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认知方法,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2018-03-06梅烨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梅烨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高中生物教学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在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这不仅是现在生物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新课程标准中主要提倡的。在此背景下,从观察、阅读、实验及探究等角度指导学生学习认知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认知方法;核心素养;高中生物

认知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全方位的认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思维模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度的知识学习和探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知方法,使其掌握认知的主要方法,从而全面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观察,分析信息

在高中学科中,生物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它有很多知识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上,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加以详细记录,就能体会到观察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知识和认知事物的方法。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时,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深入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在课堂上,我先呈现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子,然后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再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红墨水慢慢在水中扩散,最后溶液都变成了红色。”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滴人红墨水后,整个溶液会变红呢?我提示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的相关知识。很快就有学生小声地说:“是因为红墨水浓度较高。”我补充:“色素分子多。”学生接着说:“色素分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于是我马上接着说:“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也和细胞内外的溶液浓度高低有关,水分子多(即溶液浓度低)的一侧会流向水分子少(即溶液浓度高)的一侧。当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时,细胞外的水分子终会扩散到细胞内。这种运输方式,就称为自由扩散。”对于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离子怎么进出细胞的问题,我也设计了相关的微课供学生学习,并引导学生对观察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倘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而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视而不见,那就会让知识更显呆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教师能经常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分析,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将更加生动、丰富,而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二、阅读,拓宽视野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常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再结合课外资料,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知所学知识,掌握要点,进而拓宽他们的视野。

例如,在讲“多倍体”时,就有学生质疑:“是否会有多倍体的动物呢?”为了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向他们推荐了《博物》中的一篇文章:《动物中的多倍体》。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及结合参考文献,进一步理解了多倍体的知识。

又如,在讲解生物遗传知识时,有些性状的遗传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称为伴性遗传。对此,学生提问:“动物分性别,那么植物分性别吗?它们具有性染色体吗?”为了给他们答疑解惑,也使自己的教学更具说服力,我给学生分享了《生物学通报》中的《植物的性染色体》一文,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恍然大悟。就这样,面对学生提出的疑問,如果是和课本密切相关的,我会和他们共同阅读课本并寻找答案;如果是课外的知识,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会为他们推荐相应的文章,供他们阅读。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教会学生阅读,不仅让他们掌握学习知识的良好方法,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广泛地阅读,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拓宽了视野。

三、实验,验证结论

传统教育中,实验的学习方法通常是“背实验”,因为实验的步骤和结论都是统一的。因此,教师将实验的步骤和结论告诉学生,这样会更容易达成考试目标。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操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并不全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结论,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白结论的推导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解“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时,教材已说明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会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在细胞核中仅含有极少量。将这些知识直接告诉学生,他们会很难理解。因此,我让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和验证:甲基绿可以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以将RNA染成红色;盐酸可以加速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的分离,更加有利于其与染料结合。据此,我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实验用品,供大家进行操作。学生取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并观察结果。这不仅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验证,有了深度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味地课堂讲解难免会消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带领他们进行相关的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实验结论的由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四、探究。提出假设

在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切新知识的来源。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创新。因此,为了在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常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他们作出假设,并验证假设,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深刻理解知识。

例如,关于遗传方式的知识很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遗传方式》这一章前,我先布置学生一个作业,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作业内容为:统计你家族中单眼皮和双眼皮的人数,并记录其性别和长幼关系。刚布置完作业,就有学生提问:“统计这个有什么用呢?”我解释道:“要教你们如何推导你们家族的后代眼皮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呀!”学生兴趣大增,都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在讲解完这一章之后,我让学生拿出各自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分析时,有的学生统计的数据可能不全面,就影响了下一步的推理。如在推理某学生父母若再生一胎时,孩子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时,该学生忘了统计其母亲的性状。于是,我就对他说:“你可以假设,如果母亲是单眼皮会怎么样?双眼皮又会怎样?”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地提出假设,并对是单眼皮或双眼皮,是显性或隐性遗传进行验证,以此检验是否符合所学的遗传学规律。学生通过不断地进行假设,不断地进行推理探究,进而理解了遗传方式的本质。

容易获得的东西,记忆往往不深刻。只有经过自己努力探究、理解得到的知识,才能经久不忘。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理解其本质和由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促进学生提出假设,进而深刻理解知识。

作为现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培养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使学生真正认知知识的由来。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观察、阅读、实验和探究,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进而提升他们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