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存者回忆录》: 艾米丽的伦理选择

2018-03-06

外国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杰拉尔莱辛艾米莉

郑 丹

(重庆三峡学院 外国语学院, 重庆 万州 404020)

0 引言

多丽丝·莱辛(1919—2013)在1970年出版了《幸存者回忆录》。作品以预言式手法描绘了一幅人类文明终结的社会画面,叙述了大灾难后幸存下来的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变化。叙述者是一位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中年妇女,她用“个人细微的声音描述了一幅现代城市化的末日图画”(Bernard,1980:147)。她收留了一个叫艾米莉的小女孩和狗狗雨果。“我”住的公寓大楼里的客厅开启了一面奇特的墙,墙的背面叙说着艾米莉悲惨的童年时光,莱辛用“一种片段式的叙述方式为读者展开了艾米莉内心的世界”(Sheila, 1990:70)。“艾米莉对于‘我’这个叙述者来说,是一个言说的渠道,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成长的可能性。”(Phyllis, 1999:52)这个带着成熟而客观视角的叙述者一直审视着艾米莉的成长和蜕变。“这是一本以女性为中心的小说,但是却超越了女性主义的题材”(Glendinning, 1974:14),小说深刻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人与自我的道德伦理关系,反映出作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幸存者回忆录》是一部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重要作品,小说重点关注人与动物,特别是女性以及低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对人与人的关系,动物与人的关系提出了新的伦理观点,深刻表达了作者的伦理价值取向。

1 自甘卑微的爱情选择

“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倡从多视角去解读文本。作者、读者、故事人物等等,每个人都是一个解说者。”(Davis et al., 2001:12)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对该作品进行阐释,我们能进一步发现小说的伦理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莱辛的创作观和伦理意识。文学伦理学批评十分重视对文本的伦理环境的分析。“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有其固定的属于特定历史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聂珍钊, 2012:12)因此,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来分析莱辛的这部作品,必须要求阅读者进入当时的历史环境,让读者与女主角“感同身受(empathy)”(Suzanne, 2007:3),站在她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理解她的伦理困境。

作为杰拉尔德诸多情人中的一位,小说主人公艾米莉的身份是不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然而,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来看,我们不能对艾米莉的行为进行盲目的道德批判。不可否认,充当情人是对伦理秩序的破坏,有违社会道德,然而恰恰是她对杰拉尔德的爱拯救了她。在遭遇大灾难的特殊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方式都处于混乱的状态,城市面临末日。艾米莉是一个心理受压抑、精神受挫的女性,如果没有爱情的注入,不能接受一夫多妻的模式,她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不会被改变,甚至越来越糟糕。爱情让她找到了人生的存在感,艾米莉从小被父母忽视,甚至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也得不到父母丝毫的关注,从小缺失爱的艾米莉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这种被爱的关怀犹如春雨般浸润了她久旱的心灵,触发了她埋藏已久的爱与被爱的能力。艾米莉坠入情网后,整个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会从痛苦立即翱翔到兴奋,在那里站在他身边,她脸色绯红,美丽动人,目光温柔,她因惊奇而容光焕发”(79)。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带来的美,艾米莉之前从未有拥有过。

约翰·鲍比提出了爱情的依恋理论,他认为“所有重要的爱的关系(包括与父母的,与恋人的)都是依恋关系”(Bowlby, 1969:25)。艾米莉对杰拉尔德的感情不仅仅有爱情,还有一种很严重的依恋关系。从小缺失亲情的她对杰拉尔德的感情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她只有死死地拽住他才有活命的机会。艾米莉一直过着小心翼翼的生活,心灵的残缺让她戴着面具生活着,她找不到自己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直到遇到杰拉尔德,她才觉得自己有一个完整的家了,心灵上得到了温暖和爱护。“她周围生活中的事情都在继续,但杰拉尔德总是处于中心地位。”(80)和杰拉尔德在一起后,她的整个世界都变了,每天过着神采奕奕的生活,生活变得充实而又丰富多彩。“这短暂的居家时间,从情感方面说对她非常必要,她不管身在何处都禁不住要微笑。”(103)她也在杰拉尔德的公社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心理和情感的富足把艾米莉从灰暗的生活中拯救了出来。即使知道杰拉尔德对她不是真爱的时候,在经历了短暂的精神沮丧后,她还是默认了自己的身份,因为她离不开他。这种强大的依恋关系让艾米莉忽略了杰拉尔德有众多情人的困扰,她甚至想不惜一切的代价诱惑和拉拢杰拉尔德,依恋的情感在某种程度已经超越了爱情。

她对杰拉尔德的爱是修复自我的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从小缺失爱的艾米莉比任何人都需要爱。美国心理学家文奇认为,人天生是充满爱的,他们需要把这种爱去表达给其他人或是具体的某个人,而缺乏爱的人对爱的需求能使那些提供此需求的人更有吸引力(Winch, 1985:32)。当艾米莉知道杰拉尔德的另一个情人琼的存在后,她仍然尽力保护着自己的那份爱,用她的温情牢牢抓住杰拉尔德。“她伸展开身体,尽情展示着自己,对着杰拉尔德微笑。”(115)在获得了杰拉尔德的爱后,艾米莉整个人精神焕发,活得越来越充满自信。她在公社里工作也十分愉快,也渐渐显露了自己的才干,慢慢地她获得了那帮人的认可。“总是看见艾米莉在杰拉尔德身旁,扮演着顾问和信息来源的显眼的角色,她凭着过人的精力和才干深受欢迎。”(156)“看到人(不仅仅是那些似乎已准备向杰拉尔德效忠的人)是如何向她请教消息、信息和建议,而她对此有充分的准备。”(175)她把日常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主次分明。艾米莉在慢慢地蜕变和成长,她对杰拉尔德的爱已经延伸到她对生活的爱、对工作的爱、对他人的爱,爱情的力量让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艾米莉反而成了杰拉尔德的支柱,从一个情人的角色转换为杰拉尔德不可或缺的女人。“他想要艾米莉支持和帮助他,想以她的信心和能力增添他的能量。”(165)自信满满的艾米莉让杰拉尔德离不开她,角色地位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公社后来被一帮孩子破坏,艾米莉有着比男人更为冷静的态度,虽然处境凄凉,她仍然没放弃,想着如何采取措施去挽回。这种行为在大灾难后的时代显得难能可贵,无疑给灾难后心灵憔悴的人们注射了强心针。当孩子们嘲笑他们,甚至用弹弓打他们、用石头砸他们时,艾米莉虽然身体受伤了,但她没有生气,不急不躁。这时的艾米莉不仅对杰拉尔德有爱,对所有破坏者都有着大爱。这种爱让人折服,这种在灾难后的责任感让人心生敬佩。她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这个遍体鳞伤的女孩在获得爱情后终于自我解放了,她的爱情虽然有违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也有值得肯定的价值,毕竟她的爱情选择既成功地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他人。她和杰拉尔德的情感关系表达了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对伦理秩序的新的理解和探索。

2 人与动物良好伦理秩序的选择

小说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一只名叫雨果的狗。雨果在故事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它陪伴着艾米莉经历一切,可雨果仅仅是陪伴主人的一只宠物狗吗?雨果是一只长着猫脸的狗,相貌丑陋,但它扮演的角色超过了艾米莉身边所有人,包括她的父母。它陪伴着艾米莉经历了一切苦难,直至完美蜕变。动物解放论者认为,人与动物都具有平等的地位,都能感知痛苦和快乐,也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人与动物都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人类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情绪,或把自己的快乐凌驾于动物的悲伤之上。它们不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享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动物应该获得和人类同等的权利和道德尊重(Singer et al., 1980:31)。彼得·辛格指出:“只要某个生物感知痛苦,便没有道德上的理由拒绝把该痛苦的感受列入考虑。无论该生物具有什么性质,平等的原则要求把它的痛苦与任何其他生物的类似痛苦,可以作大概的比较或做平等地看待。”(Singer, 1987:12)莱辛细致地描写雨果的行为和感知,可见她关爱动物的情感,对动物的怜爱之心。

雨果在莱辛的笔下不是一个动物,它堪比人类,虽然有着动物的外形,但是思想和情感丝毫不逊于人类。雨果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它小心翼翼,会察言观色,谦恭忍耐,深通人情,它好像在不动声色地推翻着人类认为自己优于其他物种的偏见。莱辛高度赞扬了它:“虽说它不过是个动物,它决意克制,不把痛楚表露出来,要么默默坐在窗前可用帘子遮掩的一个地方,要么以哀痛者的身份伸展身子靠墙趴着,头靠在前爪上,那对绿眼睛呆滞地睁着。它一个钟点接一个钟点地趴着,陷入深思。”(85)当艾米莉在杰拉尔德处遭受委屈,在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公社而屡屡遭到挫败后,艾米莉内心的难受和绝望只有对雨果倾诉。“她抚摸着雨果说:亲爱的雨果,亲爱的,亲爱的雨果……她抚摸着她的雨果的头,逗弄它的耳朵。”(212)这时候的雨果安静地躺在艾米莉的怀里,认真地聆听她的倾诉,时不时呜呜叫来回应着艾米莉。雨果有着自己对于事情的认知和态度,还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当艾米莉和杰拉尔德相处时,雨果会长久处于忌妒的伤感之中。“艾米莉怀着爱悔之心,坐在遭她冷落的‘跟班’身边,把脸贴在它的皮毛上,雨果稍稍把头转向她,尽管它心里不快乐,它还是舔了舔她的手,那神情就像一个人要做其不愿做的事情,却不能不做。”(154)艾米莉忙于公社的事情,有段时间很少回家,忽略了雨果,雨果也会生气。“甚至当她用双手搂住它的脖子,把脸贴在它的皮毛上时,它仍旧背对着她。它不愿软化自己的态度。”艾米莉伤心地哭了后,雨果的态度也软化了。“它终于舔她的手,克制地让自己躺下,它以这种方式向她表示:这是为了让你高兴。要是你不关心我,我或者不活着是无所谓的。”(160)在这一刻,有谁还会想起雨果仅仅是个动物?它内心世界的情绪波动被刻画得活灵活现,生气、伤心、嫉妒、撒娇,最后到和好如初,情感的宣泄淋漓尽致,与普通人哪有丝毫差别?

雨果一直对主人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无论艾米莉的境况如何,它对主人公都十分贴心,这对于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来说,这种情感显得弥足珍贵。虽然它不能用言语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它的行为处处透露着对主人的关爱以及忠诚。“它似乎很少睡觉,它一直在守护。我相信它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作用的:它要照看她,它喜欢艾米莉喂他,假如艾米莉不能牵着它出门,它会很失望。”(56)艾米莉和雨果的关系是莱辛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的人与动物的关系。她们彼此关爱,惺惺相惜,呈现出人与动物和谐而美好的生存状态。“如果一个物种仅仅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对其他任何事物都按照自己的用途而对待之,那么在这种框架中生活只是一种道德的天真。”(罗尔斯顿, 2000:27)所以在作家看来,道德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对人类,而是要扩大到其他动物。人类如果总是抱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生活的话,其损失是不可估价的。雨果拯救了艾米莉,它不离不弃的陪伴,填补了艾米莉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它持久的忠诚、责任和爱鼓舞着艾米莉在大灾难后的无尽创痛中重建新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后来莱辛描述的美丽而自信的艾米莉。

雨果是艾米莉最佳的“恋人”和朋友,它一直鼓舞着艾米莉继续前行。当艾米莉情绪消沉的时候,雨果会不断舔她的脸颊安慰她。即使在艾米莉和杰拉尔德在一起后,雨果遭受了冷落,它依然表现得十分平和。“雨果,在它和艾米莉的关系中却脆弱得如同忠诚的恋人,只要不把它逐出所爱之人的生活,仅此一点就能使它心满意足。它强加于自己的是:不提要求,什么也不要问,不让她感到讨厌。”(87)雨果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宠物”,它不但能当最好的伴侣,而且胸怀大度,通情达理。在艾米莉面临公社那帮孩子的捣蛋和破坏时,危险关头,雨果会挺身而出。“雨果转过身,让自己站在了它要保护的艾米莉和门之间,它朝我看,示意我站在艾米莉和窗之间,当然必须得到保护的人是艾米莉。”(201)雨果不顾自己的安危,随时随地想到的却是艾米莉的安危。而艾米莉在外面忙了一整天回来,第一件事也是确认雨果的安全,随时想着要先满足它的吃喝。人与动物的平等和相互关怀在小说中展开,这也是莱辛心目中人与动物和谐永生的美好画卷。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不仅要对人讲道德,还要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动物和整个自然界,要消除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消除生物的等级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为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呼吁。”(Cronan, 1976:66)张德明认为:“道德需要共情能力和想象力,即想象在我之外还有一个他者,并且把他者作为一个像我一样的主体来看待。”(张德明,2009:238)人类确实是需要这种想象力的,即在关怀自己的同时也会推己及人,对其他人或物种产生道德关怀。莱辛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一只狗的成长,它在故事中和艾米莉有着同样重要的身份,也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作家让它和艾米莉互相扶持,共同迈进了新的美好的世界。在《幸存者回忆录》中,莱辛表达了自己对所有物种的无限的伦理关怀,流露着人道主义的同情,关爱着自然和动物。这与作家一贯反对一切的物种歧视,宣扬人与人、男性与女性、人与动物的平等和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时是一脉相通的。莱辛试图建立一种多元的、复杂的和稳定的生态伦理文化。“因为每种生命个体在自然和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是大自然的食物链缺一不可的一员”(Davis et al., 2001:34),无论是地位多么低级的动物,也都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小说里那只丑陋无比,长着猫脸的小黄狗,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建立人与动物良好伦理秩序才能成就艾米莉的蜕变和成长,莱辛预设了人与动物这一和谐的“伦理结”(ethical knot or ethical complex)(聂珍钊,2010:20),这一良好的伦理结才能让艾米莉勇敢坚强地面对困境,直至后面的完美蜕变。艾米莉在人与动物这一伦理秩序上,她没有选择彰显人类的权威和地位,而是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选择的是把小狗当成一个伙伴来尊重和关爱,甚至是相濡以沫,“伦理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被接受和认可的伦理秩序”(聂珍钊,2010:17)。建立正确的伦理秩序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艾米莉选择了正确的伦理倾向和立场,这才让我们在小说中多次看到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3 从垣到门:艾米丽的完美蜕变

艾米莉外表看似小女孩,但是表情严肃,性格孤僻,说话做事察言观色,本该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年龄却活得谨小慎微、压力重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这样?艾米莉和她的狗狗雨果是大灾难后的幸存者,她们寄居在作者家里,寄居者的身份让艾米莉小心翼翼地与作者交谈,生怕失去了这唯一的避难所,她表现着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言行举止。年纪小小的她有着成熟的心智,童年的阴影使她常常伪装自己,不轻易将自己真性情一面展示出来,失去了小女孩本该有的天真纯洁和活泼,她努力讨好着房东,取悦着别人,完全失去了自我。“她这么无条件地有求必应,唯命是从……她开始说早餐:她多么喜欢做早餐啊,哦,她实在喜欢得不行,求求你了,让她做吧……在客厅里,她坐在那张旧沙发上,两腿蜷曲,这种姿势可能正是人们期望看到的,显得非常顺从。她读书的趣味显现出成人化……”(28-29)

当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家R.D莱恩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作品《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中,讨论了精神分裂性的生成和发展,把精神分裂和心理学联系了起来,指出长期的焦虑会产生心理疾病(Laing, 1967:76)。莱恩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分析艾米莉“性格分裂”的现象提供了理据。她从小被父母唾弃,从未获得父母的关爱,父母对她的冷漠和痛骂使她精神紧张和焦虑。在经历了大灾难后,她性格分裂。她伪装自己,耍小聪明,想以此来保护自己,表面上成熟世故,内心却是恐惧和无助。艾米莉的人格被束缚禁锢着,她失去了自我,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于是艾米莉试图改变自己,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她的改变是天马行空,任意妄为。青春期的艾米莉尝试着改变外表来吸引男性的关注,她自己动手来重新装饰和改造旧衣服,“她穿着那东西在公寓里走来走去,一个仅蒙了薄纱的裸身少女。她炫耀地、羞怯地、大胆地、惧怕地穿着它。她不只是在试穿一件衣服,还是在尝试一种自我写照”(62)。艾米莉用自己的新形象投入到异性的怀抱,和他们在一起抽烟、喝酒。她没能得到正确的指引,这种自我拯救无疑是盲目的、愚蠢的,显而易见也必然会失败。

小说里提到的墙的另一边在间断地叙述她不幸的童年。墙垣是一道时光门,隔离着过去和现在。郝伯尔特提到“如果儿童在幼时受过心理创伤,那么成人后就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在成人后与他人互动时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的特别反应”(Herbert, 1996:20)。艾米莉的童年是很悲惨的,父母重男轻女,对她一直不闻不问,甚至多数时候是怒骂。“厉声咒骂的声音倾泻着,倾泻着,连续不断,没完没了,什么都阻止不了这情感,这痛苦……”(75)莱辛用不断连续重复的简洁的话语来强调着小女孩背负的情感挫折以及心理的忧郁。这种不断重复叩击着读者的心灵,如余音般一直回响在读者的耳畔。艾米莉童年时代长期在这种高压环境下生活,长期的轻视、长期的虐待,让她精神崩溃,人格分裂。成年以后,她受压抑的意识逐渐喷发出来,出现了性格分裂的现象,为了更好地生存,她不得不学会掩饰自己真实的情感,努力取悦他人,时时戴着面具,伪装自己。

但是艾米莉是幸运的,因为最后她找到了改变自我的正确方向。艾米莉加入了“杰拉尔德之家”,回归集体的怀抱让她在公社找到了自己的责任和存在价值。她认为自己找到了属于她的地方,有了存在感和归属感,也获得了别人对她的认可,这种有了“集体的潜意识认知(Jungian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他特别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让艾米莉寻找到了自我,艾米莉第一次获得了集体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在从小被遗忘的世界里瞬间她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活得有价值。她发现,除了雨果,她也是被他人需要的。“杰拉尔德需要她,责任感使他回到了那里……在人行道上,艾米莉显得精力充沛……”(173-174)公社离不开她。在公社的大家庭里,她充当着首领的角色,每天活得神采奕奕。她对那帮孩子施舍着自己童年缺失的爱和温暖。虽然最后公社被来自地下铁道的孩子帮给破坏了,花园被毁了,孩子们还用弹弓打着窗户,艾米莉和杰拉尔德因此都受了伤,但是艾米莉并不怀恨在心,她也不怯懦。“没有谁怪罪他们。艾米莉温柔地说,她眼睛闪闪发亮,她坐在杰拉尔德身边就好像守卫和保护他……”(210)艾米莉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折磨变得成熟起来,她成功蜕变成一个独立而又自信的女性了。她面临困难,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勇敢的坚守和面对。此刻,小说家用“美丽”一词来形容她,艾米莉走进了美好的新世界:“艾米莉已大大超越了她本人,彻底变换了容颜,变得美丽,而黄狗雨果也具备了它新的自我——一只堂皇,英俊的狗,非常高贵和得体。”(230)艾米莉凭借自己自信和勇敢寻找到自我价值,个体精神得到了成长。

艾米莉的经历在某些方面反映了莱辛童年在波斯的经历,有半自传的成分。莱辛“赞同不幸的童年造就了她”(Gillian,2009:158)。因而,主人公艾米莉的成长经历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小说家的价值诉求和伦理主张。艾米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由一个懵懂不知所措的小女孩成长为独立有思想和存在价值的女性,她在挫折中成长、实现自我救赎、最终完成完美的蜕变。她从怯弱走向自信,从性格的分裂走向整合,从彷徨迷失走向自信坚定。这一切与艾米莉自己的正确的伦理选择息息相关——在逆境中不放弃,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由。这体现了莱辛对个人的伦理选择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大灾难这一特定的伦理环境中,人选择对自由意志的追求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伦理关系的重要性。小说一方面揭示了不和谐家庭以及个人问题对自我成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通过主人公的伦理选择阐释了走出迷失困境,实现自我需求,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伦理秩序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和谐发展的重要伦理价值。

4 结语

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生动地刻画了艾米莉这一成功实现自我救赎的女性形象。通过艰难的伦理选择和执着的自我追求,主人公艾米莉久久封闭的心灵墙垣上开启了一道奇特的门:她和雨果一起迈着坚定的步伐,迎着灿烂的光芒,踏入了一个自由美好的新世界;从此艾米莉卸下了所有的桎梏,成功获得自我解放,实现了自我价值。显然,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女主角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更有助于揭示出小说所蕴含的作家的价值观念和伦理主张。而透过莱辛这部科幻式的超现实小说所描绘的一幅人类生活的美好蓝图,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作家对人类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Bernard, Duyfhuizen. 1980. On the Writing of Future-History: Beginning the Ending in Doris Lessing’s “TheMemoirsofaSurvivor”[J].ModernFictionStudies, 26(1):147.

Bowlby,J.1969Attachment[M]. London, Hogarth Press.

Cronan, Rose, Ellen. 1976. The End of the Game: New Directions in Doris Lessing’s Fiction[J].TheJournalofNarrativeTechnique, 6(1):66-75.

Davis Todd, F. & Kenneth Womack. 2001.MappingtheEthicalTurn,AReaderinEthics,CultureandLiteraryTheory[M].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Gillian, Dooley.2009. An Autobiography of Everyone? Intentions and Definitions in Doris Lessing’s Memoirs of a Survivor[J].EnglishStudies, 90(2):157-166.

Glendinning, Victoria. 1974.“The Return of She”, Review of Memoirs of a Survivor, by Doris Lessing[J].TimesLiterarySupplement14.

Herbert, Martin.1996.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inChildren[M].New York: Wiley-Blackwell.

Laing, R.D. 1967.ThePoliticsofExperience[M].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Phyllis, Sternberg. 1999.SpiritualExplorationintheWorksofDorisLessing[M].London: Greenwood Press.

Sheila, C. Conboy. 1990. The Limits of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 in Doris Lessing’s 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J].ModernLanguagesStudies, (20)1:69-78.

Simons,J. 2012.Animals,LiteratureandthePoliticsofRepresentation[M]. UK, Palgrave Macmillan.

Singer, Peter. 1987.AnimalLiberation[M].London, Camden Press.

Singer, Peter & James Mason. 1980.AnimalFactories[M]. New York: Crown.

Suzanne, Keen. 2007.EmpathyandtheNovel[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nch, R. F. 1985.MateSelection[M].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多丽丝·莱辛. 2016. 幸存者回忆录[M]. 朱子仪,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聂珍钊.2010.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 (1): 12-24.

聂珍钊. 2012. 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2000. 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张德明. 2009. 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杰拉尔莱辛艾米莉
如果回忆即遗忘
风往哪吹
我的朋友
英国:大学生创办足球学校
英国:大学生创办足球学校
英房产大亨猝死,留下90亿英镑产业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