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研究

2018-03-06倪杰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物理

倪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高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课程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单元整合教学。文章对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以及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的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单元整合教学;创新思维;高中物理

物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内容单一分散,无法满足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编排顺序,按课时逐节教学,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影响探究教学的开展,降低了教学效果。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且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基础,教学效果较好,下面就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进行探讨。

一、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即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作为依据,并以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等与物理教学相关的理论和要求为指导,对教材中的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综合整理,重构教学单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突出教学重点,使各教学环节层层相依、环环相扣,提升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缜密性与逻辑性,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物理相关知识。

单元整合具有独特的优势,单元整合教学以教学单元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划分并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根据教材内在结构将关联性较强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根据“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使物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更强,有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另外,单元整合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步骤

1.整合物理教材,划分教学单元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有效运用单元整合教学,就必须对单元整合教学的基本步骤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单元整合教学首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分析,从而对物理教材进行整合,实施单元划分。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分析,不只是单纯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对物理教材的分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方向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教材的载体作用,从而转变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正确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进行整合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将必修2第六章“曲线运动”中的“圆周运动”和“向心力”这两节内容整合到“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中,同时还可以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空”的相关知识整合到“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中。通过这种方式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整合,能够将相关知识进行科学串联,实现知识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完善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并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迁移运用。所以在对物理教材进行整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目标,从而对物理教材进行分析整合和单元划分。

又如,整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时,还可以选择具有鲜明模块特性的知识进行整合,分为光、电、力、原、热等模块,并将选修3-1和选修3-2模块与必修模块分别统称为“电学”篇与“力学”篇。另外,还可以将“电学”篇中的内容整合为“电路”、“磁场”以及“电场”等单元,“力学”篇内容可以整合为“力与运动”、“物体的运动”以及“功和能”等单元。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整合、划分,使高中物理教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架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成效。

2.制定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

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以及单元划分后,需要确定各单元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单元整合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系统性要求,确定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并确定各单元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课程标准进一步细化为具体单元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等力学知识时,教师首先应确定该部分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将其划分为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两个部分,并确定各部分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并灵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尽量保障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各课时的教学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由整体到局部的细化。

3.设计单元方案和教学计划

教师在对高中物理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时,单元教学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规划,为单元内容教学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元整合教学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主学习,该阶段主要根据课程标准设计单元自主学习方案,详细介绍各单元的内容体系,并科学设置思考题供学生思考。第二阶段是合作探究,学生在教学案的指导下,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结在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探寻解决方法。学生合作探究后,再展示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第三阶段是反馈训练,主要是根据各单元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等,给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阶段是巩固总结阶段,教师根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选修1-1第三章“电磁感应”时,课前应根据单元整合教学需要,对本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其思考,如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怎么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什么?……通过给学生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给学生布置课后习题,及时巩固本章所学内容。

4.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案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发展不平衡。对同一问题的学习,部分学生觉得浪费时间,而部分学生觉得太难,导致学生得不到充分发展,所以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困惑,给予学生适当帮助和引导,并对单元整合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及时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使单元整合教学更加完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相关知识时,首先应对本章知识进行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对本章教学情况进行及时总结,思考“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还能与哪些知识进行串联或延伸?学生怎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教师可以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需求,从而使教学设计得到改进优化,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单元整合教学,不仅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易志毅)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