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思考

2018-03-06张春雷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人文素质

张春雷

摘 要:经济的空前发展,一步步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进而带动了我们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大学的教育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习到了必要的知识体系,更是在精神上给人以陶冶和升华。可以说,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目前教育的重点关注项目,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大学教育 人文素质 思考与反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228-02

其实人文素质的教育不应该只单单地在学校里进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很多人在生活中也一样能体现自我的修养,那么对大学生的要求就更是有了一个新的高度,面对新经济的形势下,我们国家的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变的更加急切,但是这种人才一定要是既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是要懂得自我修身,懂得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

1 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必然要求

1.1 人文素质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的教育在现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关注国家建设,就必然会把关注点放在教育的方式上,而为了更能体现我们国家教育的优越性,就要对人文素质教育加以强化。一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无论是知识点的掌握上,还是在能力的体现上都不逊色于他人。一个人如果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有着提高自我素质的意识,就是很难得的,素质也代表了能力的多少。当下的素质教育中,最能对大学生有着深远持久影响的就是人文素质,所以,在高校教育的发展中,不能够忽视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历程中,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给予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在人文教育的发展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了能够在未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自己的正确的导向,也能够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困苦和艰难。对自然有了一定的意识,才能够对自己有所意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不仅如此,人文教育还有一定的熏陶作用,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既能够有着自己的处事方法,也能够和他人友善相处,塑造出自己独立的性格,从而拥有这个社会上所缺少的纯净的灵魂,有助于他们净化思想、美化心灵、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建构内心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成为具有崇高精神境界和健全人格品质的社会主体,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定向和定位的作用。这样在逐渐接受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就塑造出了一個学生的完美人格,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国家的素质和素养,推动我国向着更好的教育发展。

1.2 人文素质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定要有效地展开人文素质教育。当前时代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些不仅把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更是未来企业对用人全面的新一轮的考验,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企业选拔人才必定更是要结合综合实力去选择,这就使得人才使用和评价的标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未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更好地参与竞争,只一味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就掌握专业课这一个方面,根本不足以让企业足够重视你,现在企业挑选人才,第一重标准肯定是性格好、品行好,更是要有着强烈的团结合作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的合作当中,但是完美的个性、良好的道德、现代的意识、健康的心态、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这些品质的形成与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紧密。可以说,人文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才的竞争力。一个人在未来是如何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就一定是难以脱离对人文素质的培训,学生们想要更加全面地发展自我,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社会,就要努力学习人文知识,在内在的气质里提升自我的修养,从而在追寻未来的过程中,确定好自己的每一步目标,然后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能够努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人文素质的教育不仅告诉我们要探索知识,更是教育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的追寻。在社会的生活中,要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的变化规律,才能在未来的过程中更好地立足,更好地实现自我,也能够提高对自我的认知,在接受整个教育的体系中,升华自己的灵魂,使得自己能够变得更加优秀。

2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着重点

2.1 人文素质教育与知识的学习

人文素质教育有很多种不同的思维,也有它独特的思维模式,发展里程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从表面上看,人文素质相关联的东西和我们日常学的知识体系以及专业知识没有相对应的关联,但是从本质上看,它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许很多方式和实施的教育模式不大相同,却在内涵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和教育的展开。人文素质的教育的侧重点,还是在于知识的传播上,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本应该做到的就是接受知识,所以人文素质的教育也只能通过知识的模式展开教育,与其他科学知识一样,可以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等进行传播。一旦遇到什么涉及思想理论,或者涉及政治等主张等,学生就可以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统一的理性认识,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这一途径,通过学习、积累、记忆获得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人格魅力。为了能够将人文素质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不仅要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对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一个追求,有些人有着丰富的知识,却不懂得道德的珍贵,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思想道德规范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所以,向大学生传授丰富的人文知识仅仅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开端。

2.2 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人文素质的教育也许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但是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社会生活和校园学习中,都会对于未知的事情有一个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去寻找真相,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推动着学生们去探索这个世界,有计划、有方法、有目的地去探索,充分发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各项能力,激发出学生们的创造潜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人类的思维有着无线开发的空间,精神世界对于我们是再重要不过的了,我们有了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力,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去创造更有利于人类进步的工具,而能够促使我们去挖掘实施,探寻真理的方式,就是高校中对人文素质的教育,教育者依据形象思维的特点,帮助学生积累事物形象空间位置等材料,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具体而全面的人文思维。

3 结语

人文教育作为当代的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着教育有着很强的推动力,文化本身对学生们的影响就十分广泛,大学更是融合了许多精英人才,所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放弃对自我本身的修养。既要学到切切实实的专业知识,也要能够从根本上修身养性,懂得人文,兼顾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的培养,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大学文化,努力实现人文教育目标、培养人文精神,进而提升一个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02-15(1).

[2] 张德元.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6):8-9.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人文素质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改善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