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8-03-06梁栋罗天洪陈兆玮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3期
关键词:建筑设备实践经验课程教学

梁栋++罗天洪++陈兆玮

摘 要:建筑设备在建筑构造及规划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保障现代建筑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要求所必不可少的设备手段。针对《建筑设备工程》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讨提出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任课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适应发展需要、理论教学与生活生产实践结合;优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方式等教学改革方法,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以适应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设备 建筑设备工程 课程教学 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c)-0229-02

Abstract: Construction equi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planning. It is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to ensure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to meet the production and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They include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hours, ri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optimized and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etc. To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and meet the demands of applied talents in new age, the above methods should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程度的日益提高,建筑设备在建筑构造及规划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筑设备工程》是目前高等学校工科院校建筑学、土木工程等专业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它主要包含了建筑工程中有关水、暖、电等公用设备专业基本知识和内容,涉及建筑给水、排水、热水、消防、供暖、燃气、通风、空气调节、供配电、照明、电气安全、弱电工程等多方面,是保障现代建筑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要求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系统。

1 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性大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开篇内容主要介绍了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电工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专业来说,部分专业学生前期已学习过相关课程。因此,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熟悉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在课堂教学课时安排和内容着重点上会出现差异性,影响整体课程规划及安排。

1.2 任课教师专业知识不够全面

任教教师一般是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专业课教师,面对涉及面较广的《建筑设备工程》课程,难以较全面完整地讲授相关知识和专业背景。面对不了解、不熟悉的内容,短期内对课程重、难点阐述不够明确。

1.3 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介绍,缺乏必要的实验实践环节

目前,课程书本内容仅仅停留在概念、产品、技术和施工方法上的说明,没有设置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实践,对于当前发展过程中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成果也缺乏结合。

1.4 教学方法仍旧原始,教学手段待扩展

目前任课教师仍然采用的是利用PPT或板书形式课堂理论讲授,没有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扩展实践教学。学生也只是从课本上通过“图、表、字”学习,与本课程强调应用性、实际性没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课堂质量难以提升。

2 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设计及现场实践经验,提出下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2.1 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

目前《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学时数设定在64学时,但是各授課对象专业对建筑设备工程知识点的需求不同。以建筑学专业为例,课程重点应在于日常生活或生产场所中建筑设备选用及各种建筑设备的规划布置;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课程重点应放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上建筑设备的安装及施工工艺,以及如何满足建筑环境的功能性及安全性等等。

课程开始前了解各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据此来设计并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调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不同专业学生不同能力层次的学习,根据课堂教学反馈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例如,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以前未接触学习过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基础知识,因此在保证本课程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而恰当的增删,突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已在前期较系统完整地学习过相关知识,因此针对该专业学生的课程讲授则着重回顾,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endprint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要有相应的取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突出与该专业相关的知识点。

2.2 任课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建筑设备工程》是一门专业的建筑综合课,涉及建筑给水、排水、热水、消防、供暖、燃气、通风、空气调节、供配电、照明、电气安全、弱电工程等多方面。授课教师不仅对相关知识应全面了解或具备,加强学习,还应当对各专业设计手册、书籍知识全面掌握,同时通过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2.3 适应发展需要,理论教学与生活生产实践结合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内容偏重理论介绍,只是敘述概念、产品、技术和施工方法上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等,学生只是抽象认识,并没有达到教学实际应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加强理论教学与生活生产实践结合。例如,在讲授建筑给水排水环节时,除将本课程理论学时讲授完毕,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教学楼或宿舍楼楼道、卫生间中的给水排水和消防设施,将相关管材、卫生器具、消防栓在现场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和施工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建筑设备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新较快。任课教师应当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出现和逐步应用推广,及时将相关新内容传授给学生,不至于信息量的相对滞后。例如,讲授给排水管道管材时,除了介绍基础常用材质如铸铁管外,还应当介绍目前比较流行或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PP管、PR管、HDPE管等。同时,与国家新规范和新标准、新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应当及时有效地讲授给学生,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及灵活运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2.4 优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方式

在备课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做好课程课后总结。

目前建筑设备课程教学中,学生只是从课本上通过“图、表、字”学习,教师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学生极度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建筑设备工程主要讲授设备系统,以建筑设备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引入实物教学和实例教学,给授课学生直观地提供各种对照设备及附件;参照日常生活或生产建筑设备系统,结合工程实例图纸上的管线、卫生器具、管道附件、图例及符号等,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到建筑施工现场实地观摩建筑设备的系统形式、管材管件连接、卫生器具安装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将课堂所讲知识点以任务形式来划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根据完成情况来确定课堂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另外,任课教师不再局限于利用PPT或板书形式课堂理论讲授,应当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之中,慕课、微课、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会使课堂学习的教与学更加开放、灵活和主动。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黄向阳.《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8):76-77.

[2] 尚苏芳,兰琳琳.论高职高专《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0):218.

[3] 范向阳.《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7):42.

[4] 赵婧瑜,崔艳,盖晓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设备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6(22):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筑设备实践经验课程教学
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核电站一回路水压试验实践经验
法国养老服务认证工作的实践经验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国外个人数字存档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