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向度的大学生责任品质培养探索

2018-03-06沈在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道德责任大学生

沈在蓉

(杭州市团校,浙江杭州 310013)

成就学生的理想人格,培育崇高的精神品质,是教育的价值追求。责任品质是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核心,责任品质的培养与形塑,是高等教育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素质本位”嬗变、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也是未来“职业人”重要的思想和精神基础。

2014 年5 月4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学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观点和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点。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人格修养和思想品质直接关联他们的成长成才、健康发展,更关涉民族、国家的未来。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视域,结合高等教育特质、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及成才目标,从实践主体性、实践价值性、实践指向性、实践规律性和实践开放性等维度,研究探索大学生责任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责任意涵与责任品质的义界

责任是一个具有丰富、复杂意涵的概念,在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中,责任responsibility的词根源于拉丁文的“respondere”,其最早意义是指:统治者的一种自我权利即“对他人行使权力的每一行动的公众责任”。《韦氏学生词典》中,责任responsibility指的是“在道德上、法律上、精神上的一种尽职的品质和状态。”我国《辞海》中,对责任的解释是:“在道德上或法律上,对于某事分所应为为义务;因行为之结果,任人批评或受责罚,是为责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份内应做的事;2.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责任是具有重要价值的道德精神和品质。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到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立心”“立命”。及至晚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中华伦理文化和道德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责任作为深具丰富内涵的道德范畴,“蕴涵父慈子孝、兄爱弟悌的家庭责任;修己安人、仁者爱人的人际责任;重义济世、敬业乐群的职业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民胞物与、爱惜万物的环境责任。”[1]

在西方思想史上,责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希腊的先哲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均有一定的关注、探究,尤其是波西多纽(Poseidonius,约公元前135—前51年)著有《责任论》。西方近代史中,培根、康德等对责任作了更为深刻的研究,德国伟大的古典主义哲学家康德,从纯粹理性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责任之起源、责任之依据、责任之意义,他认为“责任是人从善良意志出发的对自我的强制和约束,是体现道德强制性和严肃性的义务,对责任绝对性和必然性的无限强调,彰显了人的尊严在道德规律中的突出地位。”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奠定了义务伦理学理论大厦的基石。

德国哲学家汉斯·伦克(Hans.Lenk)认为责任概念是一个多关系的、结构性的概念;德裔美国哲学家汉斯·尤纳斯(Hans.Jonas)则认为责任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是一个关系范畴,同时他特别指出“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责任问题”,“深刻的自我责任意识是一切一切的根基,它构成了人的生存意义”。有鉴于此,德国哲学家赫费(Offried.Hoffe)认为“责任”概念的“多义性首先不能归咎于概念上的模糊性而是要归结为现象的多面性”。

品质是个体通过社会教育和个人自觉的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品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实践性。不是个人与生具有的某种先天禀赋或遗传特质,而是个人在长期实践中内化锤炼社会道德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品性;不是单纯的道德意识现象,而是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方式。其二,综合性。个体品质不是某种道德要素的表现,而是个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不是个别的具体行为,而是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其三,稳定性。个人品质不是偶然的、短暂的道德行为现象,而是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与结构都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责任品质也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几种基本的心理要素,个体责任品质的养成就是这几种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内在包含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外在包含责任心、责任行为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人的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行为都要受到责任认知的调节和支配。

综上,对于责任、责任品质概念的分析、梳理,旨在更进一步明晰责任的历史渊源、繁富意味,寻求现代责任培育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意蕴。对责任品质的分析、解构,对其完整、系统要素构成的认识,有助于把握其内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期正确认识责任品质培养的科学定位、价值诉求,探寻责任教育更为有效、深入之方法及路径依循。

2 责任品质培养的当代语境

2.1 全球问题的凸显呼唤责任品质的理性支撑

进入新的世纪,科技、技术的急剧发展和资本的急速扩张,极大地丰富、拓展、深化了人们生活的空间、质量,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充分的可能和条件。但同时由于科技理性和唯经济主义的极度膨胀,使人类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应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价值,造成社会分化、社会浮躁、精神家园迷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基于人类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担忧,特别是对人文精神失落,终极人文关怀缺失及文化价值危机的焦虑,迫使人类以理性的文化价值理念及社会伦理观念,特别是以责任感为核心的责任伦理文化理念作为未来的精神基础和理性支撑来思考、分析问题,寻求解决之良策。

2.2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弱化吁求责任品质的培育

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制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创新,在高度重视和强化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不足,诸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中共中央2004年16号文件)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社会责任意识上,重个人自我意识轻社会责任意识;在事业追求上,重物质利益轻社会需要。

2.3 传统道德教育的偏差需要强化责任品质的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开篇明义地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成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长期以来,由于道德教育目标、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将道德定位于为政治服务的地位,道德被消融于政治之中,忽视了道德信仰的崇高性,弱化了道德的制约作用,也在实际上取消了道德作为一种终极追求的价值本性;维系于政治信仰之中道德教育,消解了道德的神圣本性,降低了道德的纯洁性和严肃性,而且以政治信仰否定或抹杀了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使道德失去了对社会生活应有的制衡、指导作用,从而使社会道德成为一种空洞的精神存在,无法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责任品质的培养,作为一种目的性、价值性教育,旨在建构一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以责任的担当培塑、历练人的灵魂与精神。

3 大学生责任品质培养的实践向度与路径依循

实践是责任品质的生成基础和培育依据,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品质,必须以实践为依归,通过扎根学生鲜活的实践活动总结升华。责任品质无论是从其表现形式,还是其具体内涵来说,归根到底都是从师生的火热学习生活中,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生发和形成的。从唯物论的角度讲,实践是客观的、具体的;从辩证法的角度讲,实践是不断变化并向前发展的;从价值观的角度讲,实践是以人为主体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当前,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品质,不能脱离大学生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实践参与。

3.1 注重实践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民主参与、主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性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的意义。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品质,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自由自觉意志,重视学生的主体需要。

首先,民主、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民主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创造,才会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表现。责任品质的培养的实践主体性,其核心是以生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承认学生在责任品质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学生而展开,不断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责任品质培养的目标。其次,尊重和信任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独立,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责任品质培养的前提。责任品质的培育最终形成的依靠力量在于主体的自我建构,自我不断激励、教育的结果。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一定文化、生活经验、社会适应力及判断力的大学生,他们接触新事物、新思想的途径和能力日益增强。因此,真实的责任品质的养成,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自主性,思维的创造性,发挥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并相信学生在其生活中通过身体力行、自我教育去感受、体验生活,增强其责任动机、深化责任认识,提高责任能力、激发责任情感,以逐步养成其责任行为习惯。第三,尊重学生责任品质养成的实践本性,尊重其主体自律性。实践既是责任品质培养的手段,也是目的。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交往、合作、模拟、经验、劳动、探究、角色扮演,从中获知、生情,实现由德智到德行的转化,达到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的统一。

3.2 注重实践价值性,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格成就

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各类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都有指导意义。《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校大学生责任品质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学生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就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

3.3 注重实践指向性,强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互动

学生责任品质的培养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从学生的自身实际、自身需要出发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从高职学生的合理需要出发,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得以充分认同,否则会使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品质培育走上“泛政治化”、“社会化”的道路。责任品质培养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所以教育应针对性的指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第一,应接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易于知识的学习与吸收;第二,增设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可在教室、校园、校外进行,如进行社会调查、参观或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来发展与构建学生的主体性;第三,在实践活动中注意营造生活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与其周围世界发生积极的联系、互动,使责任品质的培养成为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教育,反对脱离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关注个体生活情境中的责任判断、选择的复杂性、具体性、多样性,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在复杂的生活实践中去积极的自我分析、判断、选择,从而使他们在反复的实践体验中,逐渐养成责任行为习惯,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3.4 注重实践规律性,优化实践模式、丰富情景体验

责任品质的培育必须以实践为载体,通过创新实践载体生动传播。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责任精神已经内化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牢牢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品质,实质就是将责任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是一个铸就其公民个人品德、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过程。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到责任品质培养的实践中来,在参与中接受教育、熏陶,提升认知。学生参与,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正是在参与的实践中培育自己对责任品质的认知和认同,增强自身的人文情怀和担当意识,进而将责任品质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其次是要注重责任品质培育模式的多样性。如“探究式”、“自学——指导”等,把它作为传统模式的补充,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爱好的充分展现,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第三,注重责任品质培养的情景性。所谓情景性,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责任品质培养目标的要求,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融入其中,去感受、体悟,使之潜在地受到影响,从而增强其责任判断、选择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缺乏体验的责任说教是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的,只有置身于一定责任冲突的情景之下,让他们真切地有所感触,才能引发他们的责任感共鸣。大学生责任品质的形成,“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以责任关系为特征,由责任认识、责任情感和责任信念等有机组成的集体心理氛围,以形成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的责任情境,使受教育者置身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在集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组织行为学认为,行为是环境刺激与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注重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橱窗、展览等形式,及时向大学生宣传世界大事、改革成就以及其他重要事件;增进校园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链接和互动,营造学生理性思考、追求真理、崇尚理性、关心政治、关心改革、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健康政治氛围;创建良好的全社会育人环境,面向社会实际,开展各种责任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深入社会实际生活,多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多积累生活经验,多为社会服务,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5 注重实践开放性,坚持民族传统的承续创新与国际经验的借鉴吸收

培养责任品质必须以中华传统为命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创新培育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全体华夏儿女的精神命脉,是责任品质涵养和培育的重要思想根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讲责任、重担当的传统,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线和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广大中华儿女勇往直前、舍生取义,他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存续养成了源远流长的责任精神和责任传统。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理解和接受认同,是大学生责任品质培育和成就的精神命脉。培养责任品质,必须做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责任品质的培养既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创新,又必须注入其时代特质,赋予责任品质新的时代气息,特别是要注重将责任品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赋予责任品质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新的生命活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责任品质的培育需要从东西方融合的角度进行审视和思考。在社会日益开放、文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时代,不能只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方法,而应在借鉴和汲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培育方法。世界各国都把大学生责任品质的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积累了众多的先进经验。如在教育目标方面,把责任品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个性品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在教育渠道方面,建构起立体性教育网络,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国外大学生责任品质培养的先进经验,我们要认真地学习、深入地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择地学习,使之与我国的高职学生责任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责任品质的培养体系。

[1] 田秀云著.当代社会责任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7.

[2]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美]路易斯·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 胡定荣.主体教育的时代性、理论旨趣和生长点[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3).

[5] 谭满益,王磊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6] 张宏.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7] 王宏.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块化的探索[J].继续教育,2006,(12).

[8] 蒋双庆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9] 丁文敏主编.大学生责任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道德责任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期望嘱托责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