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语言服务体系研究
2018-03-06啜春红
啜春红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语言服务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创新语言服务模式,扩展语言更加多元化的外延服务,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语言服务水平与能力,从而提高语言服务体系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同时,在整合资源、扩展空间与技术的跨界融合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推动语言服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语言服务整体能力。而实现信息化时代语言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是满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大数据战略实施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我国与世界深层交流的重要保障。据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时代语言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信息时代 语言服务 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234-02
1 信息时代语言服务体系
1.1 扩展语言服务外延
语言服务实际上就是对某种语言或方言拥有权利的主体基于中介,向语言需求的客体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为活动。构建信息化语言服务创新体系,与我国语言文字行业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需求相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语言文字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相关内容,并进一步扩展国家语言服务外延。关于语言服务,具体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服务功能、服务对象、服务平台、服务要求,其与我国语言文字规划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关联,因此,实现语言服务产业、职业、行业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语言服务可以以信息化技术与大数据平台为载体,创造精准服务的创新模式,构建健全的全球语言服务云平台,以及为全国提供语言服务的语言服务新体系,打造万众皆是的语言服务商新局面,培养智能化语言服务新生态,从而实现语言服务外延扩展的目标。
1.2 优化语言服务体系
(1)信息化与语言服务的有机融合,能够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语言服务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进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可扩展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语言服务,将语言服务的基础与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我国语言与一带一路周围国家语言文化的相互贯通,从而为一带一路实现相互联通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语言服务的根本在于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遵守为国家实现健康发展所服务的原则,进而实现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的最终目标。而以信息化时代为基础的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目标,是为实现一带一路提供更加完善的、高效的、多元化语言服务,将基础保障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2)信息化与语言服务的有机融合,能够实现语言服务资源和方式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利用网络与大数据思维,创建融入核心技术与语言资源的服务数据库,创造国家级别的语言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语言服务云平台。充分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这样一来,既能够为语言服务双方,提供融合了多样服务的语言信息化服务体系,又能够大大提高服务主体方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现阶段,部分语言服务企业开始以信息化时代为载体,建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第四方语言服务平台,其中吸收了全球化的语言服务机构,能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式各样的翻译服务和多方语言信息服务。
(3)信息化与语言服务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基于信息化平台,整合民间力量,重新构建服务主体的目标。现阶段大部分民间企业开始注重发挥信息化思维,构建跨语言的云服务平台,并建立了健全的语言项目协同管理、语言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增值服务、职业社交等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O2O系统,基于B2B与B2C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向跨语言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等各个方面提供完善的语言服务。这样一来,在语言服务中,民间力量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加强对民间组织、企业等相关主题作用的重视,基于完善国家语言服务战略高度,为其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
1.3 创新语言服务技术
实现信息化与语言服务体系的融合,最关键的理念就是跨界融合,其能够为开发语言资源、语言人才服务、语言资源平台服务、语言咨询服务、语言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充入更多新生力量。基于信息化时代,对语言服务技术进行创新,通过语言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有效推动,整合商务交易、协同管理、专业资料库与機器翻译等相关交易、管理平台,从而推动语言服务行业产业化与语言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并逐渐呈现语言服务的全球化、产业化、多元化、信息化等特性。所谓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语言服务技术的优化与发展,其同时还能够为客体提供额外服务,即语言识别翻译等,进而实现跨语言人际交流,以此进一步促进语言经济进步与发展。
2 信息时代语言服务体系构建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2.1.1 校企合作模式
对于语言服务而言,人才是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培养环境,并强化对高级语言服务人才、研究、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信息化时代,作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教学模式必然会随之产生相应变化,通过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教育深化改革,企业和学校加强合作,进行优秀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含构建学生实习基地、培养订单式人才、构建翻译工作室等模式,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基于双赢,进一步探索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促使人才培养满足市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2.1.2 融合信息技术
在语言服务体系中融入信息化技术,能够为翻译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工具。在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中,利用网络翻译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基于自身语言知识,以翻译工具为辅助,作为学习与教学设施设备。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扩展学习与教学空间、时间,在语言服务体系中合理利用微信和邮件等通讯工具,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间不限时间和地点的深层沟通与交流。而丰富多元化的网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完善的内容与资料,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2.1.3 教学去中心化
在学期初期,教师可以采用传统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定量的课后作业,以此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促使学生快速积累基础理论知识。在学期后期,以教学去中心化,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切实应用于实践,巩固已经熟练掌握的语言知识,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2 树立良好的语言服务意识
语言服务的发展势必要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创造精准化服务新模式。而作为开放化平台,网络中不仅存在发展机遇,同时也有巨大风险,而信息时代语言服务体系的参与人员都是语言的服务商,都能够提供并获取语言服务资源。基于信息化时代,还需树立良好的语言服务安全性意识,确保语言服务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只有安全的数据,才可以为语言服务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才能够进一步推动语言服务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衍生,语言服务行业也进一步实现了深化改革,其所承担的任务仅限于文化传播和深入交流,语言服务产业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相互联系、衔接的重要基础产业。语言服务的所有参与者都应基于全球化视角和信息化思维,正确对待语言服务体系,并积极开拓创新,通过颠覆性思维、改革性行动融合行业所有资源,并创造更多新型服务模式,以此促进语言服务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为语言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梦圆.信息化时代语言服务实践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5(11):125.
[2] 李爽,李淑华.“互联网+”时代语言服务业的协同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178-180.
[3] 唐智芳,于洋.“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变革[J].中国翻译,2015(4):72-75.
[4] 王传英.语言服务业发展与启示[J].中国翻译,2014, 35(2):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