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视角下思政课组织形式的探索
2018-03-07宋亚萍
宋亚萍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200)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贯穿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1]它非常强调生活与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因为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意义,而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体验来进行,教育决定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2]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要打通学校和社会的围墙,相互沟通,共同进步。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3]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行动(劳力)和思想(劳心)结合才能取得“真知”,正所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贯彻“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实际上就是通过生活体验来统帅教与学,让受教育者诚实面对生活和社会以应对社会需求。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世界的、时代的、社会的生活的变化,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冲击不可谓不大。各种信息在网络时代爆炸,各种社会思潮在信息时代泛滥,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亲历者,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双明辨社会万象、人生历程的慧眼,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从社会的、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生活成为教育的主渠道,让教育成为生活的助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破解考试成绩和学生实际思想政治素质两张皮的现象,使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认识,通过自我思考和自我认知,参与到社会建设和发展中来,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墨辩”中提出三种知识,一种是亲身经历得来的,即“亲知”;一种是从旁人或书本等渠道得来的,即“闻知”;还有一种是推想出来的,即“说知”。正如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更强调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就是实践,就是做,就是自己去亲身体验亲身经历。因此,大学生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来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来更好地去认识和改造生活,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因此,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应该是立足生活世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生活为中心的,以教育为导向的。这不仅是一种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开发学生的人性化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会生活、会做人、会做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的提升生活质量、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对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指引。
3 思政课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上践行生活教育理论的探索
3.1 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生活教育”的理念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有效组织开展离不开一线的思政课教师。他们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观更直接的影响着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否能够有效组织开展,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吃透、认同生活教育理论才能在组织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生活化的教育教学观,每一次的教育教学都不应是书本知识的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而应是知识、生活的融会贯通、寓教于生活。
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切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为此教师应该把现实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
树立“教学做合一”的知行统一观。教师要在注重文化知识系统传授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特别要强调的是,在信息时代,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生活观、个性、经验等有技巧的打破理论与生活的界限,真正与学生的成长融通。
3.2 以生活为中心,探索思政课课内外教育教学有效结合的组织形式
以西安某高校为例,在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三维教育教学目标指导下,以生活为中心,探索思政课课内外教育教学有效结合的组织形式。
目前,该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以课堂教学作为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外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形式和内容上更生活化,更体现实践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课堂教学中,我们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开展理论教学,并辅以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学生教课、主题ppt演示、辩论、讨论等,在这个“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里,又完成了学生从“做”到“知”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课内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课外教育,我们在课堂知识融会贯通的前提下,在校内实践形式和内容上主要包括了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学习提高三类,并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了着重要求,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也为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劳动基础;志愿服务更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去观察社会、关爱人群并力所能及的奉献社会。在校内实践形式和内容上主要包括了岗位实习、社会调研、学院统一组织的专项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并学会明辨是非,提高发现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在社会中接受真正的生活教育,实现教学做合一。因此,从思政课课内外教育的整体组织形式架构来说,就是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核心,打破固有的两张皮,真正拆除藩篱,从而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4 结语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思政课教育教学以生活为中心,将不断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强调思政课课内外教育教学力量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