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大师瓦格纳的故事(二)
2018-03-05李建华
李建华
第一场演出
1830年秋,瓦格纳有幸被莱比锡大学录取,成为一名音乐系的学生。初入大学的瓦格纳就像一只囚禁许久终获自由的小鸟,迫不及待地展开自己的翅膀,自由地翱翔。
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启发,瓦格纳创作了一部《B大调序曲》。他工工整整地将《序曲》的总谱抄写一遍,还醒目地将铜管乐器用黑墨水、弦乐器用红墨水、木管乐器用绿墨水书写。
一天,瓦格纳紧张地捧着《序曲》的总谱,递给了当时莱比锡剧院的音乐指挥海因里希·多仑。出乎意料的是,多仑竟然对《序曲》产生了兴趣。
圣诞节晚上,按照惯例剧院应该禁止演出一切戏剧,替代它的只能是一些小型的器乐作品。
然而当晚的节目单上,第一个节目就是引人注目的管弦乐曲《新序曲》,有趣的是,《新序曲》除了标题以外,其他再也没有标注什么。
瓦格纳忐忑不安地搭乘姐姐的小马车来到剧院。姐姐顺利地进入包厢,瓦格纳由于得意忘形,忘了买门票了。
眼看演出就要开始,瓦格纳情急之下,一步;中到守门人面前说:“先生,请让我进去吧,我是这部《新序曲》的曲作者。”
守门人半信半疑地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
演出开始了。铜管乐庄严地奏出了辉煌的引子,轻松愉快的快板主题和抒情委婉的动机交替出现……接下来,就在快板主题的第4小节后,指挥示意鼓手插入一个“击鼓”的节拍,随后每一次出现的快板主题,都被这个“击鼓”打断。
观众们对这意外的“鼓声”感到十分的惊奇,瓦格纳更是莫名其妙。每一次“击鼓”都令他如坐针毡。没等全部奏完,他再也坐不住了,奪门而出,跑出了剧院。
拜师学艺
深受打击的瓦格纳,希望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于是,他苦苦地请求妈妈允许他拜音乐名师。
妈妈被儿子的执着所打动,她建议瓦格纳向瓦因利希学习音乐。
奥泰多尔·瓦因利希是托马斯教堂合唱队的音乐指导,当地有名的作曲家。在妈妈的一再恳求下,瓦因利希勉强收下了瓦格纳,但对他提出了“约法三章”:从头开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半年内不能作曲。
还没过几天,瓦格纳就忘记了老师的规定,写了几首序曲和奏鸣曲。
这天早上,瓦格纳推开瓦因利希家的门,老师正坐在大厅里,从老师的眼中,瓦格纳不仅看到了气愤,还看到了对他的期望,他惭愧地低下头。
瓦因利希走向瓦格纳,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年轻人,来了就好,你知道你该做什么!”
说完,拿起一叠谱纸,要他按照指定的主题写一首赋格曲,瓦因利希一直坐在他的身旁。
下午,当他抱着乐谱交给老师时,瓦因利希对他写的每一小节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指导。随后,他拿出自己用同一主题写的赋格曲,给瓦格纳作比对。瓦格纳被老师的这一举动深深感动……
半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瓦格纳有了长足的进步。瓦因利希对他说:“孩子,你永远都不要写赋格和卡农,你应该做的是独立,你应该写你自己。”
在瓦因利希的推荐下,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瓦格纳的《B大调奏鸣曲》和《D大调波兰舞曲》。在他的《B大调奏鸣曲》的扉页上,醒目地印着“谨以此曲献给敬爱的瓦因利希老师”。
《黎恩济》
1837年,英国作家布尔维发表了一部风靡一时的历史小说《黎恩济》。瓦格纳被书中的反对贵族统治和暴乱的场面深深吸引,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写一部歌剧。
8月1日,瓦格纳被任命为里加剧院乐队的指挥。然而,不到两年,他不仅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就连剧院也破产了。
为了躲避债务,1839年7月,瓦格纳迫不得已“出逃”,开启了他的第一次逃亡之旅。
刚到巴黎,他就叩开了音乐大师迈耶贝尔家的门。迈耶贝尔对他的《黎恩济》初稿极为赞赏,毫不犹豫地将它推荐给巴黎出版社,并催促瓦格纳尽快完成。
在迈耶贝尔的大力帮助下,1842年10月20日,《黎恩济》在德国的德累斯顿歌剧院拉开帷幕。从晚上6点一直到半夜,连续6个小时,观众的情绪一波高过一波,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每演完一幕,瓦格纳都要被请到舞台上,接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瓦格纳的第一部歌剧《黎恩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在走向“乐剧巨匠”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未完待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