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8-03-07魏海霞王雅诗
魏海霞 王雅诗
(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 南充 637000;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群众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及公共文化服务各项工程的建设一同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是指基础的、大型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如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电视台、博物馆、电台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程包括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共享、村村通有广播电视、社区和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投入不足,部分地区“轻文化”思想仍然存在
用于文化事业的国家财政投入资金虽逐年上升,但投入总量小,人均事业费低,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依然较低。部分贫困地区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只一味地谋求经济发展,没有考虑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二)公共文化的均等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公共文化的设施建设未能实现全覆盖,还有部分贫困地区没有配备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和层次不高。[2]部分贫困偏远地区互联网覆盖率低,均等化水平不高,无法进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低下,无法真正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无法切实增强群众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其次,没有切实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制度。公共文化机构“重硬件,轻管理”的现象在部分地区时有发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效果差的现象仍然存在。最后,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对相关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宣传和引导不到位,导致公众知晓率低,参与热情低;存在基层文化设施“空壳”问题,公共文化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情况时有发生。[3]
(三)文化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高
目前,虽已实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对外开放,但数字图书馆、学术文献检索网站,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等尚未完全实现免费的文化资源共享。此外,公共文化资源交流程度不高,地区间、民族间、国际间文化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提升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对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程度,使文化产业的扶持向贫困地区倾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落地落实。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被逐渐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但图书馆等传统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仍是群众进行文化学习的重要平台,是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不应忽视传统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在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以图书馆为例,尽管人们现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阅读,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掌上阅读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但作为一个有社会沟通需求的读者而言,图书馆在阅读中的地位仍然无法被代替。而要将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阵地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则应重视它本身所具备的文化传承特质,即推广阅读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而不能仅仅将其简单地看成负责编辑典藏和提供开馆、闭馆等服务的一般地方。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当下的图书馆建设稍显滞后,在建设馆舍、配备人员及提供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为了使图书馆建设紧随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使之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就要在图书馆如何进行馆舍的配置及资源整合中下功夫。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图书馆馆员队伍,使其将服务读者的理念内化于心,并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阅览书籍,从而增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的活力,提高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让其物尽其用,避免闲置或浪费公共文化资源。
第二,兼顾公平与效率,引入社会力量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建成一支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队伍,全面提高服务效能。各级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重要参与者包括公民、法人及社会上的其他组织等社会力量。尽管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包揽包办,社会力量是重要的参与者,是增强公共文化发展动力的生动体现。当下,政府对社会力量的鼓励和引导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此,各级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应大力宣传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事宜,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知晓范围,吸引公众主动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激发民间文化创作热情,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4]
地方各级政府应采取统筹协调措施,对于落后地区提出进修目标与帮扶要求,将本地人才送到文化发达地区集中学习或按照要求选派人员到落后地区进行辅导。同时,各地应定期为本地偏远乡村中小学生开办免费艺术培训活动,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等,逐渐培育本地文化人才和打造演出市场。[5]通过培训学习、解决编制、保障工资待遇等方式方法增强对优秀文化服务人才下基层的吸引力,从而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6]
第三,建立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公共文化在民族间、地区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要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地问需于民,就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7]
需要注意的是,建设中要兼顾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与此同时,还应建立起需求反馈机制,可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与公众良好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为其提供精准化和具有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例如,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脑瘫、智障、自闭儿童,他们也享有阅读的权利,但当下可以提供给他们阅读的书籍十分稀缺。以盲童为例,尽管他们有盲文教材进行学习,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可以阅读的书籍很少。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不应忽视对特殊儿童群体阅读书籍的补给,只有保障他们享有和普通儿童一样的阅读权利,才能真正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水平。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大环境,积极搭建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开展各地区、各民族、各国间的文化信息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推动优秀文化“走出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中国创造;另一方面,可以将其他优秀的文化成果“请进来”,这样既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在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文化成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从而不断壮大中国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