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持续体育锻炼意愿:体育课满意感的中介作用
2018-03-07杨梦岐李尚滨
焉 石,杨梦岐,李尚滨,李 栋
(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体育学院 滑雪教学训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01;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100084)
大学体育是大学生系统学习掌握体育相关知识的最后阶段,更是促使其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关键时期。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经历了多年的体育教育,但当其在日后踏入社会后能否持续参加体育锻炼,与其在大学期间是否养成了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有直接关系[1]。鉴于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陆续颁发了系列文件。但历经多年实践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接受了长达十几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后,能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并持续坚持的人寥寥无几。尽管类似状况不能一味归因于学校体育教育问题,还与家庭、社会及环境等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下,为了学分、体育成绩及大学生体质测试等外部动机刺激作用下被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并没有真正调动其内部动机的积极性[2]。人的各种活动都与动机有关,锻炼的内在动机越丰富越强,那么持续锻炼的意愿也随之越强烈。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形态、机能、代谢功能成熟发展阶段,是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激发大学生持续参加体育锻炼意愿的形成,并为日后高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满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指当人的需求被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快感,是实际感受与事前期望的相对关系,而我们通过某种手段来测量此种心理状态的数字即为满意感[3]。态度习得模仿理论指出,当人的需求被满足时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4]。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统一实行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模式,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大多都属于迫于外界强制性压力而被动参与,但即使是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如果当其在体育运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感,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渴望持续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鉴于此,本研究假设:1)体育课满意感对大学生日后持续参加体育锻炼意愿具有预测作用。领导行为指上级在指挥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而该行为在不同阶段中因任务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伯恩斯指出,传统的领导行为类似上下级间的一场交易,属于一种契约式领导,而且前提是建立在下属对上级的顺从为前提的情况下,这样并不能百分百激发下属的积极情绪。基于此,其提出了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该理论倡导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关爱下属并努力打造上下级间的亲密关系,帮助下属清晰明确所承担任务的责任及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下级的高层次需要。相关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行为能更有效调动下属的内在动机,使其自主产生一种角色百分百投入[5]。另外有研究显示,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受环境、成长经历、条件设施、教师领导行为方式等一系列外因条件及学生积极主动的需要等内因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6]。其中,作为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及体育教学的主导者的体育教师的领导行为,在众多外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综上,本研究假设:2)变革型领导行为结合大学生体育课满意感这个中介因素对其日后持续参加体锻炼意愿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参加体育课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3.4%。被试性别为男生339人、女生128人;大一268人,大二199人;巴西柔术191人,足球112人,散打93人,瑜伽58人,排球13人。
1.2 测量工具
1.2.1 变革型领导行为测量 采用金正皖、金正男[7]编制的《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对大学生实际感知的体育教师领导行为进行测量。考虑到本研究采用的3个量表是由韩国学者编制,可能存在语言表达文化差异性,故首先对量表进行了语言互译,并邀请心理学专家对量表进行校正,然后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小样本预试。通过反馈进行不断修订,最大程度保证量表语义符合我国文化背景,将最终修订量表对大一、大二参加体育课学生行为进行作答。《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由27个题项构成,分别包括领导魅力(b1-b11,共11题)、个性关怀(b12-b22,共11题)和智力激励(b23-b27,共5题)3个维度,回答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符合”“完全符合”七级李克特计分方式。为了保证量表的信效度,本研究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4(0.479)、B7(0.457)、B8(0.528)、B9(0.504)、B10(0.518)、B11(0.535)、B19(0.552)、B23(0.578)8个题项载荷值均在0.6以下,并且其中有个别题项还存在同时跨度两个维度的现象,为了保证量表信效度故将其删除(表1),剩余维度下题项载荷值均在0.6以上,合计19题。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领导魅力 0.799、个性关怀 0.930、智力激励 0.833。
表1 变革型领导行为探索性因素分析
1.2.2 体育课满意感测量 采用裴俊宇[8]编制的《体育课满意感量表》测量大一、大二学生对体育课的整体满意程度。该量表为单维度,由6个题项构成,回答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符合”“完全符合”七级李克特计分方式。分数越高表明学生对体育课满意感越强,该量表反映的只限于学生对体育课整体满意感。克隆巴赫系数为0.918。
1.2.3 持续体育锻炼意愿测量 采用赵秉宪[9]编制的《持续体育锻炼意愿量表》测量大一、大二学生日后是否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程度。该量表也为单维度,由4个题项构成,回答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符合”“完全符合”七级李克特计分方式。分数越高说明学生日后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越强。克隆巴赫系数为 0.903。
1.3 数据处理
采用AMOS22对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结构模型配适度检验。结果显示B18、B21、S1、S2 4个题项被删除,剩余题项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在0.6以上,并且模型的配适度相关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各维度克隆巴赫指数在0.799~0.93之间(表 2)。另外,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并且各维度区别效度值均大于相关系数值,表明区别效度良好;而反映收敛效度的AVE值除领导魅力未达0.5以外,从其验证性因素分析题项载荷及区别效度值来看,该维度的收敛效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表3),其他维度均在可接受范围。
图1 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及模型配适度检验
表2 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及模型配适度检验
表3 各维度间相关关系及收敛、区别效度检验
1.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21和AMOS 22统计软件,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及Bootstrap中介效果检验等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体育课满意感的影响
图2和表4结果显示,本研究设定的结构模型各配适度指标良好,并且变革型领导行为下的领导魅力(C.R=2.551,P=0.011<0.05)和个性关怀(C.R=2.108,P=0.035<0.05)、智力激励(C.R=4.516,P=0.000<0.001)3个维度对体育课满意感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并具有37%的较高解释率。
2.2 体育课满意感对持续体育锻炼意愿的影响
图2和表4结果显示,体育课满意感(C.R=8.212,P=0.000<0.001)对持续体育锻炼意愿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并具有18%的解释率。
图2 结构模型路径分析
表4 结构模型路径分析
2.3 体育课满意感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持续体育锻炼间的中介作用
采用 Preacher和 Hayes(2004)[10]提出的 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并在AMOS统计软件中进行。在原始数据中抽取2000个Bootstrap样本,形成一个近似抽样分布,分别检验间接效应及控制了中介变量后的直接效应。图3和表5结果显示,体育课满意感在个性关怀与持续锻炼意愿间不具有中介作用。因此,仅就体育课满意感在领导魅力及智力激励与持续体育锻炼的中介作用展开检验。结果显示,反映间接中介效应的Biar-Corrected 95%和Percentile 95%的置信区间显示不包含0,说明中介效果显著,即中介成立。另外,进一步检验中介效果为部分中介还是完全中介的Biar-Corrected 95%和Percentile 95%的置信区间显示包含0,说明直接效果不显著,即属于完全中介。
图3 Bootstrap法中介效果检验
表5 Bootstrap法中介效果检验
3 讨论与分析
3.1 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体育课满意感的影响
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体育课满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当大学生在体育课上越多地感受到教师的领导魅力及对其的关怀与鼓励行为时,表现得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越高,从而对待体育锻炼表现得越积极主动。这与“教练员个性关怀与智力激励对运动员角色投入具有显著正向预测”[11]“上级的领导魅力、智力激励对下属额外努力和对领导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12]等观点一致。针对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方面展开探讨。从变革型领导行为所提倡的理论来看,其实与我国一直以来倡导的儒家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领导魅力主要是着重强调领导者道德修养及以身作则。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领导者模范的德行为规范,以之教化下属,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指领导者讲求道德,这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而运转。领导者要想取得“众星共之”的效果,就要从自己做起,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思想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品德。另外,儒家思想还强调“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只要领导者自己的行为正当,谁敢有不正当的行为。所以领导者是各级下属的表率,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具有上行下效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组织道德水平的提高[13]。可见,作为一个领导者,要缔造个人的领导魅力,首先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又比如变革型领导行为提倡的上级对下级的个性关怀在儒家思想中主要表现为上级对下属的关爱。儒家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主张“重民”“爱民”“以民为本”,领导者要关心下属,了解下属的需求,重视下属的意见,行事决策要考虑和顾及下属的利益,赢得下属的支持;这样才能使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并全心全意去达成组织的目标。另外,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倡导的智力激励从儒家思想视角可以理解为“任官得人”。意思指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用人,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而具体的事务是由下属去完成的。所以个人领导力的缔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会科学用人。综上,提示我们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并使学生喜欢体育课,首先应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不仅要不断加强所授课程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更应该无论在课上还是生活中时刻注重个人的言谈举止,努力维护个人形象。其次,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做到常常关爱学生。尽管高校体育课程每周只有一次,教师应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时刻保持与学生间的互动,并经常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久而久之与学生间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最后,体育教师还应该通过观察学生课上完成情况,针对不同特点学生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保证在学期结束后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新方法熟练掌握所授技能,从而促使其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
3.2 体育课满意感对持续参加体育锻炼意愿的影响
研究表明,体育课满意感对持续参加体育锻炼意愿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当大学生表现得越喜欢体育课,其日后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就会表现越强烈,也就越容易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这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其工作绩效”[14]“下属的工作满意度显著负向影响其离职意向”[15]“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对学习投入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16]“大学生体育课满意感是预测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可靠变量[3]”等观点一致。近年来在管理学领域相关研究指出,满意度被看作用户对待某一事物长期认可并保持忠诚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产生于用户对某事物预期表现的评价,进而积极地影响用户满意度及促使其长期持续使用意愿[17]。基于以上观点,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大学生们非常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这也是高校体育工作一直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大学生们在大一、大二期间迫于学校强制要求下的体育课程结束后,到大三、大四期间普遍选择退出体育锻炼行列,从而造成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滑,这一现象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也已证实。根据合理行为理论,预测人们是否采取某种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其行为意图,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退出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还是锻炼动机和意图不够强,当然这也与当今时代学生的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及社会氛围等不良因素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通过体育课这个窗口形成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态度有关,所以要想使学生日后能够自觉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校期间的体育课教学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始终不温不火,而是一味注重考研率、就业率等,对待学生体育教学工作向来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际性措施,对待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是学校层面的这种消极态度,滋生了本来在初、高中教育阶段就严重缺失体育教育的大学生们更是肆无忌惮,对体育课表现出得过且过,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更无从谈起。另外,一些普通综合类高校担任公共体育课的体育部历来在学校的地位不高,话语权较少,主要表现在职称评定名额分配、课题申报指标分配及科研经费分配等方面。由于学校层面的不重视,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无所谓,导致高校体育教师也普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对待体育教学工作。长此以往,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想彻底改善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窘境,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具有明确态度,严令高校必须坚决贯彻政府精神,并出台系列惩罚措施。同时,高校应该着重全面打造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探索体育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方法及手段,鼓励体育教师“走出去”,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就体育教学工作展开交流访问,定期举办教师教学大赛,提升教师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场馆设施保证对学生全面开放。另外除传统体育项目外,定期增设当今热门项目,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新鲜感,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建立体育社团,让学生在除选修的体育课以外仍然可以选择其他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定期举办各种体育赛事,邀请体育界名人进行励志讲座,树立体育座右铭等措施,相信高校通过承上启下的不断探索,使学生在校期间不单单对体育课充满期待,对体育锻炼深层意义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最终促使其自觉形成持续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3 体育课满意感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持续体育锻炼意愿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显示,体育课满意感在领导魅力、智力激励与持续参加体育锻炼意愿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在个性关怀与持续参加体育锻炼意愿间不具有中介作用。即体育教师的领导魅力及智力激励行为并不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持续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而是要经过学生在参与体育课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体育的快乐,才会对体育课产生积极情绪,进而发展到热爱体育运动逐渐形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与“教练员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间接影响其角色投入[11]”“变革型领导行为与下属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积极的关系[5]”“谦卑型领导行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下属的工作投入[18]”等观点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促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其中内部动机尤为关键[19]。研究显示,内部动机是指参与一项活动是为了行为本身带来的满足,而外部动机是指因为外部的压力、奖励和回报而参加活动[20]。有学者认为,内部与外部动机是一种共存关系,内部动机主要受外部动机的类型影响,外部动机既可能削弱,也可能促进内部动机[21]。实验表明,如果当个体自觉参加某项体育运动时,我们给予其某种外在奖赏,此时必将导致其内部动机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德西效应。这是因为由于因果控制源产生了变化,原来由内部控制源所支配的行为,当受到外部奖励时,便由内部转向外部控制,结果使其内部动机下降[22]。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体育锻炼参与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方面进行解释。变革型领导行为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外部动机,而体育课满意感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体育课上教师的细心指导,感受到了体育锻炼的乐趣,并满足了自身各种内部和外部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进而对待体育锻炼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内部动机,只有当外部与内部动机有机结合时,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表现得更强烈。王培菊[23]研究指出,持应付考试动机的学生锻炼程度和锻炼习惯均不如持其他动机的学生。姜晓珍[24]研究指出,外部动机效应短暂且不稳定,它不能使学生对锻炼本身产生兴趣。所以,单一动机不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很容易造成体育锻炼行为的中断,最终导致学生锻炼缺乏自觉性,从而表现为当考试结束后便脱离体育。综上表明,外部动机并不能很好地直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而需要与内部动机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以上观点,体育教师的变革型领导行为这一外部动机并不能直接影响学生日后能否持续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而需要通过以激发学生自主对体育锻炼产生一种积极情绪的内部动机为桥梁。只有将外部与内部动机二者很好地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养成体锻炼的习惯。所以,如果希望大学生能在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结束后始终保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首先体育教师应该做到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并以学生为本,做到关心、关爱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这个平台,努力营造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感受体育锻炼的魅力,从而自主产生对体育的热爱,相信通过大学期间的这种内外结合的体育教育过程,定会对大学生日后自觉持续参加体育锻炼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4 结论
变革型领导行为、体育课满意感及持续体育锻炼意愿三者间具有显著正向相关。且领导魅力、个性关怀及智力激励对提升体育课满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体育课满意感对促进持续体育锻炼意愿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另外,体育课满意感在领导魅力、智力激励与持续体育锻炼意愿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1]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1):139-141.
[2]陈善平,李咸生,容建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J].中国体育科技,2008(4):135-138,143.
[3]王佃娥,毛坤,杜发强.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态度关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121-128.
[4]陈武英,刘连启.模仿: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0):1833-1843.
[5]史青.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学术论坛,2011,34(12):132-135.
[6]何步文.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与终身体育[J].兰州大学学报,2000(S2):413-414.
[7]金正皖,金正男.变革型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对教练运信任及运动行为的关系[J].韩国运动心理学会志,2002,13(3):43-64.
[8]裴俊宇.高校体育教师的领导行为对大学生体育课满意感的影响[D].首尔:建国大学,2010.
[9]赵秉宪.高校体育选修课学生的主观运动经历对运动态度及运动持续意图的影响[D].龙仁:檀国大学,2013.
[10]Preacher K J,Hayes A F.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mediation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04,36:717-731.
[11]焉石,朱志强,李尚滨.短道速滑教练员变革型领导行为与运动员角色投入——教练员信任的中介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1):28-33.
[12]刘改成,王斌.高校体育领导者变革型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9):41-44+52.
[13]清新.领导力与儒家思想[EB/OL].(2013-08-27)[2017-07-15].http://blog.sina.com.cn/u/2242298203.
[14]马凌,王瑜,邢芸.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J].企业经济,2013,32(5):68-71.
[15]莫秀婷,徐凌忠,罗惠文,盖若琰.医务人员感知医患关系、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41-146.
[16]刘选会,钟定国,行金玲.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学习投入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7(2):58-63.
[17]刘鲁川,孙凯.SaaS外包服务用户满意度与持续使用的实证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2(1):26-32.
[18]唐汉瑛,龙立荣,周如意.谦卑领导行为与下属工作投入: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管理科学,2015(3):77-89.
[19]陈善平,李咸生,容建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J].中国体育科技,2008(4):135-138,143.
[20]Richard M Ryan,Edward L.DECL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emporary Edu Psycho1,2000,25:54-67.
[21]Lepper M R.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M]//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perspectives on adjustment,risk,and disord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3-50.
[22]DECIE L.Intrinsic motiv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2(1):113.
[23]王培菊.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41-42.
[24]姜晓珍.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6所普通高校调查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