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高校计算机通识课考评方式教学研究

2018-03-06张世铮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实践能力

张世铮

摘 要:计算机通识课是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程,合理的考核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针对计算机通识课考核形式单一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考核评价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通常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Microsoft Office软件应用、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基础、动画设计等课程,

关键词:计算机通识 过程性评价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186-02

现在国内各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计算机类通识课,课程通常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Microsoft Office软件应用、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基础、动画设计等课程,可能开设一门,也可能开设几门。通常学生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这类课程,通过这些通识课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和对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

但是学生学完这些通识课,真的能达到我们希望学生能达到的实践水平吗?不一定。在学生后续的三年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利用学到的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不同学科的作业,以及大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毕业论文。那么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如何呢?根据一些教师的反馈,很多学生对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如Microsoft Word、Microsoft PowerPoint、Photoshop、Microsoft Excel,掌握的并不好。学生可以用Word打字,但更复杂一些的操作往往不会;用Excel可以输入数据,但不会用公式进行计算;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演示文稿,但合格的幻灯片制作要求往往并不清楚,更不用说用Photoshop处理图像了。

1 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1.1 杜绝学生“考前突击”现象

高校中的传统考核方式经常施行的方式就是“一考定终身”,学生成绩完全由期末考试决定。这就造成了学生经常平时不听课,考前背重点的“临时抱佛脚”现象。等考试一过,成绩合格就直接把这门课忘之脑后,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只是应对考试而已。

而过程性评价却不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因为平时布置作业的次数较多,学生必须每一次作业都要做,相当于整个学期都处于学习的状态。相对于传统考核方式,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应该较好。

1.2 锻炼学生多种能力

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的通常是考试,考核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其他能力并没有怎么考核,比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而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考核学生的其他能力。比如,组织一次辩论或演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锻炼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能力、明辨性思维能力、小组成员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1.3 考核标准公开、公正、公平

过程性考核需要预先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并且考核评价的标准应公开。考核标准中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学生自评等项目,保证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是公平公正的。

1.4 过程性评价是可以修正的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在学期末进行一次考试。考试后学生可以得到一个分数。但是学生可能对自己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或者说怎么进行改进没有概念。但过程性评价是允许学生进行修改的,哪里做得不好、怎样改进是允许学生通过各种办法来实施的。比如,学生可以直接询问老师,老师进行指导;可以查阅资料自行进行改进;可以同学间讨论进行修改,利用这些办法完善作业,那么相应的评价会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践。

2 对过程性评价的建议

现在我们学校已经在计算机通识课上实行了过程性评价这样的教学改革,笔者也在班上进行了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改革,见到了一些成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课前预习、课上实践

现在高校的学生当中,能够主动做到每次课都进行课前预习,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的学生实在太少了,那么老师就要起到一个推手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老师在上课前,将课程知识点进行分解,根据知识点抛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看书进行解答,或者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根据要学到的内容做出作品,计入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当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预习。

学生将预习结果提交给老师,老师通过查看学生的问题解答情况,就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就可以有的放矢,解决这些学生存在问题的重点难点内容。然后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實践,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Microsoft Word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制作一份简历。学生交上来以后,就可以发现学生对Word操作哪里存在问题,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重点的讲解,然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业,再次提交,可以查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操作方法。

2.2 完善团队合作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那么如何分组,如何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常每个班级都有一些这样的同学,他们在平时课堂上和课下作业中参与度不强,没有自己的观点,怎样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一种办法就是将班级里的这样的同学都归到一个小组中,那么他们必须要参与到课堂活动以及完成课下作业,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同学的问题,但不是全部。剩余不配合的同学可以进行个别谈话,或者帮助他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是笔者正在研究的问题。

团队成员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和学生自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后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 及时布置和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作业一定要及时进行批改,并且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加强我们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那么学生后续的积极性会降低,而且累积的问题没有解决,也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笔者学校计算机通识课经过3年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传统考核方式相比,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评价作用,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具有诊断作用,对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提升效果比较明显。过程性考核是顺应现代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每一个环节都列入考核范围,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竹梅.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应用型高校高等数学考核方式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8,30(3):121-124.

[2] 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45-46.

[3] 王致嫣,毛凯楠.比较视野下高等教育课程考核浅析及改进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0(4):107-110.

[4] 张蕤,徐鹏,方明峰.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课程考核方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28(4):129-133.

[5] 王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的策略探讨[J].明日风尚,2018(19).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实践能力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