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知行分离”的困局及其破解

2018-03-06赵刚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困局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发展过程。如果说“知”是起点,那么,“行”就是终点与归宿,“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与价值追求。然而,当我们冷静地观察、理性地审视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时,“知行分离”现象却屡见不鲜,成为了直接影响和制约其教育有效性的一个主要因子。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知行分离”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构建起有效的教育模式,以实现从“知行分离”走向“知行合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知行分离 困局

一、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选择

在中国思想发展和教育发展史上,“知行合一”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一般而言,知即知识、认知、知觉,行即行为、行动;知行,既可指认识与实践,又可指心智和德行。

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尚书》最早提出了“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思想观点。尔后,虽然“知”与“行”的关系一直是历代学者论说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但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知行合一”观点的则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不过,在其“心即理”的哲学观点统领下,他所谓的“知”不是从客观世界所获得的认知,而是人先验存在于心中的“良知”;他所谓的“行”,不是观察客观世界进而变革客观现实的“行”,而只是内心所体验的“行”,是“致良知”。他所说的“知行合一”,不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直到近现代,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赋予了“知”与“行”新的时代内涵。他倡导“知行统一”,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这种知行统一观,建立在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观点”的基礎上,揭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总规律。这一知行统一观不仅在历史上光辉夺目,而且今天依然灿若星辰。

真正在教育领域里倡导与实践“知行合一”的则是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曾旗帜鲜明地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特别是在其办学过程中,处处给人以“启智求真,知行合一”的教育生活气息。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知行合一”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且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所谓“知行合一”,简言之,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准则等内容的认知,至少可以囊括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行”,是指人们通过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的参与调节和控制,践行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与准则的实际活动或行为,通常表现为行为技能与行为习惯。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知行合一”既是存在与思维辩证关系的本体论要求,又是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认识论要求。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存在与思维、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在这里,“知”属于思维范畴,“行”属于存在范畴。“知行合一”就是存在与思维的辩证统一。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在这里,“知”属于认识范畴,“行”属于实践范畴,“知行合一”就是人的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统一。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知行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教育原则的客观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道德认知与实践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进行创造实践活动,二者不可偏废,要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以促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

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统一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衡量标准。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要励之以意,更要导之以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追求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知”与“行”是对立统一的重要范畴。“知行合一”的主要表现为:其一,“知”缘于“行”,即“行”是“知”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不是只通过来自教育者外部的“知”的传输而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生活体验、实践反思而形成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根本要求。其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知”支配“行”,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自身的思想观念支配的,“知”引导和制约着“行”。这是在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基础上的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其三,行为反映认知,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其思想状况,因此,我们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其四,“知”归于“行”,即“行”是“知”的终极目的,“知”服务于“行”。只有通过“行”,才能不断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认知,并使其将思想政治道德认知内化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然后将这种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外化成为行为习惯。其五,行为对认知具有反作用,行为要将认知转化为客观现实,不断巩固、强化、丰富、修正、完善和检验原有的认知,促进认知的发展与飞跃。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知”与“行”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必须努力使“知”与“行”相互结合、融会贯通、辩证统一。

二、知行分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局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知”与“行”本来应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知”与“行”却经常出现不一致。如果将“知”与“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这种现象即可表述为“知行分离”。当然,我们还可用“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等关键词来表述这一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虽然“知行分离”长期倍受非议,但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好的改善,反而演变成为了一块难以消解的“硬伤”,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局。当下,“知行分离”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endprint

1.知而不行

所谓“知而不行”,是指受教育者虽然知道、明白、懂得思想政治道德的规范、准则和要求,甚至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道德认知,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愿自觉履行这些规范、准则和要求,也不会将较高的思想政治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觉的思想政治道德行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就是这种“知而不行”现象的典型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是“知善”而不“为善”、知“道”而不“遵道”;有的人能够就某一现象明确作出正确的是非、善恶评价,但很少或完全不去实施相应的道德行为;有的学生虽然可以在有关道德课程的卷面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在生活中却是背道而行,“心中有规则,实践不作为”也屡见不鲜。有关媒体曾对某市学生进行过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尊老爱幼,谦让有礼”,所有接受调查者都知道这一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但在回答“在公交或地铁上遇到特需乘客时,你是否让座”时,只有10%的人选择“肯定让”,也就是说“十个人知道只有一个人做”。有学者曾对江苏省学生道德知行现状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7个方面的道德知行离差率高达16%,特别是在“热爱祖国”和“诚实守信”两项上的道德知行离差率则分别高达30.2%和27%。

2.行而不知

所谓“行而不知”,是指受教育者虽然做出了某种与思想政治道德的规范、准则和要求相符的行为,但“不知其所以然”,不是源自内心的道德良知或自觉的行为习惯,而是迫于某种外在压力而为之。例如,有的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学习时,虽然能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具有“温文而雅”的行为表现,但是,他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公德之心、集体情感和公共精神,而是因外在环境制约,使其“自然而然”就是如此。这种“行而不知”虽然较“知而不行”为好,但同样不利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建设。因为这种行为不是自觉而为,行为者并不明了其中真正的道德意义,而一旦失去了外在强制力的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就会令人大失所望。这也许就是在许多公共场所,我们总能见到许多人“大声喧哗”的原因。

3.明知错行

所谓“知而错行”,是指受教育者明明知晓自己的某些行为违背了思想政治道德的规范、准则和要求,却执意而行,即“知其不可而为之”。例如,对于考试作弊、乱扔垃圾、集体食堂买饭插队等行为,没有人不知道其行为是错误的,但却总有学生随意而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这种“知而错行”与“知而不行”相比较,其性质更加恶劣,社会危害程度更加严重,其教育难度也更加艰巨。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原因是复杂和多维的,既有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本身知易难行的因素,又有外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既有教育者自身的原因(诸如,有的教育者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外在规范而轻内在需求、重知识灌输而轻行为养成等),又有受教育者自身的原因(诸如,自由散漫的习性、不拘小节的观念等)。不过,如此种种“知行分离”的现实表现正好从反面说明了坚持“知行合一”原则,构建有效教育模式,实现从“知行分离”走向“知行合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知行互动:破解困局的模式探微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我讲你听”的“授——受”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导致受教育者“知行分离”现象的原因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知行分离”的现实困局,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坚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从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与实际需求出发,改变传统的“由知到行”的单向传输的通道,尤其要摆脱传统的“以知代行”的理论说教模式,构建起“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互动”的知行双向教育模式。

1.以学为先,以知导行

解决“知行分离”,要重在“行”,但这决不是否定“知”的重要性。古人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认知对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导向与激励作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学科教学,我们都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与此同时,更要注重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不是“我讲你听”,劝其服从,而是要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出发,从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出发,寻找“知行接口”,把握“知行合一”的契合点与切入点,实现知行的“无缝链接”。

2.寓教于行,以行促知

无论是古人强调“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慕德不如励行”(清·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周祚》),还是今人倡导“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精神),人們都给予了“行”以居高无上的地位。近日,出现在杭州地铁里的诸如“你那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等乐评文案刷爆微信朋友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乐评文案从用户的心理需求出发,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情感载体,以饱含生活体验及情感浓度的乐评,在地铁有限的空间里,完成了一场盛大的精神交接仪式。当行人倚坐在地铁里,品味简短的乐评,感悟着情感的喜悲、选择的纠结、怀旧的感伤、未来的憧憬,从而极易触发内心深处的深情,收获灵魂片刻的清静、安宁与温暖。这一文案的爆红无疑给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极好的启示。在文化多样化、知识碎片化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向人们的内心,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其道德实践,寓教于“行”,以行代育,以行促知,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行”)中体会,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明辨是非,评判善恶,感悟美丑,既“格物致知”,至德如兰,又勉力而行,至善泽人。

3.知行并重,知行互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知行并重,追求知行互动,实现知行合一。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促进“知行互动”,就必须走出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的狭小范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更加注重社会实践。例如,团中央学校部组织发起的“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就是一项支持和促进学生致力于社会实践的有益项目,极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行”)中增长知识,提高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总之,我们既要唤醒生命自觉,激活受教育者的自律意识,又要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并在社会实践与生活中强化行为养成与实践外化,知而必行,做一个至德善行的人。

参考文献

[1] 高时良.中国古代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3]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何芳,高建凤,傅金兰.青少年道德“知行合一”的养成教育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21).

[作者:赵刚(1984-),男,四川南充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局思想政治教育
居民医保困局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三株直销困局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