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讨
2018-03-06田洁张梦
田洁,张梦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6)
1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深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因此发生着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日趋多元化。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也随之出现了诸多问题。
1.1 基层团组织松散
当今高校基层团组织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过于走形式化,不注重思想建设。这也就导致一些团支部、团干部在对组织成员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组织不明白高校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重要组织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进而不能进行合理化的教育,这样就使得整个团支部成员意志的消极,组织意识的缺乏使得团支部的团结力大大减小。
1.2 团组织吸引和凝聚力不足
新形势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高校团组织在部分工作的开展上没有进行创新,没有走在青年的前列,这就使得团组织的无法更好地把握青年的思想,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下降。
1.3 团工作覆盖面不足
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的课后生活来说,一般都是以网络作为交流的手段,而网络的吸引正在逐渐地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空间中。而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和弹性学制的推行,高校中出现了各种新的教学群体,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也因此更多地向社团化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如不创新工作模式,将大学生吸引进来,势必会造成团的工作覆盖面缩小或有效性不强等问题。
1.4 团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今,高校团组织中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制度下基层组织缺乏理论指导,使得很多基层组织在思想政治上过于盲目模糊,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团组织的工作。在这种盲目模糊的思想驱动下,很多的主题活动也只是走走形式,没有明确的核心思想,没有明确想要达到的目标,不能真正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日常工作也不够规范,执行效果差。因此,团组织在工作目标的不确定性、盲目性,也是导致目前高校团组织工作不健全的重要因素。
2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对策
面对当前大学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共青团的管理者应主动改变工作思路,积极研究相对应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
2.1 开拓创新,深化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
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改革原有的以班级、年级为单位设置的支部模式,研究新型的组织体制,以实现传统组织和新组织工作的双向突破。
(1)建立复合制团组织。复合制团组织是将原学校的班级团组织和学校的生活园区楼层团支部相互融合,这样不但能保留以前班级团支部的所有制度,可以为团员的教育和注册以及选举等进行服务,还可以在学校生活区的各楼层设立团支部,对团员的生活和休闲以及文体活动进行组织,通过这种建制能使团组织的工作向校园逐步扩大。
(2)建立社区制团组织。社区制团组织就是以学校生活区或多个寝室建立的独立团组织,也可以以整栋楼为单位建立团总支,这种社区制的团组织能够把团的组织和活动以及管理等各种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3)建立社团制团组织。社团制团组织就是把团组织设立在学校的各种社团中。当前各大高校社团的数量和范围以及人数都是较多的。高校可以在新生的入学时,鼓励学生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这样既能更好地管理学生,又可以方便团组织的建立。通过这种社团制的团组织建设更利于开展团活动,也利于将学生的教育和爱好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4)建立导师制团组织。导师制团组织就是在学生进入校园后,由相关的导师对所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专业等方面进行专业的指导,这样使导师和学生的接触更加频繁,有利于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利于建立和开展团组织工作的各种活动。
2.2 依据新形势的特色,强化团员的思政教育
(1)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团员的特点,充分掌握当前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等对高校团员价值观和世俗观的影响因素,及时分析目前团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新形势下团员群体的各种缺陷和优劣点,以便掌控加强相对应的团组织工作措施。
(2)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团员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落实,并引导团员深入进行学习,高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充实自己的思想。同时指导团员以个人的追求融入为社会的服务中去,并以个人的奋斗融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
(3)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团员的理论学习相结合,共同构建团员强大的精神支柱。由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所以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团员骨干和社团组织以及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导团员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服务相结合,不断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走进高校课堂,提高团员明辨是非的能力,牢固构建团员强大的精神基础。
2.3 创新工作模式,扩大团工作的覆盖面
要使高校团组织工作的覆盖面有效扩大,主要得把高校团组织工作延伸到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地方中。大学生在哪,团组织就设立在哪,大学生最需要什么,团组织就给予相关的服务工作,力争使团组织成为密切联系和服务于大学生的坚强阵地。
(1)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共青团的工作服务。高校应开通团组织网站(页),同时要开发和建立共青团工作网络信息平台,如开通校、院、班三级团组织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建立团干、学生干部QQ群、微信群等,各级团干也应开通个人主页、微博、微信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辟学习园地,畅通沟通渠道,发布活动通知。网络交流手段符合大学生沟通习惯、符合时代潮流,确保了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2)加强在教学班级、社团和公寓的团组织建设。如在教学班级中建立团支部、团小组,实现团组织的多重覆盖。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专业学习,开展教学班级团的工作,协助任课教师考察上课出勤率、维护课堂纪律、组织课堂讨论、学术研究等,从而推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对于社团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有关社团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抓好社团骨干,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最后还要优化指导,给社团指导教师提供条件和帮助,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协调,从而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推动社团健康发展。另外,高校学生宿舍都逐渐实现公寓化管理。学生宿舍是青年大学生重要的活动、成长场所,团组织要充分发掘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实现团组织进公寓,以公寓为基地提供学习指导、心灵驿站、文化交流、党团干部志愿服务等多方位服务,解决学生在公寓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青年学生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团工作的认同度,强化育人效果。
(3)建全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运行机制。努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大学从事科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开展丰富多样并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竞赛和学术技能活动。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型兴趣小组,为大学生广泛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和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另外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与合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2.4 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首先,必须与新形势下的高校发展相适应,同时还要逐步扩大服务于大学生的各种内容。努力实现共青团活动项目化的运作,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团组织的工作方式转变。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主动去解决团员的各种困难,并聆听团员的各种诉求,要以多个层面维护团员与学校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保护团员的应有利益。
其次,应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建设,努力为团员的成长提供服务。大学生在校园的时间不仅要取得学习成绩的合格,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风问题,能够影响到团员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建优良学风,是加强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应在大学生一走进校园时就进行学风的教育,引导青年团员广泛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帮助学生用科学技术改进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要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职业规划是否合理是大学生以后就业的基础。团组织工作必须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在提高团员就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过程中,不间断地开展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并科学设置与学生职业生涯相关的辅导课程,逐步改变团员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及创业观,充分发掘团员青年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全面开始了新层次的推进,这迫使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因此,高校团委的工作不仅局限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不断探索符合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服务学生需求,促进学生成才,确保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有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