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家协同创新的大学生暑期科创实践探索

2018-03-06何淑冰温锡敏

科技资讯 2018年34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本科生

何淑冰 温锡敏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中。以南京工业大学连续举办3届的暑期科创训练营为例,依托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的优质教师资源、实验室资源以及其他教育教学资源,为学员尽早进入导师实验室和科研团队提供了绿色通道,探索暑期科创实践对提高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本科生 暑期科创实践 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a)-0-0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中,切实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的教育理念[1]。

2013年,国家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南京工业大学成为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以此为契机,学校成立2011学院,面向全校选拔优秀本科生,单独培养,以推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探索优秀本科教育模式。下设4个专业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均是实践性很强的理工学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基本情况

暑期科创训练营,依托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平台,选拔2011学院大学一年级优秀学员,利用暑期两周时间,分赴中心生物制造、高性能膜、柔性电子、工程材料以及化学制造5个研究部实验室进行专业见习实践。自2015年以来已举办3届,学员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训练营有45名14级学员参加,2016年有57名15级学员参加,2017年学员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5名,基本是2011学院16级学生总人数的60%以上。

1.1 组织模式

(1)志愿申报,双向选择。训练营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以自愿选择与合理调配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配备导师[2]。导师和学生可相互选择。一方面,导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情况以及素质特点等信息选择学员;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导师提供的研究方向以及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以及自己学习计划选择见习导师。

(2)导师-助理导师组成的指导教师小组。训练营为每位学员配备导师一名,制定见习计划,安排实验室见习内容;配备助理导师一名,由该导师研究生担任,具体指导、督促学员各项实见习活动,对学生见习情况提供实时意见、帮助。

(3)答辩考核,评优奖励。两周见习活动采取PPT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学员提交见习报告,并根据两周见习内容,在导师、助理导师指导下,准备好答辩PPT。中心各研究部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学员进行当场汇报,专家点评。根据答辩情况,并结合日常表现,评出在训练营变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员,进行奖励。

1.2 实践内容

训练营活动,为学员进一步了解实验室,了解实验程序,进一步增强对实验课题、科研项目的直接感性认识,提供了宝贵机会。学员或可以参与导师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或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项实验项目,在导师、助理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学员基本参与了科研的整个过程,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未来真实科研工作的预演;包括文献资料查阅、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PPT制作、答辩等等。亲自经历一个科研的基本过程,本身就是科创实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平台保障

2.1 师资队伍

2011学院的学生是我校重点培养的科研苗子,对于教授团队来说,暑期科创训练营,为他们发掘、锁定科研苗子,为科研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故而,受到了中心PI和科研骨干的高度重视。训练营的指导教授团队阵容强大。期中包括院士等顶级科学家科研团队,在《Nature》上发表著作的教授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项的科研团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教授团队等。

2.2 实验室平台

中心拥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江苏省无机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学员进入实验室后,无一不被各式仪器设备震慑,深深为之吸引,激发其科研兴趣。

2.3 经费保障

中心与2011学院均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训练营实践中的教师指导,学员奖励,生活保障,以及开班典礼、结题答辩等各项活动费用;以调动导师、助理导师以及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2.4 管理服务

为保证训练营的顺利进行,中心以及2011学院设专人负责训练营的组织与管理。一方面,加強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强调考勤,要求每位学员每天记录见习内容及心得体会,交助理导师批阅。另一方面,对导师和助理导师也提出要求,要求指导教师要热情、关心学生,定期与学员见面,了解学员见习情况;要求助理导师做好指导教师和学员之间的桥梁工作,及时检查并反馈学生见习情况。

3 实践效果

3.1 激发科研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尤其严重。暑期科创训练营为学员开启了科研道路之门。正如许多学员在心得体会中所说,其对科研的兴趣是从一次次清洗实验烧杯开始的,因为实验烧杯清洗不干净,留有上次实验残余,往往导致了实验失败或者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在一次次单调枯燥的重复实验,在一次次总结中,学员的科研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另一方面,学生以极大的热情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奇思妙想”,在一些实验上很有想法,或许这些想法还很稚嫩,但是,有的也令导师们眼前一亮,启发导师科研的灵感,为研究带来新的思路。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在暑期训练营基础上,3年来获得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9项,其中省级项目31项,项目数位于学校前列。

3.2 领略名师风采,明确学习方向

暑期训练营为学员参与导师科研,增加交流并发展友谊提供了机会。事实上,能与心目中的学术大师见面、聆听大师的谆谆教导,对广大学员来说已经是个巨大的鼓舞。在短短的两周实践过程中,学员被导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人格魅力所感染,坚定了未来学习的方向,创造了暑期训练营导师、大创项目导师、专业导师,乃至硕博连读导师均为同一人的佳话[3]。

2011学院学生大学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不区分专业,在二年级初进行专业方向以及专业导师的双选。通过暑期训练营,使學员进一步了解实验室、了解导师、了解专业研究方向和内容,为以后专业选择、导师选择打下坚实基础。

3.3 培养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暑期训练营的学员们进入的不单单是冷硬的实验室,而是温暖的导师科研团队。一声声“师兄、师姐”减轻了学员对实验室的陌生感。导师们将学员视为自己团队一员,连每周小组例行会议也带着学员一起参加,一起分配任务,使学员切实感受科研团队的协作精神。尽管学员们在实验室承担了最基本的工作任务,如文献查阅、器皿洗涤等。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调、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了其工作认真、细致严谨的科研态度,提高了科研实践中的检索文献、动手记录、观察处理研究结果的能力,启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今后的学习、科研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4.1 实践时间较短

训练营只有两周时间,比较短暂,这也是3届训练营学员反映最多的问题。可以想见,在两周内,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科研基础训练,内容充实,强度很大。很多学员刚刚品尝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就要离开,很是不舍。

4.2 交流平台后续化

对于学员来说,训练营“不仅意味着一段特殊的实践见习经历,更意味着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优质的资源交流共享平台”。训练营架起了学员与导师之间的桥梁,建立了联络渠道;学员与导师、助理导师的沟通交流应是长期有效的,不因训练营的结束而停止。训练营不应当成为学员科研的终点,而是应成为学员科研事业的起点。建立长期性的学术联络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术探讨交流活动,使暑期科创实践中激发的研究思路得以升华,延续暑期科创训练营的科创价值。

4.3 见习形式丰富化,涵盖面扩大化

暑期科创训练营安排学员进入各个实验室,从见习实际来看,还是存在许多差别的。各专业方向、各实验室偏重的内容不同。如果在见习之前,能对所有学员进行一次培训,内容为:实验室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重要仪器设备简介等,将对训练营的顺利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学员往往只在一个实验室、导师团队见习,事实上,即使同一专业方向,不同实验室进行的科研项目是大有不同的。训练营可以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学员间互相了解其实验室、实验团队情况,以促进学员对专业方向、实验室的进一步了解,而发现自己的科研兴趣,坚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暑期科创训练营为学员尽早进入导师实验室和科研团队提供了绿色通道。汇聚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优质教师资源、实验室资源以及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发挥最大效用。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科研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弥补传统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和个性培养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83.

[2] 贺莉萍,黄晓,周勇,等.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在预防医学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09(2):257-258.

[3] 王林桂,尹绍武,林琛.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6):130-132,136.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院士给本科生上课本不该成新闻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妙招”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网络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科专业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