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的组织与保障
2018-03-06徐艳春
徐艳春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飞速发展,查明地下管线现状,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管线资料,建立地下管线信息资料收集、更新、分发、服务统一管理的机制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的技术积累以及新一轮地下管线普查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总结了本次普查的经验,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地下管线普查 组织管理 保障机制 动态更新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b)-0223-03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城市输送着物质、能量与信息,被誉为城市的“生命线”。地下管线普查对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自2014年以来,国家对于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对加强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2014〕179号)提出了关于“2015年底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加强管线统筹管理”的要求,大中城市要摸清全市地下管线现状。
1 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积累
1.1 建立了广州模式
广州市从1993年开始开展地下管线普查试验区工作,是我国最早开展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之一,在此基础上,广州市规划局于1995年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该规程不但指导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实施,也对整个行业起到了借鉴作用。至1999年,广州市基本完成了原中心城区(俗称老八区,约285km2)的综合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从2000年开始,广州市一直在进行管线普查的滚动推进及修补测工作,每年开展1~3个测区(约20~40km2)的地下管线普查,与此同时,部分郊区(增城、萝岗、南沙、花都等)也开展了普查工作,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已完成了100多个测区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普查管线长度约28000km。广州市的管线普查工作模式在业界有一种说法,叫“广州模式”。所谓“广州模式”,简单地讲,就是注重四点:领导重视、内外业一体化、推行监理制度及建立管线数据库。“广州模式”仍是当前管线普查的主流模式。
1.2 建立了动态更新模式,提出了“数据升级”理念
广州市从管线普查工作开始之初就非常重视管线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工作,广州市管线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的途径有:管线竣工验收测量与数据升级。自1997年开始实施管线规划竣工验收测量,测量管线总长超过12000km,是广州市地下管线信息更新的主要途径。近年,亦在推进专业管线的数据汇交制度,促进数据的共建共享。
管线数据升级是由广州市率先提出并实行,即指对以前已经做过地下管线普查的区域,按片区进行数据升级:对现有的管线数据进行核对升级(对数据属性按最新规程进行全面升级,同时对已有管线数据的明显点进行开井量测,核实修改埋深、高程、管径、材质等关键属性),对区内新增、变化、迁改的管线进行普查探测,从而取得该区普查后新增或删改废弃但未进行竣工验收的管线的现况,全面更新测区现有的管线信息数据。数据升级工作,保留了原有约4万km的原有数据,极大地节约了项目开支。
1.3 对管线“数据升级”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广州市通过3个修测区、2个升级测区的探测实践,系统研究了管线数据的升级更新技术,系统建立了修测工作的技术规定,在本次普查工作中得到了全面实施。取得的进展有:(1)对升级更新的勘测流程进行了规范,从外业巡查、核实、探测、入库等进行了规定。(2)解决了新旧管线的连接问题,解决了新旧管线两次测量误差的判断和取舍问题。(3)系统规定了管线的删除、拆除、废弃、新增、修正等状态的属性、图上表示及连接处理方式,可在综合管线图中同时显示不同状态的管线,如在用、删除、废弃及修正的管线,而也可依据该数据直接显示最终存留管线。(4)开发了专用的管线数据升级处理软件,解决了数据升级的技术难题。
1.4 对规程进行了修编
鉴于技术的进步、普查工作需求的时代变化及工作经验的积累,广州市国规委(原规划局)自2011年起开展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相关技术规程的修编工作,结合国内行业的最新发展,修订编制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J440100/T229-2015),于2015年5月27日正式作为广州市的地方标准发布实施。该规程对管线普查的全流程工作:从技术准备、普查实施、过程监理、数据建库、动态更新至成果归档验收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为广州市新一轮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2 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的组织管理
2015年9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新一轮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明确在分管市领导牵头的市城建工作领导小组架构下,设立广州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公室(简称市管线办),统筹负责地下管线普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市管线办设在市住建委,办公室主任由市住建委主任担任,市国土规划委、市安监局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市管线办下设综合协调组、数据收集核对组、技术工作组、成果验收组、隐患排查组,管线权属单位各派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适时集中办公,负责各自管线数据收集、普查成果核对工作。各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城管委、市水务局、市交委、市工信委、市道路扩建办等单位作为市管线办成员单位,其单位领导参与管线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综合协调组、成果验收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为组长单位,成员由市国土规划委、市水务局、市城管委、市道路扩建办、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心、市房地产测绘院、广州供电局等单位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制度建设、组织第三方检测和监督等工作。
数据收集核对组、技术工作组:市国土规划委为组长单位,成员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水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城管委、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心、广州供电局及各管线权屬单位组成。负责组织实施管线普查、项目进度控制、技术管理、成果入库等工作;
隐患排查组:市安监局为组长单位,负责跟踪督办隐患排查及隐患整改等工作。
3 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的保障机制
3.1 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构与工作班子
管线普查工作是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工程,各区政府和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工作机构,各管线权属单位安排领导成员参与市管线办的协调工作,同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管线办管线数据收集核对组的工作。建立灵活机动的协调机制,针对普查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分层级进行统筹协调。
3.2 资金保障
按照职责分工,市政府与越秀、海珠、荔湾、白云、天河、黄埔、番禺、花都、增城、从化、南沙、开发区政府按现行财政体制化比例分别负担地下管线普查经费,涉及市财政投资的信息化项目按程序报市工信委审核立项。各区政府将该项目区负担部分作为2016年区财政上解事项纳入市财政后再支出安排。普查工作完成后,按照以上分工分年度安排,适当更新补测经费。
3.3 技术保障
组织一支专家型的管理团队,为普查工作提供坚强的工作保障及技术保障。吸收国内国际先进的工作经验,制定先进的工作标准。制定合理的招标条件,选择国内优质的、有经验的团队实施普查工作,保证普查工作的质量。
3.4 建立例会制度
各牵头单位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收集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每月或根据需要由市管线办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成员单位进展情况汇报,协调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部署下一步工作。在普查实施过程中,由市国规委组织项目监理部、普查单位定期召开监理例会,在项目前期例会每周一次,项目正常推进后两周一次。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拟定相关方法措施,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重点工作。
3.5 建立检查督办制度
由市管线办每季度组织1次现场检查,督查各责任单位切实按工作方案,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工作任务,重点对质量、进度、投资等三方面进行管控,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各责任单位予以整改,存在违法行为的,将依法予以追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告。在普查实施过程中,由市国规委组织开展定期巡检,每月进行2~3天次外业现场巡检,走访作业单位及项目部,约谈相关单位领导。
3.6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各项目牵头单位指定1名分管局级领导、处领导、经办人和信息报送联络员,信息报送联络员每月1日前将上月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报送市管线办,以便汇总情况报市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并将存在问题报市领导协调解决。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本次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经过近两年的实施,现已接近尾声,于近期进行了项目成果验收。本次普查,基本上查清广州市全市域7434km2范围内宽度大于或等于3.0m的市政道路及街巷沿线两侧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工业、石油、垃圾真空、综合管廊、重要长输管线(含建成区以外)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现状,探测管线长度约8.4万km。总结广州市本次管线普查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统筹管理。2015年9月,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明确在分管市领导牵头的市城建工作领导小组架构下,设立广州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全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此外,还成立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并负责建立统一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制定普查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普查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和流程,细化了任务分工和工作时限。
(3)分区分期普查,严控成果质量。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普查主要为中心城区,涵盖越秀、海珠、荔湾、白云、天河、原黄埔、花都等区;第二期普查面向外围城区,涵盖番禺、南沙、原萝岗、增城、从化等区。广州市尤其注重普查成果质量控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成果质量优良:一是选择监理单位进行普查全过程监理。二是组织管线专家进行过程检查,重点对作业单位人员配备及在岗情况、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三是管线权属单位对普查初步成果进行审核确认。四是选定第三方检查单位开展管线成果质量检测,并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通过方可进行项目验收及合同支付。
(4)完善管理系统,推动共建共享。依托广州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心,初步完成了“两大平台”(地下管线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和档案管理平台)的搭建,向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管线单位开放接口共享管线数据,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建立完善专业管线信息系统,建立各专业管线数据库与综合管线数据库的接口,以供数据交换。
(5)健全管理制度,加快管线立法。修订了地方性标准广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J440100/T229-2015),确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为权属管线数据共享打下基础。另外,为加强管线信息管理,市国土规划委主持编写了《广州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规定》《广州市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管理规定》《广州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技术标准》。除此之外,2017年10月11日,15届24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顺利通过了《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从此广州市地下管线建设及管理将有法可依。
4.2 展望
要实现全市管线管理“一网一图一平台”,推动管线数据的全面共享、共建及应用,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整合综合管线信息系统与专业管线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努力消除管线数据多头管理、信息孤岛等情况。
(2)建立管线数据动态更新强制机制,加强对管线权属单位的督促指导,完善以规划竣工验收测量为主体的动态更新机制,保证管线数据的现势性。
参考文献
[1] 王清泉.广钢新城地下管线普查质量控制中的核心技术[J].勘察科学技术,2015(5):50-54.
[2] 张汉春,莫国军.特深地下管线的电磁场特征分析及探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4):1314-1322.
[3] 李海军.如何打造地下管线普查优质产品——以广州市78测区为例[J].城市勘测,2016(4):156-159.
[4] 葛如冰.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城市地下目的物探测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1,35(1):136-139.
[5] 林广元.基于PDA的地下管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A].第二期城市地下管線数据处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培训班教材资料[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