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改变中国

2018-03-05

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时代改革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40年过后,由于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经济共识,仍然是中国前行路向的不争之定数。改革开放之不可移、不可变的根基在于,这个路向已经成为政治经济稳定的标志物,成为人们安定坦然的心理基础。这个路向把握不准,不仅影响今后的机遇的数量和种类,也影响人们的安定感和安全感。

思想先行

任何的社会变革总是思想先行。而振聋发聩的文字,往往会引发全社会的震撼,从而开启一个时代。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践》)。

彼时的中国,刚刚结束长达10年的“文革”,“左”的影响依旧强大。“两个凡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仍然占据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实践》一文无异于晴天霹雳,立刻引发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实践》无疑是思想解放的先声。

同年的9月22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首演工人剧作家宗福先编剧的话剧《于无声处》。这部声讨“四人帮”的剧作一经公演,便燃爆沪上,几天后《文汇报》发表通讯介绍该剧并刊登了剧本全文,更使得一票难求。11月14日,宗福先和《于无声处》剧组到达北京,就在进京首演的当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完全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革命行动。11月19日,《于无声处》走进中央工作会议的会场,为参加会议的212位中央领导作专场演出。

如果说《实践》打破了理论的坚冰,那么《于无声处》就是田野的惊雷。自上而下同频共振的变革期盼就要越过1978年的寒冬,走向春天。

197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这次历时36天的会议原本准备讨论经济工作,最终开成了一次全局性的拨乱反正的会议。

12月13日,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发表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这是一次嘹亮的唤醒,古老的中国,推开了一扇眺望世界、变革求新的大门。

同时,这也是一次艰难的转型,一次观念的重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大盘下,社会生活呈现出广阔而复杂的特性,一切固有的价值观念在转型期风云激荡,个体命运、人的价值被空前关注。

1980年5月,署名潘晓的一封群众来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刊登在《中国青年》杂志,随即引发长达近一年的全国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1982年7月,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为救一位失足粪坑的69岁老农牺牲,同样引发全国性大讨论:大学生牺牲生命救一个老农值不值得?

站在今天的坐标回看这两次大讨论,关于“人生之路窄与宽”“值不值得”的争论,也许是荒诞的,但它映射着那个转型初期的语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量,这恰是一种极大的社会进步!

改革的一切都是为了生产力的解放,或者说是人的个性的最大解放。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正是从“真理标准”“窄与宽”“值不值得”“姓社姓资”的疑问和争论中走向寻求变革、寻求个性解放、寻求创造的过程。

引领时代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不久前,在有着“改革试管”美誉的深圳蛇口,首家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从设在集装箱里的指挥部发出“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艰辛探索出“蛇口模式”,千千万万创业者筚路蓝缕艰难开拓,博物馆记载的改革开放初期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至今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掀起一场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的历史性变革。有条不紊搭起改革的四梁八柱,蹄疾步稳推出1500多项改革措施,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出系统阐述。过去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没有一天不发扬着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争先精神,没有一天不焕发着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兴气象。

回望过去的2017年,民法总则、共有产权房、租购同权、国家公园、湖长制、环保税……这些让人们印象深刻的词汇,记录下一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足迹。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营改增试点成果依法确定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基本完成,放权让利的改革主题更加清晰。雄安新区的历史性决策、自贸港的风生水起、粤港澳大湾区的浮出水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各种重大举措接踵而至。等待每个月初去看“这些改革红利,与你有关”的帖子,已然成为人们在新时代不知不觉养成的新习惯。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邓小平当年如此期许。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变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从当年经济面临崩溃的“欠发展国家”,成长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民族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以世界坐标审视,过去中国是跟跑者,而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丰富了世界关于现代化路徑和“理想之治”的认知。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不言自明。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今天,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坚定行动,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作为贯穿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单元”,改革开放是一次永不停歇的远征。从计划走向市场,从贫困走向小康,从短缺走向充裕,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终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水平越高新老问题和矛盾就越是交织叠加,就越呼唤改革开放往纵深发展。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定。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不比改革之初小,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改革定力、历史经验、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实践方略也都进入了新境界。从更高起点系统性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新征程的画卷会比以往更蔚为大观。

“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打响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当头炮”。2018年,我们拿什么献礼光荣与梦想的四十载岁月?显然只有让新时代的浪潮积厚成势最使人热血沸腾。一叶轻舟穿峡越谷过万山,涓涓溪流已然汇成浩瀚大海,我们未曾辜负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也不会辜负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时间已经证明并还将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时代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