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2018-03-06王娟
摘 要处境不利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很多组织正在为改变这一特殊群体而努力,既有实践层面上的帮扶,也有理论上的研究。面对内外环境的冲突,处境不利儿童普遍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自我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的问题。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学校、家庭、社区和专业工作者协同,全方位构建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体系,以期为处境不利儿童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处境不利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体系构建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复杂,由于内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身心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若生存环境、家庭氛围和学校环境比较好,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概率可能会减小,但在此年龄段,若处于不利的生活环境中,则可能出现更高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生存与发展受制于所处环境的处境不利儿童已经引起众多的关注,很多组织正在为改变这一特殊群体而努力,有实践层面上的帮扶也有理论上的研究。
一、处境不利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处境不利儿童的界定
不同研究者对处境不利的概念界定不尽相同,选取研究对象的标准也存在差异,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有部分研究者开始研究某些特定类别的处境不利儿童。近年来,我国儿童成长的环境也处在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在影响儿童成长的复杂动态系统中,任何一個系统的失衡都会给其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境地的儿童界定为处境不利儿童,这部分儿童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支持相对匮乏,学校生活质量相对较差,人格或身心结构存在一定问题或缺陷。
当代儿童生存处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复杂性,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桂林等人以社会、家庭及学校三个环境因素作为划分依据,将当前我国处境不利儿童分为社会、家庭、学校处境不利儿童及其他边缘儿童,包括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社会处境不利儿童,单亲抚养、受虐待等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班级嫌弃、转校生等学校处境不利儿童,以及成因更为复杂的其他边缘儿童,如网络成瘾儿童等,此种分类较全面地涵盖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多个亚群体,处境不利儿童概念的外延也十分广泛[1]。
2.处境不利儿童心理成长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对处境不利儿童权益的日益重视,讨论处境不利儿童受教育权利问题开始逐步关注其心理发展状况。解翠玲从导致儿童处境不利的原因入手,详细分析了家庭处境不利儿童和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特点[2]。与一般的儿童研究相比,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必然会带有明显的问题意识,是由于须要深入探讨这个群体处境不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所以,不少研究围绕处境不利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展开,事实上这部分儿童在认知、情绪、行为、社会适应性等方面也确实存在诸多心理发展问题。以流动儿童为例,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且要差于城市当地儿童[3]。
研究表明:处境不利儿童普遍存在情绪、自我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的问题,面对内外环境的冲突,当他们出现紧张不安情绪或心理失衡时,一般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个体内部容易失调,缺乏安全稳定的依恋和家庭氛围,他们的认知发展容易受阻,进而导致情绪调节问题,自我效能感偏低,伴随诸如紧张、压抑、焦虑、悲伤、沮丧、愤怒等消极情绪,在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方面普遍低于其他儿童,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在社会认知上容易产生受歧视感。二是更容易出现外显的问题行为。不安全依恋关系会导致儿童缺乏人际交往的情感和信任基础,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常常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退缩行为。而同伴关系是满足儿童人格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因处理不当很容易带来新的痛苦、沮丧和失落。许多研究发现,处境不利儿童容易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欠缺、逃学、自我控制差、攻击性强等行为,个别有暴力倾向甚至会实施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3.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
儿童长期处于不利的成长环境,在生存与发展条件上困难重重,其发展必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个性形成必然受到影响,比正常儿童有更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普遍存在着各种心理困境,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与生存环境一样需要得到支持与关注。但事实上,各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处于起步甚至空白状态,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多于教育实践,而在实践中,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还很不足,与正在构建的救助体系相比,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内容、方法、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上看都非常缺乏,更不必谈体系构建了。
二、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有体系缺失的原因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发展历史还不够长,积淀不够深,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人员缺少专业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往往挂靠在中小学德育部门或大学的学工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体系应该体现的系统性、稳定性、专业性与连续性往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体现得不明确。而大量处境不利儿童所处的农村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缺失与空白,更别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辅导对这部分儿童的专门照顾了。
2.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呈现缺失状态
家庭环境极大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的处境不利大都与其处于不利的家庭环境中有关。一般来说,处于不利家庭环境的儿童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些儿童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处境不利儿童家庭中的亲子交往往往呈现互动少、质量差的特点,这些儿童的父母有的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程度就较低,在子女身心发展的责任担当上往往只是事实上的旁观者。endprint
3.社会关怀层面的心理支持不够系统
近年我国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等支持性的文件,也投入了专项经费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安康计划”等援助项目,但政策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影响范围十分有限,还有部分政策尚未进入执行阶段,对处境不利儿童问题的社会治理和支持的具体措施還处于较低水平,没有专门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指导,对这部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行动层面的干预更是少之又少。
三、全方位构建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处境不利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因素非线性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对处境不利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计划时要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尽量把各种因素都囊括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通过教育改变处境不利儿童的生存状态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4]。处境不利儿童在校时间长,且学校教育由于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必然使学校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尽管学校都有稳定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但只有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才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力保障,因此学校要配备心理辅导教师,为处境不利儿童建立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保障对他们心理上的及时疏导。通过开设课程、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让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得到针对性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丰富,针对处境不利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情绪、自我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等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要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应用,强化情绪情感调节教育、自我探索教育、意志教育等,创设舒适的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处境不利儿童都处在成长发展阶段,由于境遇相同或相似,必然面对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情绪、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性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经验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团体辅导活动,让每位儿童在团体中提升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自助互助,培养良好的团结精神。
2.专业工作者:强化培训、督导和研究
专业人员的匮乏和家长参与经验的不足为处境不利儿童恰当的心理介入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为处境不利儿童的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是每一位心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专业工作者除了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督导,还须加强对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除了教育学和社会学意义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还需要严格按照心理学的研究程序,全面、准确、系统地在更大范围内取样,除了多开展横向的合作研究,还需要强化纵向的追踪研究,加强可操作的干预研究,形成科学、完整且全面的结论,为决策部门制定保护并提升处境不利儿童身心发展的法律和政策提供依据。
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视角要更多关注基于心理弹性的发展性指导。处境不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这些不利处境中磨练出来的某些品质可能会促成他们的正向发展,这些不利因素也可能使他们获得保护。现实中有不少处境不利儿童品学兼优,如果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其负面问题上,使全社会都认为他们是问题儿童,那他们本人也就难以找到进步的动力,所以需要从发展的角度关注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从积极心理学心理弹性的研究视角帮助受到创伤的儿童从创伤经历中恢复受到创伤的。
3.家庭:改善和增强家庭的教育功能
要提升和改善家庭成员的教育理念、行为和技能,以减少由家庭危机带给儿童的各类心理伤害。对整个家庭进行辅导比单纯针对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更有必要。以受虐待儿童的家庭为例,需要力求改变父母教导、训练和关注孩子的方式,增加积极的亲子互动和快乐体验,让父母学会怎样在日常活动中改善孩子的不足和提高他们的适应功能,需要给受到虐待的儿童一个安全的支持性情境,使他们可以表达对虐待及其后果的感受,诸如愤怒、矛盾和恐惧。
4.社会:构建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处境不利儿童不仅是教育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支持问题。按照生物生态学理论,儿童青少年健康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长的生态环境,从改善处境不利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入手,依靠多个主体形成合力,协同解决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置,依赖于以政府部门为主体,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衔接的关爱网络,营造安全、尊严、宽容、平等的系统环境,为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安全的保障体系。国家和相应政府机构要通过制定颁布相关法律和政策来保障处境不利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社会救助管理提供明确的法律支持。确保民政部新成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处工作职责的顺利实施,启动各地相关政府的联动机制,开展全面摸底排查。鼓励成立专门的社会组织来共同参与管理,特别应积极争取获得非盈利组织的援助,提供资金投入和补贴,夯实处境不利儿童成长的经济基础,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有效的经济援助。政府还要激发学校、社区的治理潜能,对儿童实施系统干预,形成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比如在留守儿童集中的社区建立专门的爱心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亲情抚慰、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课外活动组织等。
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和谐的状态,心理健康状态下的个体对逆境有较强的耐受力,亦能坦然面对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若能通过多方努力使处境不利儿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必然会提升这个庞大的群体及家庭的幸福指数,从而实现整个社会共享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桂林,胡福贞,王秀艳.试论当前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构成[J].教育研究,2011,6(3).
[2] 解翠玲.健全和完善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理论体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4).
[3] 陈雅丽.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1).
[4] 程绍仁,刘云艳.中美家庭处境不利儿童教育公共治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2).
[作者:王娟(1978-),女,湖北阳新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