必须要展示出清晰地、准确的身体形态。
成套动作中出现的暴力、种族主义、宗教主义以及性暗示等主题,都是与奥林匹克精神和FIG的道德准则相违背的。
(1)操化动作。
成套动作中应贯穿清晰可辨。是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质,也是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操化动作要在均衡使用健美操7种基本步法和手臂动作的基础上,以高超的身体协调性展示良好的技术和动作质量。操化单元是指一个完整8拍的操化动作。在成套动作中,操化单元不少于8个单元格。
(2)难度动作。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分为A/B/C/D四种难度类型。A组难度动作—动力性力量。B组难度动作—静力性力量 (支撑与水平)。C组难度动作—跳与跃。D组难度动作—平衡与柔韧。在成套动作中,单人操难度要求10个,集体项目难度要求9个。成套动作中的9或10个不同根命组的难度动作必须源于规则中的难度表,难度任选三个组别,每个组别至少1个。成套动作中最多可以有3个c组难度动作落地成俯卧撑或劈腿。
在集体项目中,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时不能与同伴发生身
接触。所有运动员必须同事或依次,面向相同或不同完成同样的难度动作。难度连接情况可以2或3个动作在没有任何停顿,犹豫或过渡的情况下直接连接。2或3个动作可以来自相同或不同的难度组别,但必须是不同的跟组。
(3)过渡与连接动作。
过渡连接是指操化和难度之间连接动作。分别有下地连接、起身连接。过渡为前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之间的过渡,比如侧手翻、后手翻、单臂拧翻身、正踢翻身立等一些过渡动作。
技巧动作可以与难度动作(1个或多于1个)连接完成。如果难度动作都达到了最低完成标准,此连接将会得到额外的加分。如果技巧动作失误,此连接将无法得到连接加分。在成套动作中,最多三个动作可以连接在一起完成(技巧动作与难度动作的连接、难度动作的连接)。超过三个动作的连接将会被减分。2/3个动作的连接在成套动作中最多可以出现2次。
(4)托举动作。
在集体项目成套动作中要求有一个动力性、站立式的托举动作。是指一名或者多名运动员被托举至肩水平或更高的高度时,展示出清晰的身体姿态。底座运动员在托举动作开始时必须是站立姿态。一个托举动作应该是几名运动员的任意组合形式。托举动作应展现不同的形态与队形,但必须是同一时间开始或在同一时间完成。结束动作必须是有控制的。
托举的违规动作:①托举高度超过2个人垂直站立时的头顶叠加高度;②尖子被抛接时做直体空翻;③托举的形成阶段完成超过一个技巧动作。
3.2、成套时间
所有项目的成套时间均是1分20秒,可以多或少5秒的伸缩度(不包含提示音)。
3.3、成套音乐
成套动作必须完整地配合音乐完成。任何适宜竞技健美操的音乐风格均可使用。好的音乐有助于构建成套动作的结构与节奏,同时有利于动作主题的表达;也将支撑与突出成套动作的表演效果;还会对成套创编质量、风格以及运动员的表现起到促进作用。
音乐应该反映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在成套的表演和音乐的选择之间应该有强烈的一致性。运动员不仅研展示出音乐的节奏、速度以及与节怕的一致程度,更在于用肢体动作演绎出音乐的流畅、风格、强度和激情。
4、竞技健美操的创编原则
4.1、成套的构图清晰原则
竞技健美操队形创编要遵循构图清晰原则,构图清晰原则是指的构图的画面,线条等方面要清晰,如果构图混乱,难以明确其形状或表达的意图,就难以产生真正的美感,同事,在队形变化的过程中,队形线条是分清晰,队员之间的队形距离要科学,合理。
4.2、创新性原则
竞技健美操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队形创编是体现其创新精神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打破常规思维,不断创新成套动作的队形创编,提升成套动作艺术水平,队形的变化往往具有较多的可变性,如果只是几种常见的基本队形不断重复,就显示不出队形变化多样性的特点,也不利于审美的要求。竞技健美操的队形变化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不仅可以是整体上的设计与展示,也可以说是相互照应与协调,形成对比,以实现队形的多样化设计与编排。
4.3、对比鲜明性原则
在成套动作中至少出现4-6个固定队形变化,要有鲜明的变化,队形之间鲜明对比,能够进一步丰富队形的变化,提高对性变化的审美艺术。
4.4、变化流畅性原则
此项原则是指竞技健美操在队形变化的过程中要形成多样、巧妙的方法,从而使队形变换新颖、过渡自然、转换流畅,这样才能使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产生丰富多彩的队形变换效果。
4.5、显示动作性原则
竞技健美操的队形最终是要为显示动作服务的,因此队型设计要与动作创编密切配合,要使所设计的队形能充分展示动作的面、动作的美。
4.6、针对性原则
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创编时要针对不同任务、物件、条件、场地、器材等情况和特点,使创编结合实际。进行动作创编时要根据队员自身的素食与能力进行动作创编,注重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和队形变化的巧妙流畅,可分为任务创编、因人而异创编和因地制宜创编。
4.7、形式美原则
一套经典的竞技健美操离不开场上的整体画面,这需要创编者具有很强的构图思维能力。任何图案都是由两种不同的线条一直线和曲线所构成的,都是由三角形、方形、圆形、菱形等图形构成。这要求所有变化队形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规。从形式美的一般构图规律来看,通常有整齐划一、平衡对称、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
5、竞技健美操编排的要素
5.1、道具
使用道具也是有技巧,不能够一味的求新立异博眼球,这样会使得项目本身陷入低俗的境地。在合适的时间和地方做合适的事,因而竞技健美操的踏板操道具应该与运动表现主题相吻合。
5.2、服装
舞台表演时给人第一印象的是服装,独特的服装也给整个表演增加了亮点。竞技健美操成套的创编有的时候会把很多流行元素增加进来,比如符合某个情境或者突出某个主题,那么对服装的选取就会有不同的角度。竞技健美操服装材料的选择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所有可以制成衣服的材料都可以拿来使用。鞋子必须穿白色专业竞技健美操鞋根据竞赛规则,队员的着装占到总分数比重的5%。优美的动作配以靓丽的服饰,是参赛者对自己的最大期盼。
5.3、场地要求
竞赛地板必须是12×12,并清楚地标出10×10的成年组各项比赛场地。(在年龄组某些项目比赛中使用7×7)。标记带市场地的一部分。
6、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竞技健美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独特魅力,它融合了健身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的某些特性,并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运动项目,竞技健美操脚下重心的控制、发力特点等方面都是和其他运动项目是不同的。通过对竞技健美操系统的学习充分发挥其独特魅力和优势使其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发展。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步伐加快,我国竞技健美操队员们可以多排练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既要展现民族特色,也要紧随世界健美操的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燕.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J].体育学刊,2003.
[2]李育林,陈敏.新周期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
[3]王洪等.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