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教学效能 实施反思教学

2018-03-06王志贵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反思效能物理

王志贵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效果的得失成败,反思课堂环节的机敏睿智,反思问题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文章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学反思。

[关键词]物理;效能;反思;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但要思考教什么,怎样教,还要思考教得怎么样,即教学反思。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曾经指出:没有反思的教学是“天真的教学”,是没有前途的教学,是低效的教学。教学不反思,教学就不会有进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反思,思考教学的得失成败,并通过反思为后续教学服务。那么作为一线工作的初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反思呢?

一、反思教学的得失成败。为后续教学助力

只要我们精心准备,无论哪一节课,都会有其精彩之处,它们要么有精辟的讲解,要么有生动的比喻,要么有成功的实验;或者是风趣的妙语、形象的类比、巧妙的板书;有时会出现激辩的场景,有时会出现成功的范例,有时会出现成功的设计等。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把这些在课堂上出现的点点滴滴,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只言片语,或感悟一段,或心得一篇,定能为后续的教学助力。

当然,无论那一节课,定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它们要么是欠于思考,要么是疏于纰漏,要么准备不足。或者是该讲的没讲;或者是讲得不透,学生不懂……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教师不能忽视、听之任之,要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逐一思考、改正。

在反思的过程中,反思成功和反思失败同等重要,反思成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信心和能力;反思失败,可以使自己以后的教学少走弯路。

二、反思课堂环节的机敏睿智。为后续教学服务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些意外,即突发性事件,这些事件往往是教師没有准备、始料不及的。当这些偶发性事件出现时,教师要处变不惊,从容面对。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你原本想先连接一个串联电路,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让学生读数得出结论的,但在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却不亮,而此时学生的一双双眼睛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你,你也不能自乱手脚,不说话,埋头找原因,你可以从容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我是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的,但此时的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呢?”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自然会说出可能是电源没电或者是电路连接时接线柱和电线之间的接触有问题。如此一来,这个突发的事件,会因你的机敏而巧妙地掩饰过去了。

三、反思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后续教学添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设置不合理、不科学,没有前瞻性,有的问题设置太难,有的问题设置又过于容易,有的问题设置又过于陈旧。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没有兴趣且问题本身也缺乏指向性。对此,教师要反思它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设置电功率习题时,就不能以10几年前使用的“热得快”为例,但可以选用电压力锅或空调上的铭牌参数为例组织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课堂上已经讲解过的,有的是学生在课外遇到的,有的是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认真思考,并将之纳入到后续教学设计中去,避免同类现象再次发生。

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的需要教师讲解,有的需要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也有的需要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师都要反思答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唯一性。特别是错误的答案,更要反思其出现错误的原因。对于学生的合理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及时表扬。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重在坚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一名好教师,就得与课堂同行、与师生为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反思是登高的捷径,把教学反思及时地记录在教案上,与后续教案整合,必能提高教学效能。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定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特约编辑 南宾)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思效能物理
只因是物理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