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俗艺术元素研究

2018-03-06周萍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鄂伦春族鱼皮赫哲族

周萍萍

(中共黑龙江直属机关党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其生活环境的特定性之下发展出了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它的民俗艺术中,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并包含了北方生态的浓烈气息。但是由于多种文化的发展和相互渗透,黑龙江省本土的民俗艺术渐渐消失,所以对其艺术的研究是现如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黑龙江省民俗艺术的特点概述

1.1 北方地域特点鲜明

黑龙江省居住着很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之间都有其各自的生活习俗。随着时间的流逝,各自的生活习俗等在传播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民俗艺术形式,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体系。黑龙江省由于地处边疆地带,并且寒冷冬季的时间较中原地区来说更长,加上之前清政府的封闭影响,使其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其生活方式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另一方面,黑龙江水系比较多,有一千七百多条长度在十千米以上的河流,森林的覆盖面积也比较广,所以让其中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是通过捕鱼来维持生活,这也让他们产生的文化艺术与其他地区不一样,拥有浓厚的北方特征。

1.2 具有很强的生活性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黑龙江省的民俗艺术是人们满足了生活和精神需求之后进行的创作,如鱼皮艺术、剪纸艺术等,它被包含在生活生产之内,比民间其他的艺术更贴近生活。加上黑龙江省处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们产生的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可以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建筑、交通以及服装上更能适应严寒的环境,最为注重的是实用性,其次才是审美。

2 黑龙江省民俗艺术中的元素

2.1 材质的原生态

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黑龙江省的部分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因为其鱼类资源、白桦和松树等物质资源含量比较丰富,所以他们根据这些原生态的材料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物质文明,像鱼皮和桦皮艺术等。因为他们生活的地点不固定,所以建造的房屋主要以简单方便为主,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是,习惯久居的满族、朝鲜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房屋的重点在于保暖和耐用,其房屋的结构也相对复杂,在布局上对其装饰性也要求更高。以鄂伦春族的圆锥形房屋“撮罗子”和赫哲族的“胡日布”为例,前者的房屋由几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斜搭而成,外面围苫着桦皮和狍皮,从外观上看很像一个巨大的篝火架,它的特点就是比较简单,迁移的时候方便带走;后者也是用土木搭成,比较早的时候用鱼皮糊窗,是一种“人”字形的小型地窖。由此可见,这些居住时间比较短的房屋,它们都没有较为华丽的装饰品,利用原生态的材料,将人与自然之间亲近和统一的方式展现出来。

黑龙江省的风雪天气比较多,所以除了回族等,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御寒袍服材料都是兽皮制成的,方便生产和生活。虽然都是袍服,但是满族和蒙古族的制作就相对华丽和精细,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就比较简单和质朴,同时为了方便狩猎的捕鱼,袍服大都为皮质。赫哲族的鱼皮服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中最为著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鱼皮的防水性好,采用鳇鱼、大马哈鱼、鲤鱼等多种原料,同时比较耐磨保暖;另一方面是因为赫哲族所尊崇的萨满教认为,如果将动物含有的东西像皮毛或者是动物形象装饰在衣服上或者直接穿在身上,就能拥有该动物的神力,进而可以捕获更多的鱼。此外,鱼皮不仅可以用来制作服装,还可以当作生产和生活用品,像门窗、包袱护身符等。

2.2 工艺的质朴性

生活环境不仅影响着各个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也能塑造不同的民族性格,从而影响制作的工艺。相较于南方的温婉和细腻,北方民族的性格就比较豪爽和质朴。对于以渔猎为生的黑龙江省部分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的服饰只在上面添加了一些装饰或者图案,比较简单,但是也将原始的力量之美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展现出了豪爽朴实的北方民族性格。例如,鄂伦春族的女装,在缝制服装的时候只在其衣领、袖口等边缘地区装饰有花纹的镶边,并且故意展露出走线;男装只镶纹样设计豪迈、染成黑色的皮边饰,展现出一种简约粗犷的美感。相比之下赫哲族的服饰颜色就比较鲜艳,用蒲公英、芍药等画作为染料,直接涂抹在鱼皮上,将其服饰装饰得色彩缤纷,并且原料本身的纹理也能清晰地看见,让整个服饰看起来别有情致。

此外,像一些由桦皮或者松木制作出来的各种工具,都是以简单和实用为主,并不含有复杂烦琐的工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桦皮制品拥有了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功能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其制作样式和工艺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像一些生活用品如酒杯、镜子和首饰盒等,在上面增加了雕刻、镶嵌等工艺,不仅实用,而且又增加了美感。

2.3 寓意的鲜明性

人类总是对美好的生活充满着向往,并将其寄托在可以表现的物质之上。作为最直观的视觉传递元素,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图形、纹样能够直接地将这种寄托表现出来,承载的物品不仅可以是服饰、还可以是其他生产交通工具、文化娱乐用品、家具建筑等,所以应用的范围也最广泛。和汉族造型的深沉内敛不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因为其民俗文化的特点,造型十分夸张,寓意鲜明,并没有华而不实的装饰。加上其生活环境的寒冷和封闭,在这里生活的少数民族形成的豪爽和骁勇的性格再结合宗教元素所设计出的图案、纹样,将会更直接和自然地表达出其包含的寓意。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当科学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时,宗教一直是人们主要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国的少数民族个数共有55个,其所信仰的宗教也不同。黑龙江省的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的萨满教就是原始宗教之一。萨满两字的含义代表了巫师,在其服装上面装饰着铜镜、贝壳等可以用来驱魔辟邪的物品,由于他们的影响,信仰萨满教的少数民族在服饰上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模仿。例如,赫哲族的衣服下摆,就挂着神灵的塑像、骨制品等小的物件,这些装饰,不仅能够使服装看上去更加美观,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加上萨满教认为装饰什么动物图案就能获得该动物的能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服装的装饰图案,如赫哲族的鱼皮女服在衣领边缘和背后绣有的鱼尾纹。

3 结语

由于黑龙江省和其他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让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体系。研究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和民俗艺术元素,一方面,可以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另一方面,将现代的文化设计与其相结合,还能让其拥有更好的发扬和传承,让这些古老的文明可以在现代社会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鱼皮赫哲族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端午习俗乐趣多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徐薇娜鱼皮镂刻作品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鱼皮帮助烧伤病人快速恢复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