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计量装置接线检查及如何提高计量装置准确性

2018-03-06赵广盈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3期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

赵广盈

摘 要:电力资源是我国的重要国有资源之一。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将直接对国家收益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其他社会事业的进行。电能计量装置,在整个电能使用测量工作中占有重要作用,保证其正常工作是电力系统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 接线检查 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TM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c)-0033-02

1 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装置是对用户所用电量进行测量的重要设备,为合理保障电力系统和用户的相关权益,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必须得到保障。

1.1 装置构成

互感器、电能表、失压及时仪以及二次回路等结构,是构成电能计量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装置,主要由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来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进而为电力企业相关费用的收取提供准确的数据材料。为使电力系统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保证电力系统的合理收益,电能计量装置各部分的正确连接就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的严谨、细致的工作,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及时进行科学的预防。

1.2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检查工作

接线检查工作是保障电能计量表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六角图法,通过电能校检仪完成这项工作。电能校检仪设备对工作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实际工作过程中,它需要被连续供电,而且校检仪自身体积较大,运输相对比较困难。另外,这种校检仪工作范围十分有限,不可以对三相二元件的多种接线方式进行检验。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线路检验工作人员通常运用手持式钳状相位仪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进行检验。通过对电流和电阻等的检测和分析,来判断接线情况是否正确。

2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

2.1 管理业务的流程优化

根据对电能计量工作实际情况的调查,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要求,需要对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开发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大模块,分别是基本信息、安装资料、系统信息更新、计量管理、报表统计、数据维护。

2.2 工作票业务的流程优化

在生产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过程中,工单的处理会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并且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常都是根据纸质资料进行系统工单流转,这样的方式虽然固化流程,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安装接线、系统信息更新、计量装置参数不正确等。为了杜绝专变计量漏洞,防范跑冒滴漏,就需要采取精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计量四合一系统”等完成检查、校验、核查等工作,以此来发现、整改错误,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水平。

2.3 计量方式的优化

对于用电量较高的客户来说,如果其配电变压容量高于150kVA,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对待。假如该电力用户的诚信等级相对较低,并曾出现过偷电等不良行为,那么就应该实施“高供高计”方案;假如该电力用户的诚信等级相对较高,同时没有不良用电行为,则应当实施“高供低计”方案,以此来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

2.4 组织机构的优化

在电力计量装置的管理过程中,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对于电力计量装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供电企业就需要根据企业发展规模以及企业实力,建设相应的电能计量管理所,同时成立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中心,为了保证管理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电力企业需要明确规定管理中心的权利、职责以及义务,以便于对一些特殊用电群体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全面管理,以及对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维修、移除等各个环节的精准把控。

2.5 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定期检查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想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的事故发生概率,就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此来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行。

3 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

3.1 实现技术以及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

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电力计量设备、监控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都是开展电力计量工作的重要设备。提高这些使用设备的管理水平,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效率,增强电力企业产品销售信息化能力,实现设备的自动化管理。从而有助于降低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实现产品的数字化监控,确保系统高效、安全的运行。

3.2 有助于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提高用电效率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电力计量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电力客户端数据的处理、变电站计量数据的处理以及系统数据的综合采集等环节的应用,使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研制电力计量技术的可行性更强,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安全生产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3.3 电力计量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计量技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行业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不科学、基础性资料管理不完善、新工艺推广应用不到位3个方面。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验收及检验管理工作不到位、设备存在故障、检修不及时、人员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操作设备要求等问题;在对电力计量装置的数据进行处理时,会由于人员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数据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人员不能充分履行个人职责,监督和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在对新工艺进行推广应用阶段,往往会存在新设备、新工艺与实际的电力计量工艺不相符的问题,设备没有实现科学的创新。

4 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

4.1 基本管理

在实际应用电能计量装置的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可以对多方面的数据进行监控,比如:经济技术指标、计费状况等等,以此来不断强化电能计量管理中的资产管理,从而做好现场各个设备的检定以及计划,实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

4.2 运行过程管理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强化管理手段意义重大,它包括对计量准确性的静态管理、动态管理、计量技术的优化整合等,同时还涉及到对CT检定结果、PT检定结果或者是电能表相关数据的寄存与输入,以此来及时发现CT检定结果和PT检定结果中存在的数据误差,从而合理安排位置和顺序。通常情况下,CT和PT检定结果的誤差比较容易受到二次负荷的影响,为此在计算过程中相关人员就需要对其更加重视,从而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有效的监控,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4.3 用户端管理

在用户端的管理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一方面可以收集用户电能表的基本信息,从而改善以往的复杂、耗时的抄表工作,利用低压的电网通道,将用户的电能表数据集中在配电变压器的端头,然后通过电话线将电能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以此来保证电能计量管理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可以对大用户的表计误差进行管理,采用多样化的计量法方法,对计量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将计量误差降到最低。

5 结语

电力资源是重要的国有资源,其带来的收益对国家的多种事业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电能计量工作是结算电能用量数据的重要来源。计量工作能否正常运行,将对整个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这项工作也将对国家电力企业与电能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前景。为确保电能计量工作的正常进行,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检验工作,确保计量装置在连接过程中不出现差错。

参考文献

[1] 廖翔.探讨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7):120-121.

[2] 余榕蓉.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5):141-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
突破从句易错点提高表达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浅谈电能计量装置竣工验收的方法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