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年地震台站为家的岁月
2018-03-06冯韬
冯韬
他叫杨仁华,是云南省地震系统局较早一批接受地震监测专业教育,41年工龄中有36年是在一线台站度过的,可以说是为了地震监测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1981年杨仁华从原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毕业,当时他本想着回到大理下关或者家乡洱源工作,不料被分配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六库地震台。
在同时分回云南工作的17个同学中,他既是学生会干部,又是唯一的一名中共党员,但他的分配是最差的。面对这一结果,他只得劝慰自己说自己是党员,服从组织分配是基本的思想素质。
但六库地震台的条件艰苦程度远超他的想象,距离县城6公里,并且周围2公里内没有人家。台站孤零零地嵌在一个陡坡下面,一边是杂草丛生的烈士陵园,另一边是让人不敢直视的幽深的山洞,只有一条小路延伸到台站门口,但车子根本进不去。只有办公桌上放着一部黑色手摇式电话机能与外界通讯。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和同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台站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虽然手掌磨破、手指出血了,但院子总算清爽了,进入台站的小路也平整拓宽了。光干净不行,台站还得攒点“人气”。他和同事到附近砍来竹子,自己动手编了篱笆。他们还跑到怒江州文化馆、邮电局、中学等地要来一些当地的花果种子种上。一年后,小院里长满了兰花、菊花以及香蕉、菠萝、甘蔗等。
第一年春节,妻子到台站陪他值班。大年三十,二人赶到附近的集市买菜时才发现扑了个空。原来,当地人“过年不动刀、不杀生”,卖菜的外地人都回家过年了。除夕夜,新婚不久的夫妻二人只得用两碗面条来充饥。
到六库台不久,勤于动手、认真负责的他成了台站负责人。动手修复抽水机,踏勘、测量用电线路,调整布局、改善台站观测条件……近两年的时间,六库台在环境上彻底变样,观测质量也明显提升。
在六库地震台值守期间,他曾一年多没回过洱源老家。和家中也就有过几次书信往来,他不知道的是这期间家里也发生了很多大事:哥哥结婚、父亲胃出血住院、爷爷病故,但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家人都没告诉他。
1985年1月,杨仁华被调到洱源地震台工作。回到家乡,工作环境改善了,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观测项目增多,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台就他一个人。在苦恼之余,他还是硬着头皮扛了下来,他凭着一股子倔劲把台站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一次值班期间,他因为突发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一天下来上楼都要扶着墙。完成手上的工作后,妻子陪他到医院。医生建议马上住院输液。他惦记着台站几套观测仪器正在运行,不顾医生的劝告强撑了3天。
1990年,杨仁华被任命为洱源地震台台长。第二年他不慎染上伤寒但没有及时去治疗,直到身体虚脱后才住进了医院。但台上只有一个刚入职不久的新同事,他放心不下。每天早上先把观测图纸换好,完成常规的几项工作后才去医院输液,输完液马上赶回台里,一刻也不敢耽误。
1994年3月的一天,他到野外取水样,左脚不慎落入近80度的热水中被大面积烫伤,但他强忍着钻心的疼痛取完水样,用一只脚将载着水样的自行车蹬回了台站。这次受伤让他落下了个病根,由于烫伤之后毛孔堵塞,每年夏天左脚都会奇痒难耐。
在亲朋好友和同事看来,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苦行僧”,眼里只有台站。没有节假日,没有固定休息时间,很少参加朋友、同学的聚会,很少与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几乎每年春节都值班,家人也习惯了大年三十与各种地震监测仪器为伍。
在洱源地震台16年,他干出了很多成绩:洱源台观测质量多次躍居全国前列,台站每年都获评“先进台站”或“先进集体”。但成绩背后,饱含的是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付出。
41年工龄中有36年俯身地震监测一线。无论是在六库地震台、洱源地震台,还是后来的中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试验场、昆明基准地震台,他都坚守在地震监测的一线岗位上,多年的辛苦付出也让他载誉满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