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数据对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的影响

2018-03-06汪垚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大数据影响

汪垚

摘 要:数据时代背景下,众多行业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的改变,也对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职业院校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保障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牢固掌握;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大数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并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 职业教育 改革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150-02

1 数据带来的影响

伴随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提升,我国的信息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人们产生可处理的数据正呈几何级数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近期,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发展思路和建设体系也愈发得清晰,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等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来说,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有些滞后。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充分研究其对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明确今后一段时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当我们由PC机时代逐步跨越到大数据时代,传统的计算机职业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很大的冲击。

1.1 传统的教育思想正在发生改变

之前的教育模式,多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积累的经验来进行教育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种方式往往并不是最科学和最全面的。而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可以依靠大数据的技术,对各个学科间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联系,找出一种最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案,并制定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计划。

1.2 学生学习的环境正在改变

以往的教育,学生的学习一般都局限在教室的课堂上、图书馆等场所,而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受这些限制,MOOC、云课堂等模式,使他们可以在家里、宿舍,用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来浏览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让学生摆脱了需要完全依赖老师和教材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便利,而且一些在线的学习途径,例如微博等社交互动教学的形式,不但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便捷,也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群体的习惯爱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

1.3 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改变

以往的课堂教学,老师是绝对的主角,教学活动往往是老师一个人讲述的过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的知识面比一定比老师少,甚至在有些方面,老师可能还没有学生了解得多。但是老师拥有更多的阅历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深度,这些也是学生们所欠缺的,因此,当前的课堂教学,老师越来越注意課程教学设计改变,使学生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2 计算机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计算机职业教育中,还存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千差万别,对于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制定和教学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影响;有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由于自身能力,对计算机方面一些新的领域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前沿知识的理解也相对欠缺,这些都会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传统的高职计算机教育,已经有些跟不上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大数据的发展

当前,大数据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大数据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会越来越旺盛。但是目前,较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2.2 教学形式和思想跟不上时代

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较多的高职院校依然是传统的理论教育为主,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老师仍然是唯一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致自然也不高。另外,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底子薄,起步晚,因此专业的教学体系并不成熟,再加上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教学思维还停留在之前的时代,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对于大数据的认识更谈不上深刻,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无法给予学生适应大数据新时代的专业指导和知识传授。这无形中,也会导致学生对大数据的理解不足,并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处理方式存在误解,对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会存在不好的影响。

2.3 实验实训条件落后

当前,虽然许多职业院校都开设有实训课或者实训周等,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最终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好。在许多学校的实操课中,学生只能在机房的虚拟软件上进行虚拟的演练,并没有得到正真意义上的动手实践,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组网等实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学生并不能亲自动手实现完整网络的搭建,只能在模拟软件中,简单地实现组网,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现场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另外,当前许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实操教学,受条件现限制,能够进行的实验操作已经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前沿应用研究脱节。

3 大数据背景下改革方法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在某些方面上来说虽然已经比较固定的模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还是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3.1 计算机课程体系的丰富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计算机相关技术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而市场的人才需求也在向分析、计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倾斜,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将计算机教学的课程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加关注当地的产业特点和经济社会需求,注重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计算机类的软硬件技术都能熟练掌握,突出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理解大数据背景下解决问题的新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教学方法和方式的调整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底子差、不愿意学习等现状,作为教师,有责任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的改变教学方法和上课方式等措施,来改变职业院校学生的总体学习面貌,最大化的释放学生学习的潜能。职业院校的老师应该将传统的授课方式,由简单的课件教授、学生被动听讲等单调、学习效率不高的模式,转换为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形式,例如,根据高职学生更加愿意动手和参与的特点,尽可能的将理论教学转变为项目案例教学,通过老师对重要知识进行讲解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分组和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对知识的好奇感,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3 提升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其知识宽度、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综合素质都要满足更高的要求,才能够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计算机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的行业,作为专业的教师,更应该不断地学习,时刻关注并认真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带给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

3.4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重视学生实践

职业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校企合作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职业院校要多与企业接触,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而老师也应该多走进企业,摸清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状况动态,与学生做好互动,了解学生最真实的需求,鼓励学生将他们真实的想法反馈给老师和学校,并认真做好信息的收集,然后通过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分析,来制定和改善教学安排,使得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也使学生的学习和锻炼都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增加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对整体的教育行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计算机职业教育的从业者更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不断学习,整合利用众多的计算机网络资料,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进程,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昕.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 中国市场,2016(10):162-163.

[2] 毛萍.试论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146.

[3] 杨学利.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J].电脑迷,2018(4):98.

[4] 王兆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2015(19):119-122.

[5] 杨方.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專业教学改革的影响探究[J].智能城市,2016(6):293-294.

[6] 罗勇.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论述[J].现代职业教育,2017,(04):48.

[7] 姜宝华.大数据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25.

[8] 谌夏.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子信息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4):34-35.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大数据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