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朦胧诗派”的思想艺术特点
2018-03-06AidaAkhmetova
Aida Akhmetova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中国文学批评将“朦胧诗”这类诗歌创作称为五四运动人文传统的复苏和继承。许多文学批评也指出了“朦胧诗”的现代性。如果考虑到之前文学和文化的发展特点,这也是不足为奇的。对个性的长期压抑,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出于政治目的对诗歌艺术一面的忽视——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负面影响,正如所发生的那样。最初抗议的声音是文革时期发自“地下”诗人之口。一些人后来被称为朦胧诗派的先驱者。(黄翔、舒婷、食指),另一些人被称为朦胧诗派鲜明的代表者(北岛、芒克、顾城、舒婷、杨炼等等)。
毫无疑问,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都在发现自我,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自己独特的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鲜明的个体,才华横溢的诗人,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诗歌的语言是有深刻的个性,不可复制的。与此同时,他们的创作在艺术表达上包含了一系列内容和形式的共性。
最初来自于《文革》时期先锋派思潮,最初的朦胧诗充满了忧郁的象征,令人出乎意料的意象组合,在意象中表达了一代人的痛苦、惘然若失和孤独。比如,在芒克的诗中我们可以发现荒谬的象征——一棵倒下的树象征腐朽的尸骸:
一棵倒下的树
在它的枝干上
一层厚厚的积雪在融化
这仿佛就像尸体在腐烂似的
它使我猛然止住脚步
不敢接近它
远远地看着
只好远远地看着
直看到最后
积雪已全部融化干净
直看到那地上
最终只剩下一具尸骸
(芒克《一棵倒下的树》)
树这个意象是中国诗歌的传统的中心意象之一。根据中国古代的宇宙起源假说,“树”这种植物被认为是生命能量的化身。还有树崇拜,只有执政者才能领导。树是天意的象征:在仁政的时候树会蓬勃生长,如果当政者违反礼法树就会枯死。树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和当代诗歌中。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树可以代表整个植物世界,慷慨地赋予人类生命,因此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到的是把树与人视为同一。在芒克的抒情诗中倒下的树的意象象征着那个时代不安的氛围,充斥着死亡、威胁、恐惧的灵魂。
朦胧派诗人深刻的内省使得他们的作品能成为历史中一个具体的阶段,而且更深入地分析了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哲学本质。朦胧派诗人更多地关注主观起源,他们的作品有鲜明的个人主义精神的表达,加强了对诗的自我表现的关注。也许在那个时候就种下了后来文学中兴盛的“个人化写作”的种子。朦胧诗关注的中心是人。诗人最感兴趣的首先是任何形式的人的存在。
朦胧诗的人文主义思潮,有别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浪漫现实主义,已经脱离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给与人们对人的价值的新的理解。诗人们批判性地理解民族历史,反对人的丧失个性化——在朦胧诗中的人不再是螺丝钉、小齿轮,而是自由的个体:“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好阻挡自由的风”(北岛《宣告》)。
朦胧诗的作者们不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首先就要追寻和谐,他们的诗歌回归人性的单纯、善良、真诚。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矛盾,并导向了对和谐生活的追寻,对救赎的“黑暗之光”的追寻:“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在克服身边现实的不完美的过程中诗人们诉诸源头,常常在自己的探索中向童年世界寻求帮助。最能表现这一点的是顾城的诗,他被称为“童话诗人”。
朦胧诗诗人们的灵魂探索伴随着诗歌表达的艺术手段的创新的探索。一方面,朦胧诗延续并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和五四运动新诗的传统,朦胧诗诗人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形象的象征意义,也对精练、暗示、含蓄等手法多为关注。
中国诗人自古以来都在感受与周围世界的和谐统一,感受所有自然事物和现象在彼此永不停歇的互相影响中源源不断的联系。在朦胧诗中风景常常由诗歌的结构的基本成分组成,诗人不断地使用经典的自然意象,如水、山、太阳、月亮、星星、大地、石头、火、树和花。很多朦胧诗诗人的作品一点也不朦胧,他们使用的意象完全是传统的、可理解的。
在继承民族诗歌优秀传统的同时,朦胧诗诗人们努力寻找艺术表达的新方法,他们在诗中积极引进新的方式方法,从而拓宽诗歌的艺术空间,达到更多的情感表达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朦胧诗诗人的诗歌的自我表达经常以建议、见解的形式出现,很多在现在都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格言警句。这一点可以用北岛《回答》一诗中的第一句引证,这句话基本上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背诵: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北岛《回答》)
主题上的概念省略、暗示使得朦胧诗作品变得模糊、不确定。象征、隐喻、蒙太奇手法——所有这些都导向多义性,为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朦胧诗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是采用意象并置,这对于西方意象派也是一个典型特点。在顾城的《弧线》一诗中并置了四个单独的意象,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诗歌的名称: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顾城在四个单独意象的帮助下塑造了凝结了的弧线运动的形状。意象之间的脱节暗示着下一行的出人意料,不可预估,使得读者和诗人一起看、一起思考。读着顾城这样的诗,脑海中不由自主地会浮现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小诗《在地铁站内》: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埃兹拉·庞德力求不注释现实,而是描绘视觉效果,避免仅仅是为了韵律而出现的空泛的词汇。受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影响,庞德学习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将具体意象与不可言说的精神相结合。在庞德理论体系中,意象最重要的特点是具体性、结构深度和表现力。意象派语言是一种忘我地感受世界的语言,一种幼稚童真的语言,在这种语言中真理还未被假设,而是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感受体验。顾城的意象也是给出一个直接的视觉形象,没有多余的注解,这样的形象具体而富有表现力。顾城四个弧线的意象中的每一个意向都各自内在的结构,同时也是更高一级结构的组成部分。其中三个弧线的意象都是大自然的,因此也是和谐的,只有一个形象是一个小男孩,为了捡起一枚分币弯下身,因而从普通人群中显露出来,引人注目,激发读者联系思考。
北岛《太阳城札记》系列中的小诗也被认为是单一意象的诗,这些诗同样有具体性描绘,避免多余的抽象概念和展开注释这些特点。举以下例子:
艺术
亿万个辉煌的太阳
呈现在打碎的镜子上
信仰
羊群溢出绿色的洼地
牧童吹起单调的短笛
可以从整体上发现中国朦胧诗的过渡性特征,这是由这些诗歌的作者的作品特征决定的。朦胧诗复兴了诗歌的人文主义倾向并为其提供了动力。除此之外,朦胧诗流派的作品的特点有:批判地理解现实,高尚的理想,对立的精神,历史、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深刻冲突,追寻生命的和谐。诗人们一直在追寻,追寻创作自我表达的自由。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国读者的不理解,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特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模式。朦胧诗对中国诗歌长远发展的影响首先在于找回了诗歌的审美理想,这是人的核心。
[1] 王富仁.20世纪中国诗歌经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J].学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