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分析
2018-03-06皇化兰
皇化兰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数据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特别是其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师生以及其他读者的阅读体验,有利于助推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但就现阶段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实况来看,依然普遍存在着流程不完善、标准不统一且服务水平不高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实现。基于此,探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1 研究背景概述
所谓大数据,是指打破原有数据收集、处理以及应用模式的桎梏,对大批量数据进行深入发掘、全面储存、科学管理以及有效分析的一种先进模式。无论是数据的储存规模,还是流传速度,抑或是相应处理工作的开展价值,都远胜于原有的数据应用模式。而就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以及服务提供来看,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一方面,相关高校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桎梏,深入发掘网络上所生产的大量用户信息,并对其进行备份处理。另一方面,基于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师生学习与研究需求,各所高校必须及时收录每年的专利文献,并且实现对图书馆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为广大师生的个人学习以及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保障[1]。而借助于大数据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加契合广大师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其育人价值。基于此,依托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各高校应当与时俱进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牢牢把握本校师生以及其他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信息服务的打造与研究,为高校图书馆同大数据时代的匹配发展提供动力。
2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实现路径
现阶段,大数据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形成的重要手段,具体凸显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实现对社交网络、期刊以及其他类型数据的深入发掘,为后期的导入及处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与保障。其次,依托于专业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各高校图书馆可以牢牢把握该校师生的阅读偏好,从而进行相应类型资源的推荐,进而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与精准化水平[2]。最后,大数据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减少不必要的馆藏资源,对其各类型图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传统人力管理模式之下的成本投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阅读体验,实现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趋势
3.1 对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的探究
所谓的读者阅读心理,指的就是广大阅读群体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其影响因素涵盖了学习需求、阅读喜好、阅读倾向等层面,最终表现为在阅读书目选择、阅读时间安排以及阅读方法选用等方面的千差万别。经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受众——广大学生与教师群体,他们在阅读的兴趣指向与个人选择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即我们所说的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规律。而能否科学把握其阅读的规律,也是影响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3]。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内容的选择,往往凸显出层次化的特点,即校内学生多侧重于借阅文学、体育、休闲、娱乐类的图书以及部分专业期刊,教师往往比较关注相关领域的学术巨著、专业期刊以及学术报道等。总而言之,阅读心理的研究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所高校图书馆服务开展所应把握的重点所在。
3.2 传统纸媒载体与现代数据资源的有效融合
现阶段,传统的纸质媒介因其所具有的低阅读成本、便于流通与保存等特点,依然是各所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基本展现载体,是广大读者们普遍应用的一种阅读形式,深刻影响着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特别是基于我国现代化网络建设不平衡的现实背景,纸质媒介依然是高校阅读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教师以及其他阅读者的发展。
但在我国科学技术较为领先的地区,互联网技术已经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而又有效的应用。具体来说,人们需要但不依赖于纸质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可以通过电子光盘数据库,随时随地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特别是针对一些专业学科所建立的期刊,相关主体逐步建立起了集查询、检索、阅读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阅读平台[4]。如此一来,广大读者不再受时间、地域等要素的限制,可以自主的选择并下载信息文献资料。除此之外,相关数据平台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效率,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相信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光盘数据库将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得到应用。
4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
4.1 积极引入现代服务平台
现阶段,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广大师生接触信息数据以及文化资源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并且集中出现在Web数据库平台之上。而“我的图书馆”这一高校个性化服务系统,就是基于大数据平台之上的一套集成化系统,即牢牢把握用户的现实需要,使其可以快速、全面地收集数字资料与信息,帮助用户驱动或者是定制信息,并且可以兼容于全球网络化计算机系统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凸显出运作高效且覆盖较广的特点[5]。其次,信息推送服务平台也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服务提供过程中来,指的就是通过了解不同读者的学习兴趣,知识库为其提供需要的信息或者是资料,这就打破了原有读者被动查询与搜索模式的桎梏,转化为主动的服务信息提供。落实在大学图书馆服务之中,可以由学生、教师以及其他读者注册并填写其兴趣爱好,然后以此为基础,由该平台定期向读者发送其感兴趣的信息,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准确而全面的服务。
4.2 深入创新优化服务内容
在明确创新方向的基础上,图书馆的管理者应当顺应大数据时代人们阅读的现实需求,并且有效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向,为读者中的主力军——广大师生的自我提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针对现阶段普遍开展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项目,各图书馆应当牢牢把握现阶段的科研方向以及师生发展需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阅读服务。在此基础上,针对碎片化阅读凸显的信息量大、内容繁杂的特点,各图书馆应当牢牢把握广大读者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一条碎片化导读的新道路。具体来说,即根据不同读者多样化的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导读信息的传播,从而使有关主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为其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4.3 全面优化传统服务方式
在传统的阅读服务模式之下,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的服务稍显机械、僵化,并不具备较高的人文性、互动性以及趣味性。现阶段,广大读者渴望获得更具人性化的阅读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加大创新力度,借助于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构建起一套兼具理论与人文的服务体系。针对第一次入馆的新读者,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可视载体,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服务。例如,可以将图书馆内部的资源分布、借阅流程、注意事项、具体操作等要素,以小视频的形式在一楼大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播放出来,从而有效契合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发展趋势,并且更加直观、简洁地给予新读者阅读服务。在此基础上,应当加大图书馆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广大读者提供舒适的桌椅、柔和的灯光,为其营造一个安逸、和谐的阅读环境,从基础设施层面给予阅读服务对象以最大的便利。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工作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一条同广大师生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效益与育人价值。换句话说,基于“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各所高校图书馆能否有效应用大数据这一工具,为广大师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更具个性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实现。基于此,有关主体应当从积极引入现代服务平台、深入创新优化服务内容以及全面优化传统服务方式等层面入手,全面提升自身服务工作开展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为广大读者创设更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