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媒体:在线生产与智能应用

2018-03-07贺大为

传媒 2018年3期
关键词:离线生产

文/贺大为

未来媒体的构建,目标是看得见的新技术应用、新流程再造,起点是看不见的新系统重构、新思维的确立。

未来媒体的构建,需要把握互联网在线生产的规律和云计算、移动化、智能化等多重叠加的技术浪潮。“互联网+”在诸多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媒体行业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未来媒体的构建,需要引领式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迄今为止,媒体行业的历次重大变革都是技术创新驱动的。遗憾的是,这些变革都不是媒体引领的。

未来媒体的构建,目标是看得见的新技术应用、新流程再造,起点是看不见的新系统重构、新思维的确立。

未来媒体的构建,需要把握互联网在线生产的规律和云计算、移动化、智能化等多重叠加的技术浪潮。“互联网+”在诸多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媒体行业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线生产

互联网带来万物相连并产生数据传输和计算。但是,连接是静态的,连接之后的数据传输才是动态的;静态的互联网只是基础设施,动态的数据运行才是这一设施的切实应用。联而不通,则网络无用。比如,移动网络将手机号连接起来,但打过去对方不在线上或者关机,那么连接就是无效的。网络联通的前提是双方同时在线。如今,互联网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日益实时“在线化”。

在军事领域,现代战争已经高度“在线化”。以无人机为例,美军通过全球性的情报和武器瞄准网络,驱动系统和武器。该网络给无人机指令,指挥它们的监视活动,为它们的武器分配攻击目标。在这里,数据的采集、传输、计算都是实时的,或者说,各种数据源是“在线化”的。

在制造业,连挖掘机生产这样的传统设备制造商都在成为大数据公司:“一台台机械通过机载控制器、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与一个庞大的网络实时连接,每挥动一铲、行动一步,都形成数据痕迹。”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压路机市场回暖、起重机开机率复苏、水泥搅拌站施工率继续下行。在这里,挖掘机实现了联网,完成了从“离线”向“在线”的转型。

商业、金融、医疗、教育等都已启动“在线化”进程,移动化和物联网进一步推动万物互联,人们正在进入“在线社会”。

在媒体的主战场,资讯领域变革其实发生得更早。十年前,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媒体兴起,以在线方式推动人与人的连接;五年前,在线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被处理成用户画像,并推动了智能推荐勃发;自2017年以来,互联网直播和基于移动端的短视频制作推动内容生产“在线化”,并快速占据头部流量。然而,作为资讯生产的传统主体,多数媒体的生产和一台传统挖掘机一样,基本全程“离线”,运行场景依然和几十年前一样:记者将采访到的内容存在笔记本、相机摄像机里,回到编辑部再导入编辑系统写稿、传稿;编辑依然坐在办公室盯着屏幕,靠值班和交接班来保障稿件得到及时处理;审稿人还在用纸质稿签进行签发;发稿系统与用户断裂,稿件传播路径和影响力评估依赖商业互联网终端。

“离线”采编发导致机动性弱、效率提高难,而新闻行业的高时效性最需要快速反应;导致生产的盲目,缺乏对用户阅读需求的精确制导;导致组织指挥的低效,编辑不知道记者在哪里、在干什么,总编辑不知道编辑是否在处理稿件、处理了多少、待处理多少。而更为关键的是,数据源的缺失“架空”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再精巧的算法模型也成了无源之水,这成了媒体通往智能化的一道“天堑”。

如果把媒体转型比作“换道超车”的话,“在线化”就是亟待并线的新车道。

移动化

过去,互联网对于媒体只是渠道而不是生产方式,传统生产部门离线生产完成后再由新媒体部门搬运到客户端等终端上,这种移动化传播一定程度上是“伪移动化”。

在今天,举起手机拍摄照片、视频甚至直播,已经成为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我们发现,原本离线的采集端实现了联网,或者说具备了“在线化”的基础。

然而,就像连接不等于在线一样,移动化采集并不等于在线采集。手机拍摄完了如果不能实时送达编辑系统,那拍摄的内容依旧是记者的“本地”存储。这种“离线”状态不能和生产流程连接,所以即便采集便捷了,生产链并没有发生变化。

2016年,新华社推出的“现场新闻”在线生产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记者即采即拍即传,编辑基于同一平台在线即收即审即发。在实际运行中,这一产品创新有效带动了报道创新,不仅报道时效极大提升,而且语境的变化悄然改变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报道结构,甚至改变了文风。

2017年,新华社以云服务的方式面向全国媒体开放了这一系统,目前已有2300多家机构入驻,这就是“现场云”。大量用户称赞这一平台带动媒体快速便捷进入直播时代、提升了传播力——其实,这些优势在未来媒体的语境中并非关键点——“现场新闻”和“现场云”核心意义在于,启动了媒体的在线采集,并在逐步推动采编发全流程“在线化”。“现场云”3.0版即将拉开这一帷幕。

编辑功能“前端化”。前端加入视频处理功能,在手机上就可以快速剪辑。传统编辑是以编辑部为阵地、以桌面电脑为界面运行的,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后端功能越来越多地“前端化”,如美图秀秀推动了图片处理的前端化、快手实现了视频剪辑的前端化、各大直播平台实现了直播的前端化。这些变化无一不使得原本在PC上操作的重型功能变得轻量化、便捷化,进而将原本局限在专业人士范围的应用功能大众化、普及化。

在视频生产中,部分加工功能将转移到记者,素材采集完成后记者直接进行初编。在现场的记者最熟悉拍摄素材中的重点所在,剪辑效率比编辑更高,智能手机的赋能打破了以往的设备限制,直接推动了新一轮生产力的释放。

审签功能“前端化”。记者在“现场云”提交稿件后,签发人在手机上会收到消息提示,前端即可原样式预览、一键签发。采编发各环节的操作全部产生数据留痕,并实时反馈。签发人可以移动指挥记者,记者也可以在线“督办”签发人。

当然,后端的编辑与审签功能依然会保留,两者可以并行。而且,比较重型的生产,如进行多路信号并行操作的云导播台、影视级的专业视频加工等,还是适宜后端操作。

报道指挥“可视化”。快速反应的报道指挥要解决两大痛点:一是要搞清楚记者在哪,或者说核心地点周边有哪些记者;二是联系上记者,进行调度。全体采编人员在线的前提下,通过可视化地图就可以看到记者的实时位置、距离现场的距离乃至记者赶赴现场的交通路径、路况;加入即时通讯功能,就可以和记者发起视频通话,实现前方影像实时回传指挥中心。

跨媒体协作常态化。基于同一平台、同一模式进行生产,媒体之间协作的成本极大降低。2017年,“现场云”组织了多场重大主题跨区域、跨媒体联播,两三天就能组织全国各地数以百计的媒体参与。在传统媒体时代,这样规模的联动即便耗时几个月准备也难以统筹周全,而基于云端的协作使得集团军式的“闪电战”成为现实。

进入在线状态后,采编发各环节运转数据一目了然,半天时间不发稿、不编稿的南郭先生没法滥竽充数了;全员进入实时机动状态,抢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将得到提高;受众反馈实时同步,记者和UGC在同一平台用同一模式进行写作。此时,互联网不仅是传播渠道,而且成为媒体生产的基础设施。媒体由此进入“网络中心战”时代。

智能化

一辆大排量甚至加了涡轮、喷射动力的汽车,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可能跑得没有马车快。没有在线生产的基础设施,没有数据这一动力能源,别人用得再酷炫的AI应用拿过来后必然逾淮成枳。那么,媒体在并线“换道”之后,智能开始启动,这又将开启未来媒体的更多场景。

智能生产。新华社前不久发布了国内首条MGC(机器生产内容)新闻,在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由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媒体大脑”智能采集生产系统,实时汇聚会场实况影像,由机器人秒级生成了一条视频新闻。这种场景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媒体生产。

部分媒体正在探索记者全员转入新媒体,报纸只保留夜班编辑部。“现场云”的在线生产为前者提供了解决方案,将阶段性生产改为实时生产;MGC系统为后者提供了有力支撑,一键生成半成品甚至准成品稿。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合状态。

智能编辑。部分基础性核校、加工工作将逐步转交给机器。2017年5月,阿里巴巴发布了一个“神奇”的人工智能设计师,在“双11”期间设计了4亿张个性化海报,有人计算出每秒完成8000张。用到纸媒场景里,这意味稿件一键排版不远了,基于“现场云”的新媒体内容未来是不是可以一键生成报纸版面稿件?

智能分发。精准传播和个性化分发在今天不算是新技术,但在未来,这一场景将普及化,成为媒体通用的功能。当然,智能分发不会是唯一场景,代表媒体立场和观点的编辑推荐仍然难以被机器替代。

机器从两个方面提高效率:一是替代人完成大量基础性、重复性劳动,把人从简单、低效的环节中解放出来,比如,传统新媒体编辑检索、复制、粘贴等搬运稿件的工作,简单图片、视频的剪辑、合成等加工工作;二是完成人脑无法快速实现的大数据处理,比如,数据新闻的制作等。

在未来,更多运行在“现场云”和“媒体大脑”平台上的智能化应用会源自媒体用户的创意。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为媒体人赋权赋能,全员创新让未来业务场景具备了无限空间。

如果说传统媒体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就像冷兵器与火器的对抗,那么基于IT思维的传统互联网与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应用相比,则类似普通枪械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竞争。媒体在和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中,已经错过了上一个“风口”,如果在智能化浪潮中再不变革,将遭遇跨了两个层次的降维打击。

社会化

智能推荐兴起后,很多编辑担心要下岗了;MGC推出之后,很多记者担心要下岗了。其实,机器并不能完全取代人。更大的“冲击”可能来自生产模式的变化:基于PGC(机构生产内容)和UGC(用户生产内容)的社会化生产,将会成为传统OGC(职业化生产内容)的重要补充。

如今,这种冲击已经在媒体外部发生。原本由媒体垄断的政府权威信息,越来越多地由政府部门自行在官网或两微一端发布,这是PGC的冲击;原本由媒体发布的突发事件、社会热点新闻,越来越多地由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爆出,这是UGC的冲击。没有进入互联网车道之前,媒体对这种冲击几无还手之力。但实现了在线生产之后,有望出现转机。

其实,社会化生产自有媒体以来就一直存在,这就是传统语境中的“通讯员”。但由于通讯员和采编人员都是离线运行,所以对接成本十分高,很难大规模应用。很多情况下,通讯员想投稿找不到记者,记者在需要素材时找不到对应的通讯员。因此,“现场云”3.0版推出“通讯员在线管理系统”:媒体人员可以便捷地邀请PGC和UGC生产者成为自己的通讯员,获得认证的通讯员可以像记者一样在线生产内容、提交稿件。比如,大连市金普新区电视台只有3名专职记者,但在2017年通过“现场云”平台发展了近400名通讯员。这些通讯员不拿薪水、不要职务职称,夜以继日地生产现场新闻,这一“区级”媒体每周的稿件量稳居前10名,超过了大多数的省级、市级媒体。

通常一个地市级媒体记者在20人左右,每人积累、汇聚100名通讯员并非难事——记者手机或微信通讯录里存储的通讯员可能都不止这个数——那么如果把他们都从“离线”转到“在线”的话,这个媒体的生产力量将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快速扩充到2000人。我们相信,如果媒体加强运营,这个数字还会更惊人。

在这里,我们发现未来记者编辑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单纯的新闻工作者变成了互联网平台的运营者。在线化转型使得传统采编人员发展空间变得更大,视野变得更加开阔,综合素质变得更强。在线化转型使得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媒体“重新洗牌”,地方媒体借之可以超越央媒,中西部媒体借之可以超越东部及中心城市。

结语

从“互联网+”的视角来看,未来大量媒体都将转型为互联网公司,转型为数据运营商。而当新的采编流程建立、新的采编场景出现,我们会发现,新闻生产再次回到内容为王的原点。但这样的内容,在时效、形态、题材、表达以及广度、深度等方面,都会远超传统媒体。由此,媒体实现转型,新闻生产分发效率跃升,受众的阅读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这将是媒体的一大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

猜你喜欢

离线生产
异步电机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用旧的生产新的!
浅谈ATC离线基础数据的准备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互联互通车载控制器离线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FTGS轨道电路离线测试平台开发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一种双臂机器人离线运动规划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