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美
2018-03-05杜晓文
杜晓文
要说音响品牌的“跨界行动”,玩得最溜的非Beats莫属,而玩得最有创意的,我必须投B&0-票。前段时间.B&0正式将“魔爪”伸到酿酒行业,与丹麦酿造商Mikkeller合作生产Beobrew瓶装啤酒,并且丧心病狂地宣称音乐能改善啤酒的口感,使其散发“柑橘类水果和鲜花的芳香味道”。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但是又无法否认美酒和音乐确实是绝佳组合,B&0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如此巧妙的切入点,让人不得不服。至于口感有没有改善,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反正宣传效果已经达到。没错,一切跨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宣传!尤其是一些走年轻化、时尚化的音响品牌,他们往往希望与奢侈品牌、潮流品牌、运动品牌合作来提高知名度,同时,也给自家产品注入新鲜血液。于是,我们看到各类“联名版”“限量版”层出不穷,耳机领域堪称“重灾区”。后来,他们慢慢玩腻了这种模式,开始热衷将画家、建筑家或艺术家拉入阵营,迫不及待想让产品染上艺术气息,显得更加与众不同,最好是独一无二。当我看到B&0都跑去酿酒了,就知道是时候和大家聊聊那些玩跨界的音响产品。
强强联手,事半功倍
耳熟能详的Beats想来大家没用过也听过见过,除了常常在影视作品中刷存在感之外,大批年轻人也喜欢戴着他们家的耳机走街串巷。耳机质量如何暂且不谈,超高知名度确实毋庸置疑。对于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Beats来说,跨界对象一定要够潮,才符合他们一贯的产品定位。放眼Beats的几任合作伙伴,也确实多以奢侈、潮流品牌为主。比如MCM,双方联名推出了三款产品,包括Beats Studio头戴式耳机、Beats Tour入耳式耳机和Beats Pill蓝牙音箱。另一个合作对象则是日本街头潮流品牌BAPE,在其成立20周年之际,Beats采用该品牌最具代表性的1ST CAMO元素,发布了一款“迷彩风”的头戴式耳机。而在201 5年,Beats又宣布与美国潮牌Undefeated联手,推出走硬汉派、军旅风的耳机款式。
将另一品牌的标志性元素运用到自家品牌的外观设计上,实在算不上什么高明之举。有一些品牌比较希望跨界合作能带来技术层面的进步,例如飞利浦和Nike,双方合作了包括CD机、耳机在内的多款运动型音响产品,且更加强调产品在舒适轻便、防滑防汗方面的性能。同走这一模式的還有JBL和UA( UnderArmour).Sennheiser(森海塞尔)和Adidas。作为世界四大耳机品牌之一,Sennheiser(森海塞尔)最近刚和著名奢侈品牌Dior合作,整个系列由特别版Sennheiser参考级耳机HD 800S、专用匹配型HDVD 800耳机放大器、PXC 550 Wireless无线头戴式降噪耳机和IE 800入耳式耳机组成。
听说音乐与艺术更配
品牌与品牌间的强强联手,确实是潮流之一。但跟风就缺少新意了,不少音响品牌开始另辟蹊径,走艺术路线。像画家这一群体,既有异于常人的奇思妙想,又有扎实的设计功底,很容易成为各大品牌的宠儿。先说说B&O吧,在涉足酿酒业之前,B&0在2014年已经携手百事推出了“LIVE FOR NOW”夏日动感系列耳机Form 2i Le。共有四位极富个性的画家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分别是Hattie Stewart、Ricardo AKN、Zosen和Merijn Hos。他们的作品都色彩浓烈,但风格迥异。因为需要突出百事的风格,四款耳机无一例外采用深蓝色作为主色调。当四位画家把自己作品中的常用元素分别融入到耳机的外形之后,我们几乎能一眼看出哪款耳机出自哪位画家之手。
其实早在2012年,美国可穿戴运动音箱品牌BoomBotix就将主意打到画家身上,推出“艺术家系列”无线蓝牙音箱。国家和城市,音乐和艺术,如果要用同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多姿多彩”。于是我们看到这三位分别来自伦敦、阿根廷、洛杉矶的艺术家均赋予了音箱缤纷的色彩和繁复的图案,甚至还有生动的表情。而在我们六月刊杂志中介绍的B&W Zeppelin Wireless白色艺术版音箱也堪称音乐与艺术的又一次完美握手。黄薇、官纯两位中国画家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付诸笔下,在音箱外表上绘图。极简、流畅的飞艇造型搭配充满想象力的图案、色调,光是外形就足够吸引眼球了。
最后要特别提一下Master&Dynamic这个音响品牌,上面我们提到的跨界合作类型,它都有涉猎,只是具体对象偏和别人不一样。品牌合作选择的是瑞士奢侈腕表定制品牌Bamford WatchDepartment( BWD),至于艺术领域,人家也不找画家,找了一位英国建筑师David Adjaye。双方为无线音箱MA770共同开发了一款特制混凝土复合材料,据说在防止振动方面比木材好五倍,比塑料好十倍。音箱的气质也和普通的木质或钢琴烤漆音箱有很大不同,充满雕塑感。
如今的音响界,跨界合作蔚然成风。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合作不了的。哪一天看到音响品牌和食品品牌合作想来也不用太惊讶。通过跨界激发灵感、打响知名度显然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但如果只是简单给产品换上一个花俏的外表,“限量版”再美也不过昙花一现。归根究底,我们想看到的还是双方产品在品质和性能上的突破。可惜,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