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患有“神童饥渴症”?
2018-03-06魏巍
魏巍
一、中国人有神童崇拜,没有神童也要制造神童
6岁学会编程,14岁被美国麻省理工预录取,山东莱阳的李同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持续地霸占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就当前的事件进展来看,李同学的说法遭到了多方质疑。华南理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出面澄清,据媒体的查证,李同学参加的活动也存在疑点。而在12月10日,山东莱阳市也已经成立了事件相关调查组。真相如何,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公开。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天才少年,也一直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很多媒体也十分热衷报道甚至是制造“神童”,这与中国人的“神童崇拜”息息相关。
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秦国甘罗12岁当丞相、齐国子奇18岁治阿县的传说,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大学开设的“少年班”更是将神童崇拜推向了高潮。如今,虽然“少年班”式微,但每年仍有小学生“神童”参加高考的新闻。
所谓神童,准确的说是超常儿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神童,是通常意义的智力超常儿童。除此之外,在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领域崭露头角的,也是各自领域的神童。根据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优异儿童约占儿童群体的1%-3%。
不过,在中国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神童,还有人造“神童”。这类孩子并不是天生的智力优异儿童,而是通过超前教育等手段,让他们比同龄人多识几百个字,多背会几十首诗,多会解几道奥数题。甚至不惜通过造假,也要获得“神童”的名声。
二、中国家长用神童来缓解自身焦虑
没有神童也要制造神童,对神童的追捧和制造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心态的写实反应。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宁铂、谢彦波、梁中杰等一批神童相继被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技大学也开设了“少年班”,遴选出21位从11岁到16岁的神童,而这些神童也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
少年班和神童们在那个年代之所以备受瞩目,与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两种焦虑息息相关:一种是 “球籍焦虑”,中华民族有可能被开除“球籍”;另一个是“时间焦虑”,“废寝忘食”“争分夺秒”是报端最常见的关键词。
当老一代意识到时间难以挽回,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而少年班恰可以缓解“时间焦虑”。“球籍焦虑”和“时间焦虑”直接相关。“中国落后于西方多少多少年”的常见句式说明,“时差”正是“球籍焦虑 ”的主要原因。少年班,又缓解了“球籍焦虑”,因为他们从事的科学研究,正是与世界拉近距离的重要工具。(王晓渔《80年代的双重焦虑》)
如今,这两种焦虑都已经大大缓解,但中国人对神童的热情没有丝毫下降,甚至一些家长身体力行的开始制造神童。例如,很多小学新生在入学时就掌握1000-2000个汉字、500个以上的英语单词、熟悉100以内的加减法,达到了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
这些“神童”并不是真的天才,只是提前接受了这部分教育。而在神童转变的背后,是中国人的群体焦虑转化为家长的个体焦虑:这代家长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活的跃迁,但又有着巨大的不安全感,深知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为孩子铺平未来的道路,又比任何一个群体都害怕下一代会出现“滑落”——如果不能接受好的教育,命运可能会因此改变。
三、一些家长也通过神话孩子来急功近利
当然,当神童不仅只是为了心理抚慰,自古以来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好处。
比如,汉代选官的最重要原则是“乡举里选”,一个人在乡里的声望越大,就越容易得到长官的注意和推举。在这样的制度下,以“神童”之名广为人知的孩子,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在入仕过程中占得先机,于是出名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鉴定神童成为一个专门的行当。
中国古代史上的“神童”大多沿袭了这个路径,甚至引发了很多悲剧。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有一段记载,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位神童,叫朱无赐,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于是,当地家家户户全都逼着家里的小“神童”熟读《五经》。但孩子好玩,不好好背诵,父母就把这些孩子一个个放在竹篮里,吊上树梢。结果,饶州一些孩子被活活逼死。
而在最近一些年,当神童好处也不少。前几年,中高考加分政策较为宽松时,各类神童可谓是满天飞,忽而是发明创造大王,忽而是核心期刊专家……就算是如今加分成为不可能,很多地方的教育仍在靠神童争面子,靠神话争资源。
四、媒体和机构的宣传套路,也在助长“神童饥渴症”
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少年班”热潮之后,神童教育本来有所降温,但在最近几年,神童又在变多变热。
其实,真不是神童变多了,而是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把神童的门槛拉得实在是太低了。例如,2016年河南一个9岁女孩参加高考,总分172分,这个在选择题答题卡上乱蒙都有可能蒙出来的成绩,在河南本地一些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居然将她称之为“神童”。
要知道,真正能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高考成绩通常要高出一本线一百多分,而这个172分的“神童”,则是媒体和教育机构瞄准了普通人神童崇拜的刚需,进行的精准营销。
这位9岁女孩的父亲,是一家私塾的创办者,他宣称能让80%比例的孩子在14、15岁考上大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超过全国的平均线……在9岁女孩高考新聞爆出后,一些家长还去这家私塾考察,准备将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去。
但是根据澎湃新闻的调查,这个谎称来自美国的私塾,甚至根本连合法的办学资质都没有,讲授的内容也不符合办学规定。
这种营销还有很多,现在一些媒介宣传的育儿方案,常常让人以为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每个孩子的成功道路是一样的。这大大忽略了儿童中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事实上,神童可不仅只是比同龄孩子多背了唐诗三百首,比同龄孩子早认了两千字来判断的。一些名不副实的神童,可能仅只是发育早些,或者下苦力识字、背诗,等到年龄不再成其为优势的时候,就承载不起父母的神童期盼。endprint
五、制造神童是种病
很多人中学时都学过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但能汲取其中教训的人非常少。
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曾谈到:“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可是天才毕竟是稀罕物,难免有父母努力地用“泥土”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然而,鉴别一个孩子是不是“神童”,通常要通过专家和专门系统的测试才能做出判断。超常教育首先需要对孩子实行严格的鉴别,检测其知识水平,并在脱离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了解孩子的逻辑推理、记忆分析等心理学上的能力。否则,让孩子接受不适合其特点的培养模式,会伤害孩子的。
说到底,制造神童是一种病,一种崇拜智商的病,崇拜成功的病,更以智力发育为通往成功的惟一路径。
真正的神童是无法制造的,所以放弃制造神童吧。在人工智能时代,创造力是一个人的核心技能,通过灌输式超前教育培养的“神童”,不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机器人。
【解 读】据当地教体局和学校宣称,山东莱阳的李姓同学因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录取成为“预科生”,一时之间网络媒体誉之为“神童”。
“神童”如果确有其“神乎其神”之处,宣传他也要明确的标准,要传播介绍其化“不神”为“神奇”的经验,最好的当然是能给“腐朽”者诸多启示,传播正能量,以之激励孩子们学海无涯苦作行舟,书山无路勤为路径。否则,如果一味宣称其无所不能的“神力”,那么除了让人怀疑追求轰动效应,制造宣传效果之外,给社会带来的将只是家长的羡慕嫉妒恨,其他孩子都被比下去,神童只是一个神话,只是公众眼力的头条而已,神神乎乎也。
本事件也出现了接二连三地转变甚至陷入到剧情反转。我们先不论事情的真真假假,就事件本身而言,对“神童”慌忙不迭地宣称,其带来的后果如何以及折射了什么社会问题呢?
就像多年来对高考状元的宣传和消费一样,这样加大马力的宣传,对该同学首先是一个伤害,且不说可能会让这个孩子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上演又一出现代版的“伤仲永”故事。从另一方面说,当一切暴露在舆论场的中心,是否显示了这个社会急功近利、追求喧嚣的浮躁心态呢?当“神童”转化为大家都力求为之的东西,或许还会出现违反教育基本规律“拔苗助长”的社会行为。在当今这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环境下,甚至會出现更严重的匪夷所思的事情。
因此,对待所谓的“神童”,我们是否应该多一点平常心,多一点宁静心,找到“神童”真所谓“神”的经验,为孩子们的成长找到一些切于己的方式和手段。如此,善莫大焉!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