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近发展区构建高三深度复习样态
——以两节同课异构的地理公开课为例
2018-03-06陈光林
陈光林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 810008 ;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 214437)
高三复习课怎么上,是很多执教者不断探索的永恒话题。复习课的有效性是高考教学成败的关键,但由于一轮复习内容的低鲜度、复习方法的低精细、复习手段的低能耗使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效率欠佳。如何在江苏现行高考模式给予选修Ⅱ有限的课堂区间内完成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全面巩固、提升,建构知识体系,为后续二轮微专题专项突破、整合建模、迁移提升提供坚实的支撑。201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和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审美课堂”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两节设计“撞衫”的同课异构复习课,让我受到了持久的冲击与震撼,联想颇多,这里抽取其中的理念、流程、手段等尝试探析贴近最近发展区的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1 教学过程概览
教学内容:《工业的区位选择》(人教版)一轮复习
1.1 设计一:基于云平台的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X老师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录制12个微视频并进行贴标签赋值,在每个微视频后都设置2-3题对点训练方便学生及时对视频讲解知识加以巩固,基于云平台构建作业库。全部微视频都设置在Netclassroom平台。
通过基础检测帮助同学初步诊断疑难,确定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帮助老师了解学情。借助云计算功能诊断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系统实时推送最适合的微视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梯级延伸。教师实时监测学生微视频观看、对点训练完成情况,在全部学生提交答案的基础上,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得出本课学生存在问题最集中的知识点,形成班级的核心问题,确定班级全体的最近发展区。再通过乡土探究突破工业区位选择的评价,高考链接完成复习的本真诉求,课后作业回归云平台,尝试“私人订制”。最后综合提升,促进学生地理情感,升华审美素养。
1.2 设计二:贴近最近发展区的高考复习策略探究
W老师坚持高三复习课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一定要讲学生最需要讲解的知识,先学后教,留给学生思考,讲诉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可望可及的问题去教学,真实的问题学生带劲,真实的问题是“立构化”的问题,而非教材中提炼出来的纯化的问题,拓展起来更广阔。教学中只有组织到一串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围绕真实问题开展教学,才能让能力生根实现教学追求的“一英里宽一寸深”。
作为外请教师吴老师选择了最可靠的一种诊断方式,借助精心编制导学案,课前限时训练、及时研改,找出典型,以拍照剪贴形式逐一投影,整节课通过学生答案来巧妙构建,借助学生自评、他评、互评,教师引导、点评将知识点逐一击破,高效完成了工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工业区位选择及变化、链接生活、典例讲练等环节,有效的完成了课堂的预设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状态,更提升了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自信美、朴实美。
2 设计策略探析
两节课有“撞衫”的巧合,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同贯彻了“以学定教”的角色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1],紧贴最新发展区,在备课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流程上凸显了设计课堂、诊断教学、构建知识上的三大突出亮点。
2.1 备课理念——贴近最近发展区设计课堂
两位老师都秉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一定要讲学生最需要讲解的知识即针对性教学。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水平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其含义就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和创造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教学如果能够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过程便演变成了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实现趣味性和有效性高度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挖掘和把握,处处强调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启示我们复习课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记忆”、“训练”及形成的内部思维范式,“记忆”、“训练”的核心功能更多是诊断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确立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的帮助达到新的认知和运用水平。两位老师都深谙其中的法门,例如:徐老师在分析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针对每位同学的差异分别提供微视频供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确立学生新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小组合作、组际合作的形式突破难点,让链接高考、综合提升水到渠成。而吴老师则在限时训练诊断出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讲出来”、“教别人”的“学讲”化[1]学习方式,实现了向新最近发展区的螺旋式前行,打造了全新的课堂文化。
2.2 教学手段——借助翻转课堂诊断教学
贴近最近发展区实施课堂教学,首要困难在于很难迅速准确地把握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两位老师就因人、因地而异采用了两种“迥异”的诊断手段。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服务,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2]徐老师借用互联网+理念,构建云平台,将微视频与试题库有机结合,通过对基础检测的大数据分析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个性化推送关联微视频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对应训练,再次借助大数据分析对点训练结果形成全体学生的核心知识疑难,结合考纲及同学基础确定班级最近发展区,选取生活味浓郁的案例素材精心探究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链接高考并实时查看、批阅、点拨学生的个性问题,课后继续开展点点的线性和网络互动延伸课堂广度与深度,云平台推送完成的作业,让整节课的教学和作业布置完全实现“私人订制”的精细化耕耘。全程对大数据分析技术、微视频技术、互联网+理念、慕克教学理念和翻转课堂理念都作了最大的立体尝试,新潮绚丽。
由于异地展示,吴老师选择了最稳定的方式——限时训练,通过精心编制、批阅导学案,诊断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典型答案,通过手机拍摄、人工注释,临场制作幻灯片,借助课堂实时评价串联课堂教学,延伸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吴老师的课看似常规,实则立意高远,唇齿留香。比如典例选取、拍摄、串联一气呵成所反映的课件制作技术,限时训练,实时评点反映的精准把控力。同一内容,不同风格,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先学后教,课堂内化”[3]翻转课堂理念展露无遗。让我们体会到了翻转课堂除了技术流还可以是理念与课程的融合,并且相较于通行的技术与课程融合翻转模式,吴老师的亲力亲为让翻转充满人性的温度和应变的智慧。
2.3 教学流程——基于支架理论建构知识
支架原指建筑业中的脚手架,支架教学是一种“通过教师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4],两节课的设计流程都基于支架理论,娓娓展开。为了完成工业区位选择及应用的知识建构,X老师通过搭设程序性支架设计了从基础诊断开始到链接高考、总结提升的一系列学习支架,通过实时的策略性支架补给,引导同学逐级走向深入,例如在完成涵盖相关知识要点的20个基础题后,老师提醒可借助系统推送的微视频及配套训练自主回顾、构建知识。完成后又提醒同学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修正认知,在此基础上成功攀上工业区位选择应用的新一最近发展区,这时又巧妙提供地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支架,既激发学生兴趣又高效达成预设发展预期,成功构建了知识体系。
W老师设计的支架更多是信息型和策略型,在限时训练、及时研改基础上,突破支架教学的时序性范式,借助选择的典例支架,静态呈现,通过渐进引导搭建出一个个微支架体系,如通过李同学、汤同学“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答案的分析回顾、梳理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分类、描述等,在印同学的答案自我解读下得出工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再如以陈同学“经济区位选择”剖析认知主导区位选择的原因、原则、典例等,“特殊区位选择”的剖析发展了对区位选择的认知,“社会区位选择”答案的讲评导结合完成了思维向更高层次的跨越等。最后通过支架间关系探讨积树成林巧妙达成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完成知识网构建,提升师生的思维能力。
两位老师的课深刻重塑了我们的观念,教学可以因人、因地风格迥异,任何人只要你要你就可以去做,去追求心仪的课堂境界;期望与努力同在,意识与发展同在。当然任何成功的课堂都不应成为设计顶点,比如:X老师的课内翻转模式效率虽高效果不一定最优,不妨进一步比较;学生在完成生活探究环节时若能增加一检测环节,“私人订制”的作业更能落到实处;而W老师的课前“限时训练”不一定要闭卷,学生翻翻书、简单交流就能完成的内容可以考虑不讲,复习后若能再做、再改既可以深化学习前置的效果,亦可减少重复训练带来的时间虚耗。更重要的是任何新颖的课堂探索绝不应局限于公开展示,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秉持巩固、发展、建构、迁移的核心目标,追寻主动、理解、趣味、高效、真实、开放的深度学习样态,是高三地理复习课的永恒追求。立足中学实际,探索“互联网+教室”的深度复习样态有意义但任重而道远。
[1] 黄雷.“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评析 [J]. 《地理教学》2015(7)33.
[2] 甄峰.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影响[J]. 《地理教育》2015(10)1.
[3] 马飞燕.借翻转课堂之力,促核心素养养成[J]. 《地理教学》2015(15)43.
[4]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