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
2018-03-06张梦
张 梦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6)
1 产教融合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初级阶段。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就不能缺少产教融合。并且,产教融合不够完善,我国一些高等本科学校仍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因此,对于产教融合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加入到应用型大学联盟的学院,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产教融合改革,其中的建筑学专业,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研究我国的产教融合改革提供参考。
1.1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素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通过实践,完成相关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是本科院校长期的工作目标。
1.2 产教融合的定义
产教融合是指企业和高校之间在长期社会活动中,建立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的范围内,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一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济活动方式。可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人才培养、人才交流等四种模式。产教融合也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1.3 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
产教融合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年,在2012年之前就有产教融合的现象,一些中等职业院校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一种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结合,另一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2012年之后,产教融合开始转型,一些地方的普通高校又进行了新的尝试。2013年,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在天津成立,第二年应用技术大学和教育部门在河南共同召开了产教融合国际论坛,推动了阐教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因此,产教融合成为了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大高校所熟知并且推广应用。国务院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引领一批本科学校向应用型、技术型更强的高等院校转型,并且把职业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国家大力鼓励独立的学院,在转型时如果符合要求,就可以定位为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但是,目前为止,产教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大高校仍在不断进行探索。
2 产教融合的途径分析
通过分析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双师型培养等几方面,来深入研究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
2.1 职业标准与课程设置相互结合
大多高校中都开设专业课,对于培养人才起到关键的作用。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专业课程体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建筑学专业也尝试改革,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更符合职业标准的需求。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向两个方面发展,一种是施工图设计,另一种是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师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三点:完成施工图设计、对专业知识要熟悉、会制作办公软件。而课程设置对应的就是施工图的设计、还有建筑构造、材料认识实习等实习类的课程。建筑方案设计师主要负责完成建筑方案设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对建筑设计软件熟悉。而课程设置对应的就是计算机软件设计,还有客运站、图书馆、商业规划等十个专项的设计课程。其中有些设计课程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需要两个学生一组共同完成。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还提高了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并且结合重庆市特点,制定了建筑设计与管理系列课程。产教融合得到了充分的改革,也提升了地方人才的能力。此外,学校安排了建筑师业务实习等来锻炼学生,丰富了学生对设计理念的认识。
2.2 注重师资建设
一些高校的教师都是学术性人才,一毕业就进入了高校当专职的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对企业现状不太了解。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了新课程体系,但是一些教师也不能胜任应用型教学。对于这种情况,高校就会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家到学校参与教学活动,但是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管理。解决这一问题,也要加强师资建设,才能使师资力量更强大,与产教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有机结合起来。传统的学术型本科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区别,职业技术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学校办学思想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了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充分结合。在教学实践方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积极对师资队伍进行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基本实现了产教融合。建筑学专业的专职教师合理配比后,全都为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其中兼职教师占的比例较小,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的比例大些。同时,在领导队伍中,也有丰富企业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去培养应用型强的人才。学校聘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到专业建设委员会讲课,把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当中。
2.3 双师型培养途径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产教改革时,途径有很多。最有效的途径是对教师队伍进行“双师型”认定,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也不例外,建筑学专业采取措施对教师队伍进行合理的“双师型”建设,包括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两方面。学校会在每一学期开始前,派两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去进修,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学习,教师充分利用这次实践经验,提高专业能力,在企业中参加各种项目活动。学校每年还会定期安排专职教师们去企业参观,进行研究学习,有利于掌握最新的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经过研究后,学校的专业理论课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满足市场需求。学校鼓励教师学习,定期邀请企业的领导来校内进行讲座,与教师进行交流,可以使教师视野更开阔,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2.4 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生产和教学一体化,是阐教融合达到的最终目标。无论是在教学中生产,还是在生产中教学,都要坚持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走出去”另一个方面是“请进来”。“走出去”指的是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学习,进行定期的实践活动,目前,二十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协议,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到企业去实践,在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的培养下,进行专业的系统学习。“请进来”是指请企业单位人员到学校中来,邀请著名企业家、著名设计师到学校进行讲课,学校提高相关的教学资源,充分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企业的设计项目。教师和企业设计师一起辅导学生完成设计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取相应的学分。目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专业有四个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都独立,并且对接着不同企业。结合当地特色,建立的工作室都别具一格。工作室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迅速学习专业技能、掌握市场需求,给学生就业提供了平台,也能节省企业的设计成本,达到了共赢的效果。
2.5 多项考核机制
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最全面、最细致的设计就是毕业设计,这也是学生对大学学习成果的总结。因此,学校在进行产教融合改革时,不能忽视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调整。学校建筑专业在设计毕业题目时,考虑到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选题,具有针对性的。有的题目正处在招标的阶段,学生通过老师和企业设计师的共同指导后,完成毕业设计。
设计师主要负责审核方案,再由教师、设计师及甲方一起进行考核,这样的多项考核机制,有利于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在没有进入社会前就对企业多了一些了解,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结语:培养人才是国家长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要提高人才能力。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有利于了解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了解产教融合方法,更深入掌握产教融合的途径。
[1] 刘楠,杨策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2017,3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