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与中国路径

2018-03-07吕和武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质青少年理论

吕和武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越来越关注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研究,并积极展开实践性探索,健康促进的内涵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充实和完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无疑是健康中国战略中最重要且最具有前瞻性的环节。要达成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愿景,不仅需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高屋建瓴,还需要支持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和研究人员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受到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影响,青少年健康促进研究在我国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纲要》中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以拓宽健康中国的发展思路,加速健康中国的实现进程。笔者尝试追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深入挖掘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进而提出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的中国路径,以期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与完善有所裨益。

1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

健康促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最初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健康政策(Winslow,1920)。随后,健康促进在医学或健康科学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治疗的辅助手段(Henry E.Sigerist,1945)。20世纪70年代,学者将健康促进从疾病预防中分开出来,试图通过改善教育、政策、环境等来改变行为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促进体质健康。1986年,奥唐纳(ODonnell)将健康促进阐释为“帮助人们改变其生活习惯以达到理想健康状态的一门科学与艺术,理想的健康状态应是实现身体、情感、社会适应、精神和智力的平衡”[1]。国内学者汪晓赞在综合不同阶段健康促进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健康促进是一种融合了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通过改善包括身体活动、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在内的生活方式,寻求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提升生命质量的整体策略[2]。从健康促进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可见,研究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学科领域众多,有着复杂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生命历程论、(Life course)、行为改变理论(Behavior Change)、社会生态学理论(Social Ecology)。

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理论的观点具有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对形成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概念、假说和立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健康促进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社会学习理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重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生命历程理论在一定时空中将相互联系的生活和个人能动性看作是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强调了个人通过一定的群体和社会关系,完成个人行为与环境的匹配;行为改变理论的三个方面由易到难依次是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和行动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以知识的改变为基础,要经历服从、认同、同化的变化过程。从认识和态度的改变到行动的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社会生态学理论最初采用生态心理学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为基础,最终扩展为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对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作为根基,支撑其可持续性的发展与完善,否则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必须要经过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来指引未来长远的发展方向,青少年健康促进始终要强调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关联与衔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和谐。

表1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依据

2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

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和成效显著的实践框架有生态学模式、格林模式、多层次社区健康路径模式、干预规划图、健康社区等[3]。众多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模式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其理论体系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5种模式的异同点,深入挖掘各模式内部的结构关系,可以清楚地了解当今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整体设计、核心维度、作用水平及策略,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路径选择厘清思路。

表1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概览

2.1 核心维度

众所周,知青少年体质健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欲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全面促进,必须从多层面的影响因子入手,搭建起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综合体系。由表1可见,“多层次、多水平干预”是诸多干预模式的核心维度。由于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应对措施。虽然,众多模式是以社会学习理论、生命历程论、行为改变理论、社会生态学理论等不同科学领域的学科理论为设计基础,但均遵从健康行为受到复杂、多维、受众等因素影响的观点。以多层次、多水平干预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为旨归,围绕“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性指导意见和规划。所以说众模式的核心维度虽是殊途,但是同归于多层次、多水平干预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一维度。

2.2 作用水平及策略

同一理念引导下的众模式在作用水平方面仍体现出自己的特点。生态模式被一致认为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问题的“概念模式”。生态模式的实施阶段分为预防行为、疾病行为和病人行为。三个阶段的划分为后人的研究和实践搭建起基本的框架。宏观性是其典型的特征,即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信息结构。生态模式是以个人水平、人际水平和社会环境水平三者为干预的主要着力点,涵盖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症结。格林模式的作用水平有前置因素,体现在对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流行病、教育、生态、管理和政策等因素进行调查与评估。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促成因素,包括干预项目、服务、行为和环境改变的资源和技能等。多层次社区健康路径模式从一个生态规划的视角,作用于行为和环境风险因素、疾病和伤害预防因素。依据对以上因素,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和分目标,强调干预措施的准确性。干预规划图是一种以循证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模式。它的作用水平是以生态模式和格林模式等成熟模式的数据采集为基础,以通径图或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成为行动的指导。它有效地联结了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健康社区(健康城市)相比于其他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其作用水平就是社区或者城市。以健康价值观为引导,依据不同社区或不同城市自身的特点,设计改善社区健康环境和人群健康状况的策略。众模式的大概流程,是按照前期调查评估→干预目标设置→干预计划和策略设置→干预项目设置→干预计划和项目实施→干预效果评价这样的逻辑顺序进行的[4]。

3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路径

通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梳理来看,可以将国外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型分析和研判为两个部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主体部分和客体部分。二者对立统一。主体部分即青少年群体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执行者的意志;客体部分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治理。

3.1 主体意志先行路径

主体意志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众干预模式的设立与验证都是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需求及其生理生化指标为依据的,因此考虑的层面众多。形成的有效的干预模式也是综合性很强的模式,但在中国是否能够行之有效,一是取决于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整合和改良,二是取决于青少年个人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执行者。此时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体意志要充分得到体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里所谓的“主体”包括青少年、家长、教师以及政府官员。首先,青少年要养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拒绝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在青少年之间形成一种同化权力,使积极进行体质健康锻炼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话语权来传递自己的信息,同化其他青少年的行为倾向[5]。其次,中国家长要减少对青少年的溺爱。家长不仅要主动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家务劳动,还要成为青少年的搭档,为青少年树立积极参加体质健康的榜样。言传身教可以树立榜样,引导激发亦能点燃青少年运动的激情。第三,教师对青少年日常行为的引导会对青少年养成积极参加体质健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培养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质健康的意识,带动青少年形成崇尚健康的价值体系,更可以使青少年个体获得有内向外的认同能力[6]。第四,政府官员的执行力。政策或计划的认真贯彻与执行是促进体质健康收效的关键。没有执行力,政策将成为一纸空文。政府官员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又一因素。

3.2 政策机制体制保障路径

建设“健康中国”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健康中国”建设的国策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问题发挥统筹规划的作用[7]。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程度。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时期,国家行政手段仍是治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首选。国家和政府具有高瞻远瞩的洞察力,更拥有有效动员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等全社会资源的力量。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把国家、地方政府、社会、群众综合考虑在内,凝聚各方,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制定涵盖教育、媒体、卫生、交通、土地使用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政策,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体质健康促进的运行机制,辅之以健全的法制环境。法制会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权益,明确社会各界的职责,如能强制推行,将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大有裨益。形成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客观推动力,有了宏观政策也能够更完善地监控微观领域的具体实施[8],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设计和发挥效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政策倾斜同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科学研究,保障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事业的稳态发展。因此,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决策,是赢得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这一持久战的关键手段。

3.3 社会治理路径

社会治理已经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的层面上,是一种全新改革理念的升华。社会治理强调平等协作,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多向度的协商与合作,以柔性的、 动态的、主动的治理方式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共同治理[9]。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诱因众多,单一部门去致力于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现状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政府、学校、家庭与社区多部门的协同工作,分享专业知识、资源和责任,才能实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共同目标。我们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与社区多模块联动的工作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各司其职。政府主导和监督教育、卫生、交通等部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家庭应注重对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的引导与鼓励,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为中心,并减少青少年久坐不动的时间,让体力活动成为青少年娱乐的主项;学校要在学前教育期间就实施营养和体质健康并重的健康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强化课外锻炼、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更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健康素养的提高,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10];社区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阵地。建立活跃的社区联盟可以使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社区成员一起工作将会给支持青少年体质健康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家庭、学校、社区三者协同作战,促使青少年处于多样化资源归纳的环境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形成有机结合的管理系统来促进体质健康迈进,形成全社会配合的系统工程,为青少年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11]。

4 小结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是一项一直处于进行时之中的系统工程。其内容非常庞杂,分散在教育、社会、文化、政策等不同领域。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将是一个缓慢的推进过程。欲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根本转变,既要求主体自身的转变,也要求体制和机制等客体的发展。国外成熟的模式为我国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效仿国外的干预模式来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和政策来支持青少年体质健康,使青少年主动做出体力活动的选择,然后利用环境和政策来激励和教育青少年坚持从事体力活动,进而达到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体质青少年理论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青少年发明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